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作曲家巴赫逝世(1685年出生) 。
1750年7月28日
巴赫
“巴赫”這個名字一般是指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Bach),偉大的“西方音樂之父”。巴赫家族是一個人丁興旺的音樂家族,這個家族從十六世紀中葉就開始出現音樂家,一直延續到十九世紀末,三百多年中共出現了五十二位音樂家。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祖父就是一位音樂家,他的父親也是一位音樂家,他自幼生活在良好的音樂環境中。他的哥哥是也一名出色的管風琴手,曾教巴赫學習音樂。巴赫二十二歲時與其表妹瑪利亞·芭芭拉結婚,共生下了七個孩子;瑪利亞去世後,巴赫同女歌唱家安娜·瑪格達蕾娜結婚,又生下十三個孩子。巴赫的子女共有九人長大成人,其中就有三個孩子繼承父業,成為很有影響的音樂家。他的次子卡爾·菲力普·巴赫(C.P.E.Bach)長期居住於漢堡,被稱為“漢堡巴赫”;第三個兒子約翰·克里斯蒂安·巴赫(J.C.Bach)長期居住於倫敦,被稱為“倫敦巴赫”,他們在音樂史上都很有地位,對海頓、貝多芬等都有直接的影響。
1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德國作曲家,是將西歐不同民族的音樂風格渾然溶為一體的開山大師。他萃集義大利、法國和德國傳統音樂中的精華,曲盡其妙,珠聯璧合,天衣無縫,對後來將近三百年整個德國音樂文化及至世界音樂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巴赫生於在德國愛森納赫,巴赫九歲喪母,十歲成了孤兒。由於他嗓音美妙,經濟拮据,少年時期靠獎學金進了在呂訥堡的聖·米歇爾學校。1702年他從聖·米歇爾學校畢業,翌年在一家室內樂隊當一名小提琴手。在隨後的二十年中,他乾過許多行當。巴赫在一生中主要是以一位卓越的風琴家而聞名,雖然他還是一位作曲家、教師以及樂隊指揮。1723年巴赫三十八歲時開始在萊比錫的聖·托馬斯教堂任歌詠班領唱,他在餘生的二十七年中一直擔任此角。
巴赫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有將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組成《平均律鋼琴曲集》的一套48首賦格曲和前奏曲;至少還有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鍵琴樂曲;23首小協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鳴曲;5首彌撒曲;3首聖樂曲及許多其它樂曲。總計起來,巴赫譜寫出800多首嚴肅樂曲。
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壯、廣闊、內在,充滿了18世紀上半葉德國現實生活的氣息。他譜寫了許多充滿戲劇性因素的大型聲樂作品,其中《馬太受難曲》、《b小調彌撒》是最有影響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巴赫作為一個虔誠的新教教徒,通過宗教音樂形式(受難曲、彌撒、經文歌、康塔塔等),抒發了對人類災難、痛苦的憐憫、同情以及對和平與幸福未來的渴望。與前人的作品相比,巴赫這種充滿宗教內容及復調音樂思維的作品更為廣闊地揭示了人的內心世界,但同時,他的音樂從來沒有脫離德國的音樂傳統。《平均律鋼琴曲集》是巴赫在“純音樂”領域留下的重要遺產之一。作為一部具有德意志精神的作品,《平均律鋼琴曲集》體現出了那種嚴謹的德國式思維。另外,巴赫的《法國組曲》、《英國組曲》和六首《布蘭登堡協奏曲》等樂隊作品,也都表達了作曲家對和平和美好生活的祈求與渴望。這些作品在德意志民族人民的內心深處激起了強烈的共鳴。
巴赫一生的主要功績:第一,把音樂從宗教附屬品的位置上解放了出來,使之平民化。音樂不總是歌頌上帝,也歌唱平凡的生命。 第二,他把復調音樂發展成主調音樂,大大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力。 第三,他確立了鍵盤樂器十二平均律原則。 第四,除了聲樂作品外,巴赫奠定了現代西洋音樂幾乎所有作品樣式的體例基礎。因此巴赫被後世尊稱為“西方音樂之父”。
