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包拯真的很黑嗎?包拯的祖先是誰?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為北宋名臣,歷史上有名的清官,生於公元999年,去世於公元1062年,享年63歲。

公元1027年,包拯進士及第,隨後為了孝順父母,沒有入仕當官,直到父母去世之後,才進入官場,累遷監察御史,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改知諫院,後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再召入朝,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去世之後,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

包拯在民間中的形象,歷來都是一個黑面形象,額頭中間頂著一個月牙印記,”日斷陽,夜斷陰“。歷史上包拯真的是一個黑臉嗎?就如影視劇中表現的那樣?

當然不是,歷史上的包拯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樣黑,實際上還是雖然算不上白,卻也僅僅只是微黑罷了,五官端正,眉目清明。通過許多繪有包公人物形象的古畫可以知道,真正的包公形象乃一白臉,且身高不過一米六左右。那么為什麼民間流傳的包公的人物形象,都是一臉黑面呢?

這還要從我國古代戲劇所起。中國古代的戲劇,對於人物形象性格的處理,往往都偏向於臉譜化,比如說白臉是小人。就如《說唱臉譜》中寫的那樣,”藍臉的多爾敦 盜御馬;紅臉的關公 戰長沙;黃臉的典韋 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 叫喳喳……“

歷史上的包拯真的很黑嗎?包拯的祖先是誰?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在開封府工作期間執法嚴明,鐵面無私,敢於碰硬,貴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斂,聽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兒童婦孺們都知道包拯之名,親切稱呼他為”包特製“。

用黑面閻羅來表現包拯的貼面無私和處事公正,將他與白臉的小人形象區分開來,於是有了黑臉的這樣一個藝術形象。

在民間赫赫有名的包拯,實際上還是名門之後,他為楚國忠臣申包胥第三十五代孫。申包胥,春秋時期楚國大夫。據說當初吳國派軍攻打楚國,帶兵的是申包胥的好友伍子胥。攻入楚國都城郢都之後,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屍。申包胥得知此事後,派人責備了伍子胥,為了復國他前往秦國請求秦朝出兵幫忙。秦國開始不答應,申包胥便在秦城牆外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進,終於感動了秦國君臣,史稱”哭秦庭“。後吳國在秦楚聯軍下撤退,楚昭王得以復國。楚昭王原本是想封賞申包胥,但是申包胥拒絕了,並且帶著一家老小隱居山林,此後申包胥便成了中國的忠賢典範。包拯為官的所作所為,不負自己祖先的名聲。

高祖

包業,不仕。

曾祖

包襲,不仕,後贈太子少保。

祖父母

祖父:包士通,後因包拯顯貴贈太子少傅。

祖母:宣氏,追封馮翊郡太夫人。

父母

包令儀,官至虞部員外郎,後因包拯顯貴贈太保。

張氏,追封(闕)陽郡太夫人。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