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家劉伯承出生。
1892年12月4日
劉伯承
劉伯承 (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 原名劉明昭。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和領導人。1892年12月4日生於四川省開縣趙家場。少年時投筆從戎,立志報國。1911年在開縣參加回響辛亥革命的學生軍。1912年考入重慶軍政府將校學堂。1913年參加四川討袁(世凱)軍。1914年加入中華革命黨。在護國、護法戰爭中,歷任連長、旅參謀長、團長。1916年3月在攻占豐都時右眼中彈致殘。1923年在討伐吳佩孚的戰爭中任東路討賊軍第一路前敵指揮官,被譽為“川中名將”。192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與楊闇公、朱德等發動滬順起義,任起義軍四川各路總指揮。1927年參與領導南昌起義,任中共前敵委員會參謀團參謀長。1928年留學蘇聯。1930年夏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回國後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長江局軍委書記,協助周恩來處理中央軍委日常工作。1937年1月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任工農紅軍學校校長兼政委。10月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長,協助朱德、周恩來指揮第四次反“圍剿”作戰。長征中兼中央縱隊司令員,指揮先遣部隊強渡烏江,智取遵義。1935年1月,參加在遵義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擁護毛澤東的主張。5月,指揮幹部團一部搶占皎平渡,保證了全軍順利北渡金沙江。爾後與聶榮臻率先遣隊為全軍開路,與彝族部落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使全軍順利通過彝族聚居區。5月25日率紅一師在安順場強渡大渡河。紅一、四方面軍會合後,他堅定地執行中共中央關於北上抗日的戰略方針,同張國燾分裂活動進行了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