東王楊秀清與天王洪秀全的矛盾 真的是楊秀清導致了太平軍的失敗嗎?

楊秀清,太平天國重要領袖之一,原名楊嗣龍,1823年出生在廣西桂平市紫荊山平隘新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1846年加入拜上帝會,1851年參與發動金田起義,後被洪秀全封為東王,稱九千歲。

1856年,太平軍攻破清軍江南大營,楊秀清集教權、政權和軍權於一身,成為太平天國實質上的首領。同年九月,以楊秀清借”上帝“的名義,要求洪秀全封其為”萬歲“為引,天京事變爆發。韋昌輝帶領三千人夜襲東王府邸,在此次事變中,楊秀清全家上下被屠戮乾淨,家人僚屬幾無倖免。

洪秀全,是太平天國起義的首領,1814年生於廣東花縣福源水村,原名火秀,族名仁坤。洪秀全是個書生,一生志願是科舉致仕,可惜參加科舉卻屢試不中。無意中吸收了西方天主教的部分教義,後來在再次科舉失敗之後大病一場,夢中夢見上帝說他是救世主,隨後吸取早期基督教義中的平等思想,創立了拜上帝教。

他不僅僅創立了教會嚴格的登基制度,且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因為當時特殊的社會原因,教會發展迅速,漸成規模。隨後在金田發動起義,建立太平太平天國,稱天王,1853年以南京作為首都,改名天京。後來天平天國在自身矛盾嚴重和清朝和地主官僚的共同鎮壓下,迅速敗退。1864年清軍圍攻天京,洪秀全在天京自盡,太平天國隨後不久便也覆亡了。

東王楊秀清與天王洪秀全的矛盾 真的是楊秀清導致了太平軍的失敗嗎?楊秀清和洪秀全都是太平天國最主要的領導人,在與清軍爭鬥中,兩人本應齊心協力,共同對敵。但是在後來卻走到了敵對的地步,實在可嘆。

說到楊秀清和洪秀全的矛盾,無非就是權力的爭鬥。學過高中歷史的人都應該知道,太平天國最終覆亡的原因,除了清政府的殘酷鎮壓之外,最主要的因素便是內因,太平天國內部統治者的爭權奪力。就像是早年的分封制度一樣,建立太平天國以後,洪秀全將有功之臣分封為王。雖然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對外作戰,但更大的卻是權利的分散。

楊秀清和洪秀全,除了皆是太平天國主要領導人這一身份之外,還有另一重神性的身份。洪秀全一開始便是以”天帝之子“的身份活動的,不論是創立拜上帝教還是創建太平天國,洪秀全都有這么一重身份在。政教的不分離,最終導致了後來的覆敗。

楊秀清在參加教會的時候,只是一個普通教眾。但是在一次洪秀全和馮雲山都不在的情況下,群龍無首的拜上帝教,遭受地主勢力的迫害。為了穩住軍心,楊秀清假借上帝上身,頒布旨意,穩住了軍心。後來洪秀全回來,也承認了楊秀清上帝代言人的身份。這種情況下,讓楊秀清和洪秀全同樣具有”神性“。

洪秀全創立太平天國,並沒有和宗教分開,因此也就讓楊秀清有資格,也有條件與其爭奪領導地位。在攻破清軍江南大營,楊秀清集教權、政權和軍權於一身,成為太平天國實質上的首領,楊秀清不再滿足於自己的身份,他想要上位。因此幾次借上帝旨意,削弱洪秀全的權威,更是讓洪秀全封其為”萬歲“。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楊秀清想要上位的表現,也是與洪秀全最主要的矛盾。

後來雖然洪秀全借天京事變,除去了洪秀全,同時也削弱了太平軍的實力。隨後不久,清軍圍攻天京,太平天國覆亡。現在很多人將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歸結於楊秀清,是很局限的。實際上就算楊秀清沒有反叛的心,太平天國也存在不了多久了。一是當時建都天京之後,由於小民局限性,大部分領導人都沉迷於酒樂之中,沒了一往無前的心思。二是當時清政府,加緊地方團練,很快擁有了好幾隻強兵,如淮軍、湘軍。痴迷享樂的太平軍,對朝氣蓬勃的地方軍,勝算實在不大。所以嚴格來說,太平天國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他們的小民局限性,而不是因為楊秀清個人的原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