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葉向高綸扉奏草原文
三朝元老贊黃扉,禮貌猶存策畫違。
持正已憐成末弩,鋤奸終是昧先幾。
行危言遜時無奈,不佞而賢責有歸。
獨恨昏庸是天啟,坐令宗社式淪微。
詩詞問答
問:題葉向高綸扉奏草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葉向高綸扉奏草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葉向高綸扉奏草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微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三十一
2. 向高為當時正人頗負重望及再入內閣值逆閹結黨弄權時事日非竟不能有所彈劾惟事委曲調停乞休之疏六十餘上終亦得請刓方為圓不能免責賢之備雲
參考注釋
三朝元老
(1) 原指先後受三世皇帝重用的大官;後用來諷刺在幾個王朝當官的人
(2) 在某個政府部門任職很久,已經經歷了幾個領導的人,也比喻在一個部門工作時間長、資格老的人
黃扉
(1).古代丞相、三公、給事中等高官辦事的地方,以黃色塗門上,故稱。《南史·梁武陵王紀傳》:“ 武帝 諸子罕登公位,唯 紀 以功業顯著,先啟黃扉。” 唐 唐彥謙 《賀李昌時禁苑新命》詩:“黃扉議政參元化,紫殿稱觴拂壽星。” 明 楊珽 《龍膏記·開閣》:“黃扉霞彩,平泉波影,緑樹陰濃掩映。”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設朝》:“舊黃扉,新丞相,喜一旦趾高氣揚,廿四考中書模樣。”
(2).指丞相、三公、給事中等官位。《舊唐書·郭承嘏傳》:“ 文宗 謂宰臣曰:‘ 承嘏 久在黃扉,欲優其祿俸,暫令廉問近關。而諫列拜章,惜其稱職,甚美事也。’乃復為給事中。” 宋 黃朝英 《靖康緗素雜記》卷一:“給事舍人曰黃扉。” 元 蔣子正 《山房隨筆》:“乙亥糾義兵勤王,終以罔功,患難倚之為重。雖名為相,黃扉之貴,萬鍾之奉,無有也。” 明 無名氏 《贈書記·恃權抄沒》:“袞衣玉帶位黃扉,執掌朝綱恁敢欺。”
(3).指宮門。 唐 陳子昂 《唐故循州司馬申國公高君墓志銘》:“含章丹穴,籍寵黃扉。” 唐 王維 《工部楊尚書夫人墓志銘》:“朝含香兮禮闈,夕青瑣兮黃扉。” 趙殿成 箋註:“黃扉猶黃闥,禁門也。”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本朝 漢 臣入相,或迴翔部寺,或敭歷省臺,及身侍黃扉,大抵皤髮耆碩矣。”
禮貌
(1).以莊肅和順之儀容表示敬意;尊敬。《孟子·告子下》:“禮貌未衰,言弗行也,則去之。” 趙岐 註:“禮者,接之以禮也;貌者,顏色和順,有樂賢之容。禮衰,不敬也;貌衰,不悅也。”《孟子·離婁下》:“ 公都子 曰:‘ 匡章 ,通國皆稱不孝焉,夫子與之游,又從而禮貌之,敢問何也?’” 趙岐 註:“又禮之以顏色喜悅之貌也。”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五:“公曰:‘凡待人無貴賤賢愚,禮貌當如一。’” 清 李漁 《蜃中樓·寄書》:“寄信之人,乃 唐 朝侍御史。你須要禮貌他,不可妄自尊大。”
(2).今指以言語、行動所表現的恭敬謙虛。如:禮貌待客是商業服務人員起碼的職業道德。
策畫