後世評價
[1]在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去世後的半個世紀裡,他的音樂大體上無人問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那個時代的最偉大的音樂家──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極為欣賞巴赫的天賦)。新的音樂風格在發展,巴赫的“舊式”樂曲一時聲消音滅。但是1800年以後,人們對巴赫樂曲重新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從那時起,他的聲譽和名望與日俱增。在現今這個非宗教的時代里,巴赫遠比他在世期間的名望更高。一位兩百年前在風格和主題方面都被認為是舊式的作曲家,今天卻受到了廣泛的頌揚。
巴赫是所有著名作曲家中水平最高的藝術家。他諳熟他的時代的所有音樂形式,並對其中任何一種都能運用自如,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例如他對旋律組合法(同時演奏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曲調的方法)在藝術上的精通程度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此外,他的管弦樂作品邏輯性強,變幻多樣,主題貼切感人,旋律豐富多姿,因此他愈加倍受讚頌。
巴赫的音樂,可以說是構成歐洲音樂殿堂的一根重要支柱。對於整個巴羅克時期的音樂來說,巴赫的音樂成就,可以說是架在這座殿堂上的圓頂;對於其後的歐洲音樂發展來說,雖然直到19世紀巴赫才具有真正的影響力,但是這種影響力一旦產生,便對歐洲音樂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只有當巴赫在新的歷史文化背景下具有新的文化意義時,他的音樂作品才對現代音樂具有“啟示錄”的意義。而對於後人來說,沒有研究過巴赫,就不可能理解歐洲音樂;未能深入研究過巴赫的作品,就難以成為一個嚴謹的、精通其專業的音樂家;若不能透過巴赫音樂純樸的形式、精練的技巧乃至宗教音樂形式上的“外殼”,體驗到巴赫音樂中蘊藏著的很深的思想情感,也就難以透徹地認識巴赫音樂的本質。
在巴赫生活的時代,德國處於政治分列、經濟落後的狀況,文化藝術暗淡無光。外國的、例如法蘭西、義大利、英吉利的文化,在德國占絕對優勢,自己的民族文化受到輕視。恩格斯曾形容到,“從那個時候起,棍棒和鞭子就在國內占了統治地位;和整個德意志一樣,德意志農民降低到極卑微的地位。”在這樣情況下,教堂自然成了人們寄託精神情感的地方。
在德國的圖林根州“巴赫們”曾成為音樂家的代名詞,這是因為巴赫一族,可以上溯到好幾代人,其職業都是一種組成行會的音樂職業,世家相傳,他們屬於音樂藝人這樣一種特殊社會階層。在領主的宮廷中,巴赫的社會地位是僕役性質的,與廚子列在同一個名冊上。他不具有自由音樂家的社會地位,其創作的作品並不能直接成為其經濟收入的來源,而是歸於領主所有。即使成為托馬斯的宮廷樂長,他也很難維持在萊比錫的生活,死後也無遺產,不似貝多芬死後還留有股票。他的作品除了在教堂中,在當時演出也很少,死後長期默默無聞。
他的作品有不少是為統治者寫並對其歌功頌德的,但是他不滿足於自己屈辱的地位和現狀,所以不斷地轉換他的恩主,尋求能更好發揮自己藝術才能的棲身之處。他甚至說過自己是不得不生活在被人厭惡忌妒的環境中,並且也曾和宮廷、教會中的恩主發生衝突,所以他也有傲慢、倔強的一面。
巴赫1703年曾在阿恩施塔特的教會擔任風琴師,同時也為宮廷作曲。從那時起,他寫了許多著名的作品。1704年創作的d小調托卡塔,其中具有某種威力,像在用非常有力的語言在說話。在中間轉調處,他傑出地運用了許多減七和弦,似狂風一般有力。過去一度有人認為這是其晚期的作品。只是因為他帶了後來成為他妻子的婦女到教堂唱歌,被城市議會列為罪狀後,就自動辭職了。
1708年他曾在魏瑪宮廷任風琴手。這時,雖然他的身份也很低,但是作為一個風琴師,他的地位和名聲卻逐漸提高。在德勒斯登,巴赫應邀與法國演奏家作即興演奏的比較競爭,雖然那位法國人跑了,而他卻成為德國音樂家和外國人競爭獲得第一次勝利的好榜樣。
