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宰相“姚廣孝是個怎樣的人?姚廣孝與劉伯溫的關係?

姚廣孝,生於公元1335年,去世於公元1418年,小的時候交姚天僖,出家為僧之後,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獨暗,號獨庵老人、逃虛子,後來因為幫助朱棣謀得江山,因而被賜予廣孝之名。

姚廣孝是歷史上著名的僧人、詩人、謀士、政治家、佛學家,精通佛、道、儒、兵諸家之學。四十多歲的時候,被朱元璋宣宗,隨侍燕王朱棣,主持慶壽寺,成為朱棣的主要謀士。後來建文帝實行削藩政策,姚廣孝建議朱棣舉兵反之,並幫助朱棣取得了”靖難之役“的勝利,並且登基為帝。

朱棣登基之後,姚廣孝被封為僧錄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師,被稱為”黑衣宰相“。此後姚廣孝淡出政界,居於佛寺清修。公元1418年病逝於慶壽寺中,追贈推誠輔國協謀宣力文臣、特進榮祿大夫、上柱國、榮國公,諡號恭靖。

姚廣孝雖然是個僧人,但是卻不是一個純粹的僧人,相比於僧人姚廣孝更像還是一般文人。姚廣孝三十多歲的時候遊歷四方,於吳中許多文人都相交甚秘,其中包括高啟、楊基等人。姚廣孝與這些文人一起交遊酬唱,評書品畫,所以有人把他列為”北郭十友“之一。姚廣孝與北郭諸友同游,飲酒、吟誦,頗得逍遙情致。在這期間,姚廣孝與好友經常作詩相贈。

姚廣孝作《題張山人適樂圃林館十首》:”去官歸故里,僑隱倚高林。花月尊前友,松風席上琴“記辭官歸隱,與諸友相交之情。後又作”巷僻無車馬,閒扉掩薜蘿。籠馴傳信鶴,池蓄換書鵝“,寫樂圃林館幽靜、空寂之味。

姚廣孝像文人,並不止表現在他與文人相交的灑脫肆意,更體現在他對功名的追求上。姚廣孝年輕的時候出家為僧,跟隨諸多名僧演習佛法,四十多歲的時候,參加朱元璋選調才能僧侶的考試,並且被朱元璋選為燕王朱棣隨侍。

若真是一個一心向佛之人,只怕會遠遁俗世。就算涉足紅塵,也不可能參與進黑暗的官場中。但是偏偏姚廣孝不僅入世了,而且還特地參加了朱元璋的選調之會,那么也就意味著姚廣孝是有名利之心的。

”黑衣宰相“姚廣孝是個怎樣的人?姚廣孝與劉伯溫的關係?同時建文帝開動削藩政策的時候,是姚廣孝建議朱棣舉兵。若真是一個一心向佛之人,絕不會提出這等增添殺孽之事。古代的戰爭比之今日的戰爭更加慘烈,完全就是拿士兵的命去填,所以說姚廣孝不像一個和尚,倒更像是一個文人謀士。

姚廣孝輔助朱棣登基之後,雖然位極人臣,但是他卻毫不留戀,拂袖而去,不帶一絲眷戀。對於權勢的不留戀,讓人看到了這個男人的可怕之處。他不貪權不戀勢,卻偏偏推動了靖難之役的發生。那么是不是可以說,這個男人畢生的追求,也許只是改朝換代,顛倒乾坤,輔佐一位帝王登基,以此證明他的能力呢?

姚廣孝此人與明初謀士劉伯溫近似,他們都是輔佐帝王登基的有功之臣,都是羽扇綸巾之輩。那么這兩人之間,是否存在有一定的關係呢?

從史籍上看,劉伯溫輔佐朱元璋謀取天下,姚廣孝支持朱棣奪得江山,一個是洪武朝,一個是永樂朝,兩人好似並不處在一個階段上。不過兩人都有共同的好友是宋濂和高啟,那么很有可能這兩人實際上是認識的。

這兩人發光發熱的時間不在同一個階段,但是都讓後世人見證了他們的手段謀略。若是拿兩人相比的話,還是劉伯溫更勝一籌。畢竟”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不是隨意說說的。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