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與立陶宛建交
1991年9月14日
立陶宛,全稱立陶宛共和國。意為“多雨水的國家”或“(河水)流動”。位於波羅的海東部,面積65200平方公里。人口371.3萬(1996),81.6%為立陶宛族,8.4%為俄羅斯族,7%為波蘭族,余為白俄羅斯族、烏克蘭族等。官方語言是立陶宛語。主要信奉天主教(立陶宛人和波蘭人),其次是東正教(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等)。首都維爾紐斯。資源貧乏,主要有煤炭、礦物、建築材料等。森林覆蓋率為26.4%。工農業較發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400美元(1995)。貨幣名稱立特。工業以發展消耗金屬少的工業部門著稱,如電子、電機和無線電器材、計算機設備、儀表和工具機製造。農業以畜牧業為主,糧食不能自給。主要出口產品為食品、飲料、煙、紡織品、工具機、電子設備、畜牧產品;進口黑色金屬、化工製品。公元1240年建立立陶宛大公國。1569年與波蘭合併為波蘭立陶宛王國。1795年和1814年曾大部或全部併入俄羅斯。立人民參加了1905~1907年的革命、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社會主義革命。1918年2月16日,立宣布獨立(國慶日),成立資產階級共和國。1940年6月,蘇軍進入立陶宛。1940年7月21日成立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8月3日加入蘇聯。1989年12月立陶宛共產黨宣布脫離蘇共。1990年3月11日正式宣布獨立,改國名為現名,恢復1940年前的國旗、國徽。1991年9月6日獲蘇聯國務委員會承認。9月17日加入聯合國。1991年9月14日同中國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