1717年,巴赫生平第一次擔任奎登宮廷樂長。由於奎登公爵非常愛好音樂,他甚至在國家支出中抽了三十分之一作為經費組成18個人的樂隊。巴赫在奎登宮廷服務了六年,他的重要器樂創作都是這個時期完成的。他獻給布蘭登堡侯爵的《布蘭登堡協奏曲》,富於生活氣息,也具有驕傲、華麗的貴族性格。此外,他還寫了《半音階幻想曲與賦格》、為獨奏小提琴用的三首奏鳴曲、三首“帕蒂塔”(Partita)等。另外在1721年,巴赫寫了C大調、d小調的管弦樂組曲、法國組曲;1722年寫了《平均律鋼琴曲》上集,1723年寫了兩部和三部創意曲等等。這一時期的創作,被認為具有廣闊和大膽的思想和技術手法。
巴赫在1723年到了萊比錫這個繁榮的商業城市,在當時也是自由的都市,在法制上可以不受理那裡的薩克森公爵的統轄。在那裡他演奏了一首自創的教會康塔塔,使該市的議員們聽了非常飲佩,因而獲得了聖·湯姆士教會的樂長工作。此外,他還作其他三個教會的音樂指導。這期間,他為教堂寫了許多很好的音樂作品,如有名的《約翰受難曲》、《馬太受難曲》等。此外,為了謀得宮廷作曲家的職位,他曾寫了一部偉大的作品《b小調彌撒》。這部作品與《約翰受難曲》、《馬太受難曲》一樣,雖然是宗教作品,但是其音樂精神的如此廣闊,就像是在面向全人類說話,已經遠遠超過了宗教的局限。
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巴赫的成名有賴於他的受難樂。受難樂所表現的耶穌的悲劇性經歷,不僅具有某種史詩性,同時也是現實生活情感的表現。這種宗教音樂,所表現的悲哀、沉重、壓抑的感情,應當說是只有當時的德國人才是具有感情。這種感情,從我們能夠聽到的,也只有德國人寫的最深。當然,由於巴赫本人是新教徒,而宗教顯然是他的精神寄託之處,所以這種情感的表現,就很難與某種宗教感情分開來。只是巴赫在受難樂中創造的宗教氣氛,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而是能夠體驗到當時某種社會情感和心態的宗教氣氛。甚至巴赫本人也已經在其中充當了一個感情力量充沛的角色,通過他自己的音樂表達,時而抒情的刻畫耶穌悲劇性經歷中的細節,時而展開史詩般的廣闊和宏大。以至於當時萊比錫的聽眾抱怨教堂竟然上演了像歌劇一樣的作品。
巴赫在《馬太受難曲》中,用兩組合唱,兩組管弦樂,戲劇性地對立起來,而讓聖詠的主題在它們之上自由飄蕩。這部作品也具有很強的抒情性,作品的結束合唱非常有力量,使用兩個合唱隊、八個聲部,描寫耶穌下葬時人們的感情。寬厚的低聲部,恰似廣闊的河床,旋律在上面奔流。保持著復調音樂的感覺,而龐大的合唱自由寬廣地歌唱著,充滿著力量:
甚至在他的器樂作品,例如《半音階幻想曲和賦格》、《d小調托卡塔賦格》,也能感受到一種衝破束縛、有衝擊力的情感表現。其中如《d小調托卡塔賦格》曲調的自由豪放,旋律線的幅度大,音域寬,似朗誦性調的起伏,動盪不安,充滿激奮情感。而《半音階幻想曲賦格》更傾向於內心,不求表面的壯麗,而是富於內心的刻畫,有較強烈的表現。
由於德國宗教是德國音樂的土壤,歷史上德國宗教管風琴音樂也很發展,所以在巴赫的創作中,仍然保持著復調音樂的典型性,並且起著主導性的作用。但是,這種復調音樂思維方式,恰恰是在主調和聲音樂發展到相當水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復調音樂思維方式,它並不同於過去帶有教會調式痕跡的復調音樂。仔細分析,其中有清晰的和聲結構與功能。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可能正是巴赫在復調音樂領域集大成的做法,終將其發展到完美的地步。
從音樂的旋律特徵上講,由於他的音樂是多聲部,因此模仿手法是重要的,結果因造成音樂連綿不斷的交織、發展,但卻欠缺後來古典派的方整、段落分明和結構上清晰。而這卻正是巴赫的特性,顯然,我們是不能用樂句、樂段去分析巴赫的。此外,從和聲的發展來看,大、小調功能體系和聲是巴赫最後確定、成型的。即使到了18世紀中葉為止,在當時和聲所能達到的基礎上,其成果是要歸功於巴赫,他甚至被貝多芬稱之為“和聲的創造者”。
