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彭真在京郊調研
1961年4月17日
鄧小平和彭真在一起
1961年4月17日,當時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鄧小平和北京市委書記彭真,分別來到北京郊區的順義縣和懷柔縣,開始了對京郊農村的調查工作。
1958年以來的“大躍進”運動,在農村颳起了“共產風”,大辦“公共食堂”,平均主義泛濫,這是造成三年困難的重要原因之一。為了糾正大躍進的失誤,調控農業政策,1961年3月中旬,黨中央在廣州召開會議,制定《農業六十條》。在毛澤東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號召下,鄧小平和彭真帶著廣州會議的精神,率領五個調查小組來到京郊農村,聽取民眾意見,了解情況。
在調查中,鄧小平和彭真都發現,民眾對公共食堂很不滿意。了解實際情況以後,鄧小平說,吃不吃食堂都自願,兩個自願;吃不吃食堂都好,兩個都好;吃不吃食堂都給方便,兩個方便。
在供給制問題上,鄧小平和彭真對農村實行的供給制和工資制三七開,提出了意見。彭真說,要制止瞎指揮,要破除迷信,打消顧慮,冷靜地看一看,為什麼行不通一定要捆著自己的腦袋?了解到民眾對供給制的不滿後,鄧小平表態說:三七開供給制不能搞了。補助五保戶、困難戶。基本制度是按勞分配,三包一獎,評工記分,徹底改掉死分死記。只要按勞分配,方法可以多種多樣。
在懷柔舉行的座談會上,彭真談到了農村調查的指導思想。他說,現在調查就是為了解放生產力,最根本的是解放勞動力。要使農民像經營自留地那種勁頭來搞集體經濟,把農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這次調研後,鄧小平和彭真寫信給毛澤東,匯報了調查情況。與此同時,中央和地方的其他調查組也提出了類似的意見。在一大批來自實踐、有說服力的調查報告面前,黨中央統一了認識,以後《農業六十條》修正草案上規定,在生產隊辦不辦食堂,完全由社員討論決定,並取消了供給制。
1961年鄧小平和彭真同志在京郊農村的調查,對黨中央修改《農業六十條》,糾正“左”的錯誤,對京郊農村落實中央一系列方針政策,加快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