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992年>> 7月6日

水稻栽培學家楊立炯逝世

1992年7月6日

1992年7月6日水稻栽培學家楊立炯逝世_歷史上的今天
楊立炯

楊立炯,水稻栽培學家。他深入農村,聯繫生產,潛心致力於農業技術改進研究,在總結、提高、推廣全國農業勞動模範陳永康水稻高產栽培經驗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三次參加技術援外,受到好評;晚年探討長江中下游地區農業現代化的目標、方向和途逕取得一些經驗,為發展我國作物栽培科學做出了貢獻。
  楊立炯,1912年11月11日出生在江蘇省溧水縣。少年時代正值國家和民族處在內憂外患交相煎迫之秋,農村凋蔽,農民辛勞終年,不得溫飽,激發了他學農興邦的熱忱。1933年中學畢業後,改入中央大學農學院。學習期間,在周拾祿等老師強烈事業心和嚴謹治學精神薰陶下,他博覽群書,刻苦鑽研,掌握了生物實驗技術和知識,進行過水稻的胚胎髮育和受精卵人工誘變的細胞學研究。
  1937年楊立炯大學畢業,到中央農業實驗所全國稻麥改進所工作,旋即參加皖南農家稻種檢定。抗日戰爭爆發後,他隨中農所先南遷湖南,後又西遷四川成都及重慶北碚,曾在川西平原進行農家水稻品種檢定,煙田麻田稻作栽培等研究,寫有《成都平原的稻作》、《四川省農家稻種檢定調查報告》及《煙田·麻田稻作栽培及品種適應的研究》。從此,他步入了稻作栽培科學研究的領域。
深入稻區研究解決生產技術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農業實驗所易名為華東農業科學研究所,楊立炯從湖南被調回南京華東農業科學研究所。當時正處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急需增產糧食。1953年,他帶領工作組奔赴長江南北農村蹲點,調查研究農業增產的關鍵技術問題。針對水稻爛秧問題,他提出了改水育秧為半旱育秧,根據地區氣候特點與品種特性安排適宜播種期,掌握天氣變化規律中“冷尾暖頭”時機落谷,以及加強水漿管理等成套技術。為保證全苗、預防爛秧、節約種子、培育壯秧做出了貢獻。江蘇省里下河地區歷史上只種一熟早秈,年產量低。楊立炯為挖掘這一地區的光溫生產潛力,同生產部門一起,改一年一熟為一年兩熟,著重研究“稻—麥”“稻—綠肥”水旱輪作和“漚改旱”改良土壤環境等技術,提高了單位面積產量。隨著江都翻水閘等水利工程的建成,這套技術在該地區推廣套用,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951年,江蘇省各地稻螟為害猖獗,損失稻穀達數萬噸,楊立炯與有關專家深入太湖地區農村,研究發現螟災較重與品種的抽穗期和栽培技術有密切關係,只要選用適宜品種與相應的栽培方法,輔之以藥物防治,就能有效地減輕或免除螟蟲為害。這一套做法後來被概括為“栽培治螟”。
與勞模結合,總結水稻高產經驗
  楊立炯在堅持專業人員與農民相結合,建立農村基點開展科學研究,在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為生產力、促進農業生產發展方面,做出了寶貴貢獻。
  1958年,全國農業豐產模範陳永康在蘇州“全國水稻豐產科學技術交流會”上提出了單季晚稻高產的“三黃三黑”經驗,引起了到會專家的關注和興趣。當年秋天,陳永康被調到中國農業科學院江蘇分院從事水稻豐產栽培研究。楊立炯受命與陳永康、崔繼林、湯玉庚等組成有栽培、生理、土肥、氣象、植病及農業物理等學科參加的協作組,開展以水稻豐產為總目標的綜合性研究。在此三年期間,楊立炯除主持這項協作研究的日常工作外,還堅持參加栽培專業組的研究活動,並跟隨陳永康學習田間操作技術。協作組認為,陳永康的看苗診斷技術是在“瞻前顧後看當時”的全面考慮下以爭取一定的健康長相為目標,以葉色作為衡量長勢、預估長相的敏感信號,進行綜合的健康診斷。他們闡明了葉色“黑”、“黃”交替變化的內在實質和生物學機理,並在論證陳永康這一套高產技術的科學依據的基礎上,制定了各個生育期協調生長的診斷指標。隨後由楊立炯主筆撰寫了一系列論文。其中《晚粳高產看苗診斷和栽培技術》一文,1964年在北京科學討論會上宣讀後引起了各國與會專家的極大興趣。協作組的其他專家也從不同的專業角度分別發表了一批論文,論證了陳永康水稻高產經驗的科學內涵,使人們對陳永康高產經驗的認識,大大升華了一步。
