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烏雲籠罩著歐洲
1935年3月31日
希特勒描繪《凡爾賽條約》,在梅林舉行盛大閱兵展覽
1935年3月31日, 歐洲的局勢變得更加複雜動盪了。30日,俄英雙方官員舉行了會議,使這個多事的月份達到了高潮。
3月l日, 德國總理阿道夫-希特勒在薩爾受到最熱烈的歡迎,那一天是薩爾從法國移交給德國的日子。人們在歡迎儀式上希望這塊領土的移交將有助於緩和歐洲日益增長的緊張局面。然而,那天薩爾布呂肯一點兒也不平靜,當元首稱興高采烈的慶祝者為“我的薩爾人”時,他們高興得欣喜若狂。
3天之後,英國宣布了一條新的加強防務的政策。一份由首相拉姆齊-麥克唐納簽署的白皮書說,由於德國具有“侵略意識”和“整個世界……武裝力量日益增強”,英國的防禦需要加強。
16日,當第三帝國宣布將重建軍隊徵兵制時,英國又增長了對德國的憂慮。這一行動違反了《凡爾賽條約》的軍事條款部分。然而德國報紙對此用《凡爾賽條約結束了,德國重獲自由》為標題公布這條恢復徵兵制的法令說,“只有通過重建德國軍隊,德國人民才能在槍炮林立的歐洲保衛自己。”像人們所預料的那樣,反響是多種多樣的,大多數的大國都感到惴惴不安。法國感到泄氣但並不感意外, 英國感到憤怒但願意派外長約翰-西蒙到柏林進行談判;而表面緘默的日本對德國軍國主義的復活感到高興。
一周之後,墨索里尼步其後塵擴充徵兵,將1911年的畢業學生包括在內, 到下月這個時候,義大利將有100萬武裝士兵可供作戰。許多歐洲人對黑索里尼的動機還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