亦作“ 策劃 ”。謀劃;計謀。《後漢書·隗囂傳》:“夫智者覩危思變,賢者泥而不滓,是以功名終申,策畫復得。” 唐 元稹 《奉和權相公行次臨闕驛》:“將軍遙策畫,師氏密訏謨。” 宋 司馬光 《乞去新法之病民傷國者疏》:“人之常情,誰不愛富貴而畏刑禍,於是搢紳大夫望風承流,競獻策畫,務為奇巧,捨是取非,興害除利。名為愛民,其實病民;名為益國,其實傷國。” 清 魏源 《再上陸制府論下河水利書》:“前此種種策畫,皆題目過大,曠日無成,均可束之高閣。” 宋慶齡 《為新中國而奮鬥·兩個“十月”》:“那時候, 孫中山 也正在想望著、策劃著名 中國 的自由。” 張明生 《“炭古佬”當縣長》:“我有意談起教育局長和商會會長,在談話中我了解到老百姓對這兩個人都是敢怒不敢言,縣農會就是這兩個傢伙親自策劃搞垮的。”
持正
(1).持守公正。《史記·東越列傳》:“ 繇王 不能矯其眾持正。” 李大釗 《“五一”MayDay運動史》四:“檢察官要求死刑,但陪審官很公平持正,判決 魯非優 無罪。”
(2).操守正派。 唐 獨孤及 《代書寄上李廣州》詩:“推誠魚鱉信,持正魑魅怛。”《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久欲與相公納一側室,一來為相公持正,不好妄言;一來未得其人,姑且隱忍。”
末弩
“強弩之末”的省語。 明 胡應麟 《詩藪·元》:“ 趙承旨 首倡 元 音……然體裁端雅,音節和平,自是勝國濫觴,非 宋 人末弩也。”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一》:“《國語》, 左氏 末弩乎?”參見“ 強弩之末 ”。
鋤奸
剷除奸臣、奸細
鋤奸務盡
先幾
預先洞知細微。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神仙·仙姑避跡》:“ 何廷玉 、 羅萬象 等數十輩,皆以失旨伏誅,仙姑明哲先幾,即謂之仙亦可。” 明 屠隆 《綵毫記·拜官供奉》:“念隱憂漆室效葵傾,鑒先幾曲突徙薪情。”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誅妖檄文》:“速著先幾之識,勿貽後至之誅。”
行危
(1).行為正直。語出《論語·憲問》:“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亢倉子·賢道》:“有識之士,行危而色不可踈,言遜而理不可拔。”
(2).做危險的事。《史記·穰侯列傳》:“願君熟慮之而無行危。”《史記·刺客列傳》:“夫行危欲求安,造禍而求福,計淺而怨深,連結一人之後交,不顧國家之大害,此所謂‘資怨而助禍’矣。”
無奈
(1) 沒有別的辦法
無奈反對意見太多,只得取消會議
(2) 表示“惋惜”的轉折
不佞
(1).無口才。《論語·公冶長》:“ 雍 也,仁而不佞。” 邢昺 疏:“佞,口才也。”
(2).謙辭,猶言不才。《左傳·僖公十五年》:“寡人不佞,能合其眾而不能離也。” 宋 葉適 《上西府書》:“某不佞,自以為無三者之患而獨有憂世之心。” 清 戴名世 《疑解》:“僕不佞,適有類於北宮子。”
(3).用作謙稱。《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不佞不能與二三子同心,而以為皆有罪。” 明 高攀龍 《講義·小引》:“不佞幸從諸先生後,不能無請益之言。” 魯迅 《書信集·致章廷謙》:“該堂將我住址寫下,而至今不將書目寄來,可見嘴之不實,因此不佞對之頗有惡感。”
責有
追求實有的形態。《文選·陸機<文賦>》:“課虛無以責有,叩寂寞而求音。” 李周翰 註:“責,求也。文章率自虛無之中以求其象。”
昏庸
昏頭昏腦,毫無才幹(這么一個昏庸的傢伙)
天啟
明熹宗朱由校的年號(公元1621—1627年)
天啟壬戌秋日。—— 明· 魏學洢《核舟記》
坐令
猶言致使;空使。 唐 韓愈 《贈唐衢》詩:“胡不上書自薦達,坐令四海如 虞 唐 ?” 明 劉基 《結交行》:“寧知嫌隙翻掌成,坐令衽席生戈兵!” 丘逢甲 《汕頭海關歌》:“坐令洋貨日報關,萬巧千奇無不備。”
宗社
宗廟和社稷,泛指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