  為了使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1962—1965年,楊立炯和陳永康以及協作組成員,先後在國營練湖農場,蘇州地區吳縣長橋、望亭等地,建立陳永康水稻高產技術“樣板點”,種植示範田,把科研成果送到農村,並且在樣板點上舉辦耕讀班,培養了一大批來自省內外的基層技術骨幹,把這一套科學技術傳向四面八方。據不完全統計,僅在蘇州地區,從1961—1969年,全區580萬畝水稻,由於套用這一套陳永康高產栽培技術,畝產量由原來的250公斤左右,猛增到450公斤上下。據蘇、浙、滬、皖、湘、鄂等省市不完全統計,套用或部分套用該項技術的稻田累計約1.5億畝,增產約332億公斤。
  研究所採取科技人員與勞模相結合,多學種、多部門綜合研究,實驗室、試驗示範田、與大面積生產相結合,在農村建立樣板點,以點帶面,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以及通過樣板田培養基層技術骨幹等一系列舉措是一項創新。同時,這項研究也豐富了水稻栽培學的內容。
  此項研究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楊立炯作為該研究的主持者、組織者與參加者,為此獻出了大量精力和智慧。
技術援外,增進友誼與發展生產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楊立炯曾先後三次參加技術援外工作,為增進與各國人民的友誼,促進受援國農業生產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1956年5月至1957年5月,他參加農業部組織的農業專家組,對越南進行農藝、牧醫、植保的技術援助。在越南期間,他和技術援外的同志們翻山越嶺考察了太平省、河南省及傣、苗族自治區的農業環境、土質、水利、品種、生產技術、災害狀況,走訪了許多農戶,了解影響產量的障礙,分析增產潛力,針對當地情況,提出了增加複種,充分利用溫光和土地資源等技術建議,並且在一些互助組、作業組進行了水稻培育壯秧、合理密植等試驗示範,取得了良好成效。隨後在河內舉辦了稻作技術幹部訓練班,系統講授水稻高產技術。楊立炯與援越小組其他人員向越方介紹了建立農業技術推廣站的經驗,為越南援建了示範性的農業試驗場和技術推廣站。1957年5月工作結束時,受到胡志明主席的接見,並且獲得了胡志明主席頒發的獎章和獎狀。
  1957年7月楊立炯被派往羅馬尼亞進行水稻生產技術援助,歷時6個月。在羅工作期間,他任專家組組長,考察了9個國營農場、3個集體農莊。羅馬尼亞的國營農場和集體農莊(羅馬尼亞的國營農場和集體農莊)面積大、機械化水平較高,但灌溉系統不完善,存在出苗不齊,雜草、病害多,結實率低等問題(專家組針對各個農場、集體農莊的不同情況),分別提出改善、健全排灌系統,提高糧地質量,改進肥水管理,採用栽培與藥劑防治相結合的方法減輕稻瘟病危害等建議,受到了當地的重視。
  1960年11月至1961年4月,楊立炯作為派往幾內亞的農業、水利專家組成員,對我國援建的幾內亞茶場及水利建設項目進行先期考察。他收集大量數據,提出書面報告,為此後建場的選址與建設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1957年11月至1958年1月,他參加了由王震部長率領的由25人組成的中國訪日農業代表團。代表團從南到北考察了日本鹿兒島至北海道的主要農業大學、農業試驗場,訪問了農業協同組合和農戶。這次訪問不僅交流了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情誼,還帶回58個水稻品種和塑膠薄膜育秧技術。這些水稻品種後來按生育期長短統一編號為“農墾1號”至“農墾58”。其中“農墾58”、“農墾57”、“農墾44”及“農墾46”等中粳、晚粳,以其高產優質曾在華東、華中地區生產中大面積套用,其中“農墾57”、“農墾58”種植地域最廣,套用面積最大,直至80年代後期在江蘇、湖南的部分地區仍有種植。我國最早發現的光敏感核不育材料就是從“農墾58”中突變而來的。1980年9月至10月,楊立炯參加中國科學院組織的赴日農業技術綜合考察團,再度訪日,這一次他擔任副團長。在20多天中,參觀考察了日本的農業技術研究所、東京大學農學部,一些縣的農業試驗場、農業機械公司、農業檢定研究機構和經營規模大、使用大型機械的現代化新農村的視窗——八郎瀉。這次考察,重點了解了日本農業現代化綜合發展的經驗和問題,為我國的農業現代化收集了有關農技普及、服務體系和擴大作業經營規模,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目標、方向、途徑與大量資料,撰寫了《考察日本農業,吸取經驗教訓》一文由江蘇省農學會印發。
探索太湖地區農業現代化
