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926年>> 7月9日

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

1926年7月9日

北伐戰爭是1926年至1927年間國民黨和共產黨合作進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戰爭。革命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代理人北洋軍閥。
  “五卅”運動掀起的反帝大風暴席捲全國,廣東革命根據地的統一和全國工農革命的高漲,為北伐戰爭準備了條件。
  1926年7月9日,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國民革命軍有8個軍,約10萬人,總司令是蔣介石。7月12日中共中央發表《中國共產黨關於時局的主張》,14日國民黨發表《北伐出師宣言》,兩黨一致號召全國人民支持國民革命軍進行北伐。
  北伐的主要對象是三支軍閥部隊:一是直系吳佩孚,二是奉系張作霖,三是由直系分化出來、自成一派的孫傳芳。在帝國主義指使下,這三支反革命力量聯合了起來。
  廣東革命政府分析了敵我力量對比和敵人內部矛盾情況,確定北伐戰爭的戰略方針是集中兵力,各個擊破。先打吳佩孚,後打孫傳芳,最後消滅張作霖。吳佩孚雖是當時最兇惡的敵人,但在北洋軍閥中,確是比較弱的一環,由於受到馮玉祥軍隊的牽制,已經處在南北受敵的狀態之中,湖南內部敵人正在發生分化。況且,兩湖地區工農革命力量極為雄厚,因此,把吳佩孚確定為北伐的第一個打擊對象十分正確。
  北伐軍分三路進軍,在三個戰場進行作戰。兩湖戰場是具有決定意義的戰場。葉挺獨立團,作為北伐先遣部隊已開赴湖南前線,為北伐進軍開闢了道路。在這個戰場上,北伐軍以第4、7、8軍擔任正面主攻,分別占領了長沙、平江、岳陽,至此,北伐軍結束了湖南境內的戰鬥。平江、岳陽失守後,吳佩孚親自率部隊與北伐軍在湖北境內的汀泗橋、賀勝橋進行決戰,經過激烈戰鬥,北伐軍占領了這兩個地方。10月10日,葉挺獨立團首先攻城而入,北伐軍攻下武昌,吳佩孚部基本被殲。北伐軍消滅吳佩孚後,又在江西戰場打敗了孫傳芳。
  國民革命軍從1926年7月開始北伐,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所向披靡,消滅了吳佩孚、孫傳芳的主力,北伐軍也由10萬人增加到25萬人。
  北伐戰爭是一場討伐北洋軍閥的正義戰爭,它之所以能取得這樣巨大的勝利,是因為得到廣大工農民眾的擁護和支持,這極大地鼓舞了國民革命軍的士氣。

7月9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