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戰役的意義有哪些

孟良崮戰役的意義有哪些

孟良崮戰役以共產黨勝利而結束。孟良崮戰役意義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孟良崮戰役的意義有哪些

孟良崮戰役歷史圖片

首先,在孟良崮戰役中,共產黨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國民黨想要占領山東地區來扭轉自身的被動局面的想法基本上破滅了,國民黨的精英部隊向山東地區發起全面進攻,國民黨的實力遭到了重創。共產黨軍隊消滅了國民黨的精英部隊,使得隊伍內部士氣更佳,因為在發起這場戰爭前,蔣介石的直接目的就是占領山東地區,因此他派了精英部隊前往山東,國民黨的全面進攻不但沒有占領領地,反而被共產黨軍隊的頑抗抵抗導致精英部隊被圍困在一個山區。共產黨軍隊很快就把這支圍困的軍隊剿滅了。

其次,孟良崮戰役意義還在於在這場戰爭中,國民黨軍隊的失敗是共產黨軍隊戰略反攻的一個轉折點。共產黨軍隊由之前的戰略防禦階段轉變到戰略反攻階段。共產黨在山東站穩腳步後,便開始向中原地區挺近,解放全中國對共產黨來說已經是人心所向。

最後,共產黨軍隊從孟良崮戰役中得到了更多戰場的經驗,而且是以少勝多來取勝的經驗,在日後的戰爭中通過此次作戰的經驗,共產黨的戰鬥力有了一個質的飛躍,所以說孟良崮戰役意義在於它奠定了此次內戰國民黨失敗的基礎。國民黨軍隊遭受到了這樣大的打擊,內部士氣十分低沉,軍心也不再穩定,與共產黨內部士氣恰恰形成一個對比,國民黨失敗的結局更加明顯。

孟良崮戰役指揮官是誰

孟良崮戰役是在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之間發生的一場戰役。孟良崮戰役指揮官雙方分別是國民黨指揮官張靈甫和共產黨指揮官陳毅粟裕


張靈甫在孟良崮戰役中代表國民黨一方,在這場十分重要且可以扭轉國民黨被動地位的戰役中,蔣介石選擇了張靈甫是因為他指揮作戰能力強。在抗日戰爭中,張靈甫參與了淞滬會戰,立下了很大的功勞,他所帶領的部隊都給與日軍沉重的打擊。他在抗日戰爭中已經學到了更為豐富的作戰經驗,所以蔣介石對他的指揮能力十分認同。

但是在孟良崮戰役中,因為張靈甫的過於自信,導致他帶領的74師被共產黨軍隊包圍了,蔣介石便想各種辦法來解救這支精英部隊,經過激烈的爭奪,黃崖山被共產黨占領了,而且張靈甫在最後也頑強反抗,拒絕投降,從而被一位班長用槍殺死了。

孟良崮戰役指揮官共產黨方主要是陳毅和粟裕。陳毅是新四軍的軍長以及孟良崮戰役參戰部隊華東野戰軍的總司令,陳毅早年曾參加過各種愛國運動,在結識了蔡和森後,他便成為了青年團的一員。陳毅在擔任書記的職位後,領導過湘南起義,戰場指揮能力十分強。

粟裕在成為共產黨一員後,先後參加了南昌起義以及反圍剿戰。在抗日戰爭期間,粟裕擔任指揮員。粟裕不僅是新四軍成立後的第一任師長,還是華東野戰軍的副司令。在孟良崮戰役中,經過陳毅和粟裕的指揮下,打敗了國民黨精英部隊。

孟良崮戰役背景是什麼

孟良崮戰役發生在國民黨與共產黨對峙時期,提到孟良崮戰役背景,要從兩個方面分析。孟良崮戰役背景之一是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恢復了和平,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確定領到中國的政權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於是這兩黨為了掌握中國的政權便在中國境內發起了內戰,隨著戰爭的號角吹響,內戰逐漸拉開序幕, 因此有了孟良崮戰役。


孟良崮戰役背景之二是因為在內戰時期,國民黨軍隊在前期的戰役中損失十分慘重,軍隊力量也更加薄弱了,國民黨領導人在看到了此種形式對自己很不利後,便轉移戰鬥路線,選擇對山東以及陝西進行進攻,國民黨領導人蔣介石選擇了要進攻山東,就是想要挽回被動的局面,於是便調集了大量的軍隊進入山東,採取的策略就是要穩重求進,因為蔣介石深知這場戰役對國民黨來說是 了一個重大的轉折點。

國民黨在山東投入了有45萬人。共產黨在知道了國民黨的作戰計畫後便開始進行對抗, 陳毅等領導人帶領華東野戰軍採用靈活的戰術與國民黨周鏇,可是國民黨軍力在山東分布的十分密集,共產黨軍隊在前期沒有實現最初的目標。於是共產黨便帶領軍隊轉移陣地,沒有和國民黨軍隊產生正面交鋒。很快國民黨就意識到共產黨向東撤離軍隊,於是便命令各個部隊跟隨共產黨轉移的路線,緊追不捨,在沂水附近,雙方開始了火力的交涉,於是便開始了孟良崮戰役。