  70年代末到80年代前期,楊立炯主要從事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研究。他主持“江蘇太湖地區農業現代化綜合科學實驗基地”的國家重點攻關課題,籌建了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現代化研究所,並擔任所長。在此期間,他還在省科委組織領導下,擔任“江蘇省水稻連片高產技術開發研究”領導小組的組長。該項工作是按照不同生態農區分設24個百畝高產試驗片,研究當家品種的高產、低耗、增益的技術體系,以點帶面推動大面積增產。三年累計試驗示範面積6744.5畝,平均畝產547.2公斤,比對照大田增產19.57%,成本降低7.85%,每畝純收入增長35.96%。三年累計擴大推廣面積達1598.8萬畝,增產稻穀10億公斤以上。初步明確了太湖地區幾個當家品種因種栽培的技術規範,並對不同生態條件下高產形成規律的認識有了新的啟迪。這次集體開發研究獲省1985年技術改進二等獎。
  關於我國農業現代化問題,楊立炯和他的同事們強調,應該根據國情和地區特點,確定目標,探索實現的途徑和方法,不能照搬國外的做法。他組織30多位科技人員深入太湖地區進行調查研究,聽取各方面的意見,隨後在江蘇省農科院有關領導的指引下,提出農業資源區劃、土地規劃及農田建設、農業機械化、農牧漁蠶果等生產技術體系,良種繁育推廣體系,以及環保能源、社隊工業化、農業經濟等8個方面25個小課題,作為那時新籌建的農業現代化研究所的研究任務,並建立了無錫、吳縣兩個基地縣,越溪、東亭兩個綜合科學實驗基點(如漁、禽、蠶、果四個多種經營的現代化生產基點),形成一個研究網路。該所組織了有省、市、縣科研、生產、行政部門和院校等20余個單位、200名科技人員參加的協作研究,探討以太湖地區為典型的經濟發達區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目標、條件、途徑與措施。這樣有計畫地組織協作、探索在我國南方發展農業現代化的道路,在國內還是第一次。
  70年代末,太湖地區主要推行“雙三熟”制,不僅農事季節緊張,而且勞動強度很大。農民迫切盼望改變幾千年來“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狀況,要求逐步實現生產機械化以減輕勞動強度,提高作業效率。在楊立炯倡導下,農技、農機人員開展了協作研究,以1000畝的大隊(村)為典型單位,對各種農機具進行選型、配套研究,結合其它內容探討如何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機具利用率。經過幾年努力,收到了預期的成效。楊立炯認為,栽培科學是一門綜合的科學,不能只是就栽培而研究栽培,只有和農機、耕作、土肥、氣象、生態、農經等專業結合起來進行綜合研究,才有生命力。他在《開創作物栽培新局面》一文中提到“要樹立作物栽培是農業大系統中的子系統的觀點”,並力求做到區域化、標準化、規範化。他認為:現代化農業生產,光籠統地提出“宜農則農、宜林則林、農林牧相結合”的口號是不夠的,必須提出既有定性又有定量分析的適合當地的最最佳化方案,才能科學地指揮生產。因此,在開展該研究所的上述課題研究時,都力主有關學科互相配合,從不同的角度來探索作物高產規律。在研究方法上,他主張綜合研究不等於捨棄單項研究。他認為,前者是朝整體化發展,而後者是向微觀世界深入,二者相輔相成。在課題研究上,他堅持“軟”課題和“硬”課題相結合,比例要恰當。既要有向各級領導提供農業發展戰略、發展趨勢預測的“軟體”,避免政策、策略上的失誤;又要有能夠直接產生社會經濟效益的“硬體”。
  江蘇太湖地區素以精耕細作聞名,但耕地銳減,人口驟增,鄉鎮企業興起,帶來了能源短缺、農業勞動力轉移、環境污染等嚴重問題。楊立炯認為,今後太湖地區不可能象過去那樣實行勞動、資源密集型的農業,而應當為技術密集型所取代。他要求科技人員重點研究在人均不到1畝的耕地上,創造出最能挖掘土地資源潛力、承擔人口負載大、實現持續高產的農業生產力。這就是符合我國國情的農業現代化。他長年蹲點、跑面,既要照顧所內,又要考慮所外;既要組織課題的實施,又要與協作單位通力合作。他從掌握研究方向到工作進展;從成果的形成到推廣套用,甚至連研究報告都要逐字逐句地修改。可以說,太湖地區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和農業現代化研究所取得的各項成就,無不傾注了楊立炯的心血。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現代化所在楊立炯的悉心指導下,逐步成長壯大,先後完成了90多項研究課題,獲20多項獎勵,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部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以及省、市科技進步獎5項。