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藝術大師畢卡索逝世
1973年4月8日1973年4月8日 (農曆三月初六),西班牙藝術大師畢卡索逝世。
1973年4月8日, 帕布羅·畢卡索,這位本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與世長辭了。他逝世於他在法國南部自己的莊園裡,享年92歲。
畢卡索1881年10月25日生於西班牙, 是現代藝術(立體派)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 他是自幼有非凡的藝術才能,他的父親是個美術教師,又曾在美術學院接受過比較嚴格的繪畫訓練,具有堅實的造型能力。
畢卡索
他一生中畫法和風格幾經變化:第一時期是:“藍色時期”;第二時期是:“玫瑰紅時期”;第三時期是:“黑人時期”; 第四時期是:“立體主義時期”,分成分解和綜合兩種形式; 第五時期是:“古典主義時期”;第六時期是:“超現實主義時期”;最後是“抽象主義時期”。畢卡索一生是個不斷變化藝術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後期印象派、野獸的藝術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造為自己的風格。他的才能在於,他的各種變異風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獷剛勁的個性,而且在各種手法的使用中,都能達到內部的統一與和諧。他有過登峰造極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論是陶瓷、版畫、繪畫、雕刻都如童稚般的遊戲。在他一生中,從來沒有特定的老師,也沒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紀活躍的畫家,沒有一個人能將畢卡索打開的前進道路完全迂迴而過。
他說過:“當我們以忘我的精神去工作時, 有時我們所作的事會自動地傾向我們。不必過分煩惱各種事情,因為它會很自然或偶然地來到你身邊,我想死也會相同吧!”他靜靜地離去,走完了九十三歲的漫長生涯,他如願以償地度過了一生。
《亞威農的少女們》(1907)和《格爾尼卡》(1937)是他的兩部代表作。從1970年,他的繪畫作品在視覺上趨於恬靜而明快。
作為一位不知疲倦的革新家和每每引起爭議的作品的創造者,他的一生改變了二十世紀的藝術歷程。
畢卡索《夢》(1932)
畢卡索《舞女》
畢卡索《和平與鴿子》
畢卡索《紀念阿弗爾》
畢卡索《美少女》
畢卡索與他的最後一任妻子
伊文·潘攝影鏡頭下的畢卡索肖像
畢卡索與妹妹勞拉
畢卡索與奧爾佳於1918年在巴黎結婚,她是他的第一任妻子。
畢卡索的情人瑪麗·泰萊絲·畢爾特,1927年與畢卡索認識時她年僅17歲。
弗朗索瓦絲·吉洛像,畢卡索的又一個情人,相識時,她21歲。
畢卡索與他的兒子克洛德(弗朗索瓦絲所生)。
畢卡索與他的新情人朵拉瑪爾在穆更
畢卡索與雅克琳(左)在看鬥牛,身後坐著畢卡索的子孫(從左至右)帕羅瑪、瑪雅、克洛德。
畢卡索的小女兒帕洛瑪如今已是著名時裝設計師
畢卡索女兒帕洛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