孟良崮戰役雙方兵力對比

孟良崮戰役的參戰雙方分別是國民黨和共產黨軍隊。在孟良崮戰役雙方兵力也是有差異的。就國民黨軍隊而言,因為國民黨領導人深知這場戰役的重要性,於是派出了國民黨的精英部隊,主要是74師。國民黨軍隊派出的總兵力大約有45萬人,其中包括24個師以及60個旅。而共產黨軍隊總兵力只有27萬人,參戰軍隊是華東野戰軍。

國民黨兵力派出的都是精尖部隊,武器也十分先進,都是美式裝備,其中74師是國民黨的主力軍隊,在孟良崮戰役中74師作為主要力量。在戰爭期間,華東野戰軍在武器裝備以及士兵的數量上都抵不過國民黨軍隊,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國民黨的74師全軍覆沒了。即便國民黨軍隊裝備雖然精良卻也沒有派上用場。

孟良崮戰役雙方兵力在人員上也有較大的差距,共產黨正式軍隊的人數比國民黨軍隊人數少將近一半。兵力如此懸殊,結果應該是國民黨軍隊取得勝利,可是結果還是逆轉了,即便國民黨兵力很強,可是孟良崮戰役的地方主要是山地,國民黨的精尖武器大部分都沒有派上用場。

精良武器在這場戰役中沒有發揮用處,共產黨雖然兵力不強,但卻充分的利用了當地的民兵組織,使得人員上占有了優勢地位。最終共產黨利用兵力優勢逐天與國民黨軍隊進行抗衡,使得國民黨的精英部隊最終敗給了共產黨軍隊。

孟良崮戰役全過程是怎么樣的

孟良崮戰役是按照戰役發生地孟良崮命名的,這場戰役中,共產黨領導的解放軍殲滅敵人三萬多人,國民黨的整個師被盡數殲滅。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孟良崮戰役非常的激烈,那么孟良崮戰役全過程是怎樣的呢?

孟良崮戰役全過程詳細的向世人展示出了解放軍的機智和勇敢,在1947年前後,蔣介石的力量已經被一點點消滅了,看到這種情況,蔣介石派出四十五萬人前往山東殲滅共產黨領導的“華東野戰軍”,企圖占領山東。四十五萬人中包括蔣介石的精銳部隊——全美式武器裝備的七十四師。華東野戰軍為了消滅敵軍,分離敵人,以敗退之勢誘惑七十四師深入孟良崮山區,在孟良崮附近,華東野戰軍和七十四師開始了大規模作戰。

開戰後,七十四師憑藉自身的優勢,反覆反撲,經過一場惡戰,華東野戰軍包圍了整個七十四師。蔣介石知道七十四師被包圍之後,命令孟良崮附近的軍隊支援七十四師。華東野戰軍被兩面夾擊,艱難應對,在攻打七十四師的同時還要阻擊來援助的敵人。因為華東野戰軍的英勇抗敵,國民黨的支援行動沒有成功。

七十四師最終抵抗不住,被華東野戰軍殲滅。華東野戰軍殲滅大部分敵軍之後,軍隊的領導人發現殲滅的敵軍少於收編的敵軍,於是變搜尋孟良崮附近山區,最後發現躲在山中的七千敵軍。華東野戰軍與敵軍開始激戰,一直到這七千敵人被殲滅,孟良崮戰役才算正式落下帷幕。

孟良崮戰役的失敗原因

孟良崮戰役是一場可以扭轉國民黨被動局面的戰役,國民黨派出了精尖部隊參與此次戰役,可最終國民黨在孟良崮戰役中以失敗而結束。那么國民黨在孟良崮戰役失敗原因是什麼呢?其實,孟良崮戰役失敗原因一共有四個方面。

第一,國民黨的指揮官張靈甫有十足的信心可以在此次戰役中取勝,憑藉他們精良的美式裝備,打敗共產黨沒有任何問題,於是在戰爭中就輕視了共產黨,而且張靈甫的作戰經驗是一成不變的,他的戰鬥思維方式也是固定的,導致將自己的精英部隊帶入了一個死胡同,在被共產黨圍剿後,沒有任何反抗的機會,最後張靈甫所帶領的軍隊被共產黨殲滅和俘虜。

第二,此次孟良崮戰役的場地多為山地,地形崎嶇不平,國民黨軍隊使用的大型武器因為地形的原因都很難運到戰場上,所以這些美式高級裝備在孟良崮戰役中都沒有發揮出最佳的狀態。國民黨的優勢條件沒有充分利用便為他的失敗奠定了基礎。

第三,在孟良崮戰役中, 蔣介石派張靈甫的部隊參與此次戰役,其他國軍輔助張靈甫的部隊,在國民黨軍隊內部就產生了一定的矛盾,他們彼此沒有很好的配合,一定程度也導致了國民黨軍隊在孟良崮戰役中失敗。第四,共產黨軍隊沒有國民黨的裝備好,但人數是國民黨軍隊的5倍,共產黨還結合了當地的游擊部隊,使得兵力占上風。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