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論交逮蓬蓽,此道久寥邈。
君侯廊廟人,顧我何數數。
夜光忽暗投,按劍驚卓犖。
詩詞問答
問:《次韻孫海見贈(用子美詩蘇侯得數過,歡喜每傾倒)·其四》的作者是誰?答:蘇過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蘇過的名句有哪些?答:蘇過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覺韻
2. 用子美詩蘇侯得數過,歡喜每傾倒
參考注釋
論交
(1).爭論與交談。 唐 李頎 《行路難》詩:“秋風落葉閉重門,昨日論交竟誰是。”
(2).結交;交朋友。 唐 高適 《送前衛縣李寀少府》詩:“怨別自驚千里外,論交卻憶十年時。” 宋 陳師道 《贈魯直》詩:“相逢不用蚤,論交宜晚歲。” 清 龔自珍 《哭鄭八丈》詩:“論交三世久,問字兩兒趨。” 張昭漢 《癸丑暮秋偕璧子漫遊長江歌以紀事》:“古人論交恩義重,徙倚琴臺有餘痛。”
蓬蓽
窮人家住的房子
士安好逸,棲心蓬蓽。——《晉書·皇甫謐傳贊》
寥邈
(1).高遠;遙遠。 唐 吳筠 《遊仙》詩:“高真誠寥邈,道合不我遺。孰謂 姑射 遠,神人可同嬉。”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徐凝》:“忽自星沉,千載寥邈,後之學者,往往繼踵芳塵,文華偉傑,義逼雲天。”
(2).稀少。 明 宋濂 《贈李子貞序》:“昔天下盛時,文學行義之士,多出於 江 淮 以北,今豈異於昔哉,何其寥邈而未之見也?” 清 羅有高 《鄧先生墓表》:“近百年來,高風寥邈矣,而先生獨奮發於陳編蠧簡之中,成之以勇邁不回之氣,佐之以堅苦廉毅之操。”
君侯
(1). 秦 漢 時稱列侯而為丞相者。《戰國策·秦策五》:“少庶子 甘羅 曰:‘君侯何不快甚也?’”此君侯指 呂不韋 , 不韋 封 文信侯 ,為 秦 相。《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廷尉責曰:‘君侯欲反邪?’”
(2). 漢 以後,用為對達官貴人的敬稱。 三國 魏 曹丕 《與鍾大理書》:“近日 南陽 宗惠叔 ,稱君侯昔有美玦,聞之驚喜。” 唐 李白 《與韓荊州書》:“所以龍盤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於君侯。” 宋 姜夔 《鷓鴣天》詞:“曾共君侯歷聘來,去年今日踏莓苔。”《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多感君侯惓惓垂問,某有心事,今不敢隱。”按,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君侯》:“ 衛宏 《漢官舊儀》:列侯為丞相相國者號君侯。”又云:“丞相之刺史及侍御史皆稱卿,不得言君。蓋其時丞相稱君,而以列侯為之,故兼稱君侯也。按:丞相稱君,本沿 戰國 之制: 田文 相 齊 封 孟嘗君 , 蘇秦 相 趙 封 武安君 是也。至如 謝萬 謂 王述 曰‘人言君侯痴,君侯信自痴’, 李白 與 韓荊州 書,亦曰君侯,此則非列侯為相者。蓋自 漢 以來,君侯為貴重之稱,故口語相沿,凡稱達官貴人皆為君侯耳。”
廊廟
指朝廷
夫謀之廊廟,失之中原,其可乎?——《國語·越語下》
廊廟之寶,棄於溝渠。——《後漢書·孟嘗傳》
廊廟無才天下求
數數
(1).猶汲汲。迫切貌。《莊子·逍遙遊》:“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 陸德明 釋文:“ 司馬 云:‘猶汲汲也。’ 崔 云:‘迫促意也。’”
(2).屢次;常常。《漢書·李陵傳》:“ 立政 等見 陵 ,未得私語,即目視 陵 ,而數數自循其刀環,握其足,陰諭之,言可還歸 漢 也。” 唐 白居易 《醉後走筆酬劉五主簿長句之贈》詩:“ 張賈 弟兄同