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909年>> 9月15日

國際遺傳學家,我國現代遺傳學奠基人之一,傑出的科學家和教育家談家楨出生。

1909年9月15日

1909年9月15日國際遺傳學家,我國現代遺傳學奠基人之一,傑出的科學家和教育家_歷史上的今天

 

談家楨(1909--2008),國際遺傳學家,中國現代遺傳學奠基人,傑出的科學家和教育家。浙江寧波人。1909年9月15日出生於浙江寧波的慈谿縣慈城的一個郵務員家庭。1926年7月高中畢業後被保送至蘇州東吳大學,主修生物學。1930年8月被推薦至燕京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師從李汝祺教授。1932年2月回東吳大學執教。1934年9月至1937年7月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師從現代遺傳學奠基人摩爾根及其助手杜布贊斯基。在美國工作期間,從事果蠅進化遺傳學研究,利用當時研究果蠅唾腺染色體的最新方法,分析了果蠅近緣種之間的染色體差異和染色體的遺傳圖,促進了現代綜合進化論的形成。先後單獨或與美,德等國科學家合作發表論文10餘篇。1946年,在亞洲異色瓢蟲(Harmonia axyridis)中發現色斑嵌鑲顯性遺傳現象,受到國際遺傳學界的重視。1937年8月放棄國外優厚待遇,毅然回國,被聘為浙江大學生物系教授。1951年任浙江大學理學院院長。
  1952年院系調整後,任復旦大學生物系主任。1961年4月起任復旦大學副校長。在復旦大學建立了全國第一個遺傳學專業、第一個遺傳學研究所、第一個生命科學學院。 1978年以來,先後發起和擔任中國遺傳學會副會長、會長和名譽會長,遺傳學報主編,中國環境誘變劑學會理事長和中國生物工程學會會長。1983年任復旦大學顧問,當選為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民主同盟副主席。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院士。談家楨從事教育工作幾十年,培養了大批科學人才。他還廣泛參加各種社會活動,身兼多種職務。主要有中國遺傳學會理事長,第十五屆國際遺傳學會(1980)副會長。上海市自然博物館館長,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政協第六屆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主同盟第五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上海市民盟八屆主任委員。1985年獲“求是科學基金會”傑出科學家獎。1993年9月28日,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組織的以談家楨教授為組長的專家組,在滬論證並通過了強伯勤教授、陳竺研究員申請的《中華民族基因組中若干位點基因結構的研究》重大項目之後,宣布中國人類基因組研究正式啟動。2000年獲“上海市首屆教育功臣”稱號。 2008年11月1日早晨7時18分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100歲。
  談家楨為我國遺傳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特別在果蠅種群間的遺傳結構的演變和異色瓢蟲色斑遺傳變異研究領域有開拓性成就,為奠定現代進化綜合理論提供重要論據。談家楨從事遺傳學教學和研究已七十年,先後教過普通生物學、脊椎動物比較解剖學、胚胎學、遺傳學、細胞學、實驗進化學、細胞遺傳學、達爾文主義、輻射遺傳學、原生動物學等課程。他先後發表了百餘篇研究論文和學術論述方面文章,主要匯集在“談家楨論文選”(1987年,科學出版社)和“談家楨文選”(1992年,浙江科技出版社)中。他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有關瓢蟲、果蠅、獼猴、人體、植物等的細胞遺傳、群體遺傳、輻射遺傳、毒理遺傳、分子遺傳以及遺傳工程等。特別在果蠅種群間的演變和異色瓢蟲色斑遺傳變異研究領域有開創性的成就,為奠定現代綜合進化理論提供重要論據。在浙江大學任教期間他發現了瓢蟲色斑遺傳的鑲嵌顯性現象。引起國際遺傳學界的巨大反響,認為是對經典遺傳學發展的一大貢獻。談家楨先生堅持科學真理,把畢生精力貢獻給了遺傳學事業。他為遺傳學研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遺傳學專業,創建了第一個遺傳學研究所,組建了第一個生命科學院。

9月15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