直到1892年,當年輕的孟德爾頌在柏林首次上演沉睡將近一百年的《馬太受難曲》之後,巴赫的藝術價值才被人更多地了解。華格納曾說,巴赫是德國人民在完全黯淡的悲慘世紀中內在精神生活的記載。從德國的歷史上看,新教聖詠(Chorale)在德國民歌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而巴赫音樂就是通過新教聖詠將他的作品與德國民族文化結合在一起的。值得一提的是,巴赫曾寫過不少世俗康塔塔。在他的《農民康塔塔》中,作品全部採用了民間舞曲及流行的民歌。這是了解巴赫不可缺少的一面。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巴赫的音樂中,跳動著的正是德國人民的脈搏,這也正是巴赫音樂的靈魂所在。
J.S.巴赫是一個虔誠的宗教徒,他的音樂大多為表達對主的崇拜,表現主所創造的世界的和諧,表達的不是情感而是信仰。J.S.巴赫認為,世間萬物都是上帝之創造、之恩賜,都在上帝的光輝沐浴之下,音樂所要歌頌的是這種上帝創造的和諧,和諧之中對那種上帝之光的仰望。在J.S.巴赫看來,音樂是他通向天國,與上帝對話的雲梯。音樂本身就是天堂的奇蹟。音樂方式,是通過隱蔽的理性的方式使人感覺上帝的存在。
J.S.巴赫音樂中除那些直接為宗教儀式而創造的管風琴曲、彌撒曲、受難曲、經文歌外,器樂曲往往通過節奏的對比與變化,來表現複雜的均衡關係。通過這種均衡關係而作復調處理,對位、變化,達到一種極豐富的循環。他的音樂,簡單的也就是最複雜的,師最基本的點、線、面的複雜變化,接近於數學與邏輯。所以研究巴赫的權威,著名管風琴家施魏策爾認為,巴赫的音樂是一種像宇宙本身一樣不可思議的本體現象。
1、人物簡介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國著名的作曲家、管風琴家。
2、創作分期
一般而言,巴赫的生平可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階段,魏瑪時期:1708年,巴赫前往穆爾豪森擔任聖布拉修斯教堂的風琴師,次年娶瑪麗亞·巴巴拉為妻,後返回魏瑪,出任安斯達公爵宮廷樂隊的風琴師兼小提琴師,在這裡供職達十年之久。他從魏瑪時期開始就被推崇為大師。
第二階段,柯登時期:1717年,巴赫前往柯登,出任雷奧博親王的樂長並獲得親王的寵信,他的許多名作在這個時期寫成,如《布蘭登堡協奏曲》、《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冊等。1720年在卡爾斯巴德旅行期間,愛妻不幸去世。
第三階段,萊比錫時期:1724年,巴赫獲得萊比錫市立托馬斯學校樂監和托馬斯教堂等四個教堂的工作,此後27年一直在萊比錫工作,直到逝世,這期間創作了清唱劇、神劇、受難曲及眾多的管風琴曲,同時還為每星期的禮拜提供新的宗教曲目,著名的《馬太受難曲》、《約翰受難曲》和《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二冊在此時寫成。
3、代表作品
巴赫作品浩如煙海,除了歌劇以外,各種聲樂和器樂體裁無不涉獵。
(1) 聲樂作品以宗教音樂為主,大多是路德派新教的宗教音樂。創作的近300部教堂康塔塔現存195部,5部受難曲中完整保存了兩部:《馬太受難曲》和《約翰受難曲》。
(2)器樂作品方面,作有大量各種體裁的管風琴曲,包括眾讚歌幻想曲、前奏曲、變奏曲、賦格曲、托卡塔、帕薩卡利亞等。他還把維瓦爾第的小提琴協奏曲改編成管風琴協奏曲和古鋼琴協奏曲。巴赫著名的器樂作品為兩卷《平均律鋼琴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法國組曲》(6首)、《英國組曲》(6首)、《帕蒂塔》(6首)、《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和帕蒂塔》、《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獨奏長笛奏鳴曲》以及重要的樂隊作品:
4部《樂隊組曲》和6部《布蘭登堡協奏曲》等。他最後的作品《戈德堡變奏曲》、《音樂的奉獻》和《賦格的藝術》是300年來復調技術的總結性作品。
4、藝術成就
(1)《平均律鋼琴曲集》首次將十二平均律全面系統地運用到音樂創作實踐中,有力地證明了平均律的優越性,開闢了歐洲音樂的新天地。
(2) 把復調音樂的技巧發展到登峰造極的程度,《音樂的奉獻》和《賦格的藝術》總結了中世紀以來的復調音樂寫作技術。
