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993年>> 9月23日

北京申辦2000年奧運會失敗

1993年9月23日

1993年9月23日北京申辦2000年奧運會失敗_歷史上的今天
當申辦結果公布時的中央電視台轉播中心現場

  全世界億萬人的目光都通過電視螢幕盯住站在加拿大蒙特婁聖路易二世體育館台上的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這一刻是台北時間9月24日凌晨2時27分秒。薩馬蘭奇的嘴唇終於吐出了“悉尼”一詞,這意味著出席國際奧委會第101次會議的89名國際奧委會委員們在今天的秘密無記名投票中,選擇了悉尼作為2000年第二十七屆奧運會的舉辦城市。北京申辦失敗。

這次競爭非常激烈,後兩輪的有效票只有88票。今天的投票一共進行了四輪,土耳其的伊斯坦堡和德國的柏林分別在前兩輪中被淘汰。在第三輪投票中,北京、悉尼和英國的曼徹斯特三個城市的得票數分別為40、37和11票,曼徹斯特被淘汰。在前三輪投票中,北京的得票數分別為32、37和40票,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在最後一輪投票中,悉尼和北京的得票數分別為45和43票,這樣悉尼成為2000年奧運會的舉辦城市。這將是自1896年雅典舉辦首屆現代奧運會以來第二次在澳大利亞舉辦奧運會。人們期盼、猜測的謎底終於揭曉之後,在場的悉尼代表團成員歡呼雀躍,抑制不住欣喜之情。北京代表團的成員則報之以有禮貌的微笑,並揮手向悉尼代表團成員表示祝賀。隨後,薩馬蘭奇和悉尼市市長共同簽署了一份舉辦2000年奧運會的契約。申辦2000年奧運會的共有5個城市,即:北京、悉尼、柏林、曼徹斯特和伊斯坦堡。

背景資料:

從1991年2月26日中國奧委會討論通過北京承辦2000年奧運會的申請,到1993年9月23日國際奧委會在蒙特卡洛投票決定2000年奧運會主辦城市,歷時兩年零七個月時間,北京的申辦走過了一條艱苦而又漫長的道路。

在以往26屆奧運會的47個申辦城市中,亞洲僅有東京、漢城、名古屋提出過舉辦夏季奧運會的申請,僅第18屆奧運會和第24屆奧運會在亞洲的東京和漢城舉行;而歐洲則舉辦過15屆。在申辦城市中,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5次申辦從未如願,美國的底特律曾經創造過7次申辦失敗的最高紀錄。競爭是激烈的,甚至是殘酷的。矢志要體現中國人對奧林匹克運動參與精神的北京勇敢地加入到這場特殊的競爭中。有3000年文明史的古都北京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改革開放的14年更使它充滿勃勃生機。敞開的大門、潛在的市場、熱情的人民、東方的文化吸引著全世界。北京的申辦得到了中國政府的全力支持。德高望重的鄧小平多次表示了在北京舉辦2000年奧運會的願望,江澤民、李鵬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在不同場合多次表明了支持北京申辦2000年奧運會的立場和態度。1991年12月4日,北京奧申委代表團在瑞士的洛桑正式向國際奧委會面交了申請書。

“讓世界了解中國!”——抱著這樣一個宗旨和目的,北京奧申委開展了扎紮實實的宣傳工作。年過六旬的中國奧委會主席、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何振梁利用各種機會,廣泛接觸國際體育界人士,穿梭式地在各大洲訪問。有時一個月竟有半個月在飛機上度過。這位搞了一輩子體育外事的專家,利用語言通的條件和多年來結識的國際體育界人士,為北京的申辦不辭勞苦。國家體委主任、北京奧申委執行主席伍紹祖是位國防科學的專家,為北京申辦的成功,全力以赴地安排好與申辦有關的大型活動,如東亞運動會、第七屆全運會。他利用原有的知識,對國際奧委會委員們的投票分析,曾經有過多種的分析方案,為申辦工作有針對性地進行精心籌劃。人人熟悉的張百發,兩年來同他的部下、北京奧申委秘書長萬嗣銓一起為北京的申辦工作費盡心血,他們既要抓北京奧申委的日常工作,又要忙於北京市的長遠規劃。還有那些常駐國外的各外交使團的官員們,也被北京申辦這一光榮任務動員起來,他們利用各自的優勢,為北京積極宣傳,擴大影響。早在北京申辦開始時,奧申委就提出申辦本身就是參與,成功與否都體現出中國人民對奧林匹克運動的追求和嚮往。

1993年9月23日北京申辦2000年奧運會失敗_歷史上的今天
在北京乃至全國各地形成爭辦奧運會的熱潮

9月23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