僅“六五”期間科研成果的推廣套用所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合計就達6.3億元。它作為適應我國南方經濟發達地區開展農業現代化綜合研究的實體,與國際上近十個國家建立了協作關係,組織過有國內外專家學者參加的數十項學術交流。1989年10月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現代化研究所舉行建所10周年的慶祝活動。人們沒有忘記曾經為這個所立下了汗馬功勞現己退休的老所長,特意將他請來,坐上主席台的首位,向他祝賀和匯報。楊立炯在講話中指出:“我國實現農業現代化,還需要一段時間,還需要在座的你們付出艱苦的努力。”楊老的話語重心長。願後者繼往開來,努力拚搏,為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做出新的貢獻。
  楊立炯1992年7月6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終年80歲。
楊立炯先生簡歷
  1912年11月11日 生於江蘇省溧水縣。
  1933—1937年 在中央大學農學院農藝系學習。
  1937—1949年 任中央農業實驗所全國稻麥改進所技佐、技士、薦任技士。
  1949—1966年 任華東農業科學研究所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江蘇分院技術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
  1972—1976年 在江蘇省農業局工作。
  1976—1978年 任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長。
  1979—1985年 任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現代化研究所所長。
  1985—1987年 任江蘇省農業科學高級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主任。
  1987年 退休.歷任中國科協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工程學會顧問,中國作物學會栽培研究委員會顧問。
  1992年7月6日 在南京病逝,終年80歲。
楊立炯先生主要論著
  1 楊立炯.四川省農家稻種檢定調查報告.四川省農業改進所,農林叢刊,1942,第16、33號.
  2 楊立炯.成都平原之稻作.農林部四川省推廣繁殖站叢刊,第1號,1942,(1):1—37.
  3 楊立炯.四川省兩季谷的試驗研究與示範推廣.四川省農業改進所專利,1943,(3):1—70.
  4 楊立炯.菸田蔴田水稻栽培及品種適應的研究.中央農業實驗所,農報,1944,(31—36):369—382.
  5 楊立炯.稻的胚胎髮育與受精研究.中華農學會報,1946,(185):15.
  6 楊立炯.稻的人工誘變研究.中國稻作,1949,(8):86—87.
  7 楊立炯.復粒稻花器觀察與胚胎髮育研究.中國稻作,1949,(8):87—88.
  8 楊立炯.如何掌握螟蟲活動與水稻生育規律減免螟害.華東農業科學研究所工作通訊,1951,2(5—6).
  9 楊立炯,黃祥熙,張家岐.水稻合宜密植的生物學基礎及其套用原則.作物學報,1962,1(4):367—386.
  10 楊立炯,高亮之.水稻群體發展的規律與控制.作物群體問題論文集,1962.
  11 楊立炯,王嘉訓,黃祥熙,陳永康晚稻“三黃三黑”高產技術分析.作物學報,1964,3(2):113—136.
  12 陳永康,楊立炯,崔繼林.晚稻高產的看苗診斷和栽培措施的研究.科學通報,1964,(12):1037—1050.
  13 楊立炯,湯玉庚,陳永康.水稻高產經驗的研究總結示範推廣.中國農業科學,1964(5):1—8.
  14 楊立炯,夏友龍主編.江蘇省水稻生產技術新發展.南京:江蘇科技出版社,1979.
  15 楊立炯.作物栽培科研工作的基本任務.農牧情報研究,1981,(14):10—12.
  16 楊立炯.開創作物栽培新局面淺論.江蘇農業科學,1984,(8):911.
  17 楊立炯,崔繼林,湯玉庚主編.江蘇稻作科學.南京:江蘇科技出版社,1989.

7月6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