(3) 高度的復調思維與新穎生動的主調手法並用,使巴赫成為音樂史上一個繼往開來的關鍵人物。
(4) 他是鋼琴協奏曲的奠基者,並為鋼琴演奏中大拇指的解放作出重要的貢獻。
(5) 使巴羅克時期的器樂發展到巔峰,如古鋼琴作品《法國組曲》、《英國組曲》、《帕蒂塔》,小提琴作品《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和帕蒂塔》,樂隊作品《布蘭登堡協奏曲》等。
5、巴赫音樂的意義
巴赫是位虔誠的基督教徒,他的音樂表達的更多的是對上帝的信仰,表現的是世界和諧存在的意義。巴赫認為,世界萬物都是上帝恩賜的,音樂也是上帝賜予的聖物,因此音樂是與上帝對話,通往天堂的雲梯,所以音樂的全部意義在於對上帝的讚美、感恩,通過這種隱蔽的理性方式來感覺上帝的存在
2 卡爾·菲利普·埃馬努埃爾·巴赫
卡爾·菲利普·埃馬努埃爾·巴赫(1714~1788) 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
卡爾·菲利普·埃馬努埃爾·巴赫,德國作曲家,羽管鍵琴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次子,也是J.S.巴赫的兒子裡最有名的。1714年3月8日生於魏瑪,1788年12月14日卒於漢堡。4歲起學管風琴,稍長,奉父命學法律,仍堅持學習音樂,24歲時即名噪柏林。1740年長笛家腓特烈大帝即位後,第1次長笛獨奏音樂會即請他伴奏,並留任宮廷樂師達28年之久。有大量創作,並著有《論鍵盤樂器演奏藝術的真諦》一書,為當時的權威著作,今日仍為研究18世紀鍵盤樂器演奏方法之重要依據。1768年其教父G.P.泰勒曼去世,繼任乏人。大帝命其赴漢堡,一身兼5個教堂樂長,直至逝世。身後兩地均爭認他為本城人,柏林人稱他柏林巴赫,漢堡人稱他漢堡巴赫,聲譽之隆,由此可見。他是近代奏鳴曲式創始人,創作了符騰堡與普魯士奏鳴曲集。他的交響曲曾得到W.A.莫扎特與J.海頓的讚賞。莫扎特曾親自指揮他的清唱劇《耶穌復活與升天》。他一生所處的時代,正處於變革之中,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既有巴羅克音樂末期與古典主義音樂初期的混合風格,而又有刻意模仿海頓、曲意迎合大帝所喜歡的華麗堂皇的風格。他的晚期作品大膽引進了大量半音階模進樂句,開拓了浪漫派風格的先河。
卡爾·菲利普·埃馬努埃爾·巴赫學於萊比錫聖托馬斯學校,並在萊比錫大學和奧得河畔法蘭克福大學攻讀法律。音樂由其父教授,1740年起在柏林和波茨坦任腓特烈大帝的羽管鍵琴師。由於職責僅限於演奏鍵盤樂曲,對此感到厭倦,因而於1767年遷居漢堡,任五所主要教堂的樂正(因而他常被人稱作“漢堡巴赫”或“柏林巴赫”)。
他不滿足於父親作品中常用的復調寫作方式,對純對位表示蔑視。他的作品在18世紀中葉具有典型意義。其精華在於趣味高雅和精緻洗鍊,對鍵盤樂器的表現性能尤其有深刻的理解。他具有驚人的即興演奏技巧。作為演奏家,以技巧準確、音色優美和感情深刻而著稱。作有大量聲樂曲和器樂曲,包括清唱劇兩部:《以色列人在荒野》;鍵盤協奏曲五十部和鍵盤奏鳴曲數集。所作奏鳴曲顯示出對比調性的主題處理漸趨成熟,古典奏鳴曲式即由此發展而來。在傷感性行板樂章和偶爾採用的器樂宣敘調中可以看到歌劇的影響。論文《鍵盤樂器的正確演奏法》對於當時鍵盤樂器的演奏風格,特別是裝飾音的處理,是有價值的指南。
卡爾·菲利普·埃馬努埃爾·巴赫的交響曲、協奏曲、鍵盤樂奏鳴曲等作品,對古典奏鳴曲曲式的發展、完善有重大影響,是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的先驅。
3 約翰·克里斯蒂安·巴赫
(1735.9.5~1782.1.1)Johann chrisiian Bach
約翰·克里斯蒂安·巴赫生於德國萊比錫,卒於英國倫敦。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最小的兒子(排行第十一),為其第二位夫人Anna Magdalena Wilcke所生。
因長期居住在倫敦,約翰·克里斯蒂安·巴赫常被稱為“英國巴赫”或“倫敦巴赫”,他與Carl Friedrich Abel合組“阿貝爾與巴赫音樂會”,對莫扎特音樂風格的形成亦影響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