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用是如何成為梁山好漢之一的?吳用人物性格分析?

吳用是《水滸傳》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第一次在書中出場,作者描寫道:“似秀才打扮,戴一頂桶子樣抹眉梁頭巾,穿一領皂沿邊麻布寬衫,腰系一條茶褐鑾帶,下面絲鞋淨襪,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須長。”

一個似“似秀才打扮”就奠定了他整個人物的基調,與梁山上大多數以武藝程強之人不同,吳用是知識分子的代表,是以智取勝的人物。

作秀才打扮,那么吳用定然是一個讀書人了。現代人都知道,在宋朝重文輕武,讀書風氣極高,他們的目標都是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文人能在朝廷中取得很高的成就,只要成功考取進士便能為官。

我們看吳用在《水滸傳》中,以其智計為梁山立下了無數的功勞,這就說明其個人能力不低。說到這兒,問題就來了。既然吳用本人才能出眾,他為何不通過科舉進入仕途,而要成為世人眼中的“草寇”呢?事實上吳用並不是沒有參加科舉,他不止參加了科舉,而且差一點就成為了狀元。

《鄆城縣地名志》記載,吳用是今鄆城縣城東約10公里的車市村人。吳用的父親在當地是有名的大才子,不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且對古代經典的了解也極為出眾,有他的教導,吳用本人自然成就不小。

到了科舉之年,吳用進京趕考。一場考試過後,考官開始評閱試卷。當時的主考官一看到吳用寫的文章便眼前一亮,認為其文才極好,當能得第一。若正常發展下去,吳用一個狀元是跑不了的,但是關鍵是中間出了問題。

吳用是如何成為梁山好漢之一的?吳用人物性格分析?當時蔡京也看見了吳用所寫的文章,雖然他承認吳用文章寫的好,但是卻並不喜歡吳用。為什麼呢?因為吳用入京之後,一直沒有向他遞過拜帖,他認為吳用眼裡並沒有他。還沒高中便是如此,如果中了狀元,豈不是要成為自己的一個敵人。出於這種心理,蔡京開始動手阻止吳用成為狀元了。

他對皇帝說,吳用的文章的確是寫的好,但是關鍵是他的名字實在不吉利。“吳用”不就是“無用”嗎?如果聖上將他點為狀元,不是說宋朝無可用之人了嗎?實在是有損大宋國威,還請皇上三思啊!

皇帝一聽,好像是那么一個道理,於是便在吳用的試卷上批道:“永不錄用”。吳用就這么斷了科舉取仕之路。此事吳用並不知情,但是他在第二次進京考試之時,遇見了一位高人。

當時這位高人穿著樸素,正在曬糧食。吳用看見天上烏雲開始聚攏,怕是一會兒就要下雨,便好心告知他。但是那人卻回了句:“不必。大雨雖有但下不到我場裡,刮陣風正好吹吹小麥中的土氣。”

不一會兒天氣大變,暴雨突至。吳用驚奇的是,在對岸暴雨傾盆,潮水大漲,但是這邊卻僅僅只是颳了風,絲毫不見雨水落下。吳用這才知道自己遇見了高人,遂絕了入京趕考的心,跟在高人身邊學習周易和兵法。

幾年過去,吳用學成歸家,卻被自己的父親攆出家門,隨後到了東溪村教書。與晁蓋相識並相交甚秘,隨後用計謀奪取了大名府梁中書給蔡京獻壽的十萬貫生辰綱,為避免官府追緝與晁蓋一起上了梁山。

吳用此人沉著冷靜,神機妙算,足智多謀,最擅長根據梁山眾好漢的特徵來分配工作,因此能使個人物盡其用,最終達成他想要的目標。他是一個典型的領導型人物,不過可惜的是吳用此人有些時候為了某些目的,而過於不擇手段,失了正大光明。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