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薦的時間 毛遂是個什麼樣的人

梁啓超稱”毛遂一小藺相如也!“,可見毛遂的口舌之辯還是比較出眾的,尤其是平原君的一句誇讚:”三寸之舌,強過百萬之師“,更是將毛遂的聲譽推到了頂峰。毛遂其人在歷史上以自薦聞名,但是關於他的生平卻知之甚少,他雖說是個小人物,卻也有著自己不一樣的精彩。

《史記》裡面刻畫了一些小人物,這些小人物故事的背後是與歷史大事件,緊密相連的大人物。有些風雲人物能完成某些大事,不僅僅是靠自身的量,還要依靠這些小人物的智慧和力量。他們看似渺小,對歷史的作用卻不小,很多時候,在他們身上發生的小事使他們與大人物並駕齊驅,甚至還會使一些大人物相形見絀。

毛遂作為歷史上的一個小人物,毛遂自薦故事的出現,使得他和平原君相得益彰,二人也由此在歷史上留名,受到後世人的熱議,毛遂肯定沒有想到,自己當初鼓足勇氣的自薦,竟能夠讓自己譽滿諸侯。毛遂能夠得到平原君的賞識,多半是他的勇氣,比如他能夠鼓起勇氣自薦,這就是他的本事。毛遂出生於公元前285年,戰國時期趙國人,雖然早年間在趙國並不出名。毛遂在早年間是趙國平原君趙勝的門客,在平原君門下三年,卻一直都沒有機會展露鋒芒。”毛遂自薦“,這一事跡史書上多有記載。《滕縣誌》記載:”毛遂,薛人也。卒後葬於薛。“因此,可以斷定毛隨即戰國時期薛國人。

毛遂自薦的時間 毛遂是個什麼樣的人趙孝成王九年也就是在公元前257年,趙國都城邯鄲被強大的秦國軍隊重重包圍,危在旦夕。秦國的軍隊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國的形勢十分危急,趙國公子平原君,只好前往楚國求救。本來平原君”約其門下食客文武備具者二十人與之俱,得十九人“,早已經在自己的食客里找到了十九個人,還差一個人,卻怎么也找不出來了。在這個時候,毛遂就出現了。他主動走向前,掏出自己的名片,遞給平原君,再用幾分鐘的時間簡單做了個自我介紹。平原君聽聞毛遂的自薦後便說:”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一句話就否定了毛遂,稱毛遂在自己門下三年,一直都沒折騰出什麼動靜,一定不能為他所用,還是留在趙國,別到楚國添亂了。

毛遂對平原君的一席話,並不十分在意,反而更加自信地回答:”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這一句話一出,平原君立刻對毛遂的印象大為改觀,我們發現毛遂自薦的手段並不高明,或許平原君只是看重他的勇氣,但是後來毛遂到了楚國之後,平原君對他更是另眼相待。

來到楚國平原君所率領的談判團隊就面臨了一個困境,與楚國的談判一直都僵持不下,因楚王畏懼強秦,談判了很久,遲遲未能有結果。毛遂便不拘禮儀,”按劍歷階而上“,無所畏懼的樣子。他說:”從之利害,兩言而決耳。今日出而言從,日中不決,何也?“一場本該三言兩語就說清楚的事情,非得商討到中午,再到後來他面對楚王的叱斥,絲毫不驚慌,反而對楚王說”王之命懸於遂手“,進一步從精神上震懾楚王,然後再抓住楚王的心理,陳述秦楚之間的矛盾,最後得出”合縱者為楚,非為趙也“的結論,使楚王不得不同意合縱。聰明的毛遂又趕緊安排歃血定縱,免得楚王反悔,終於使這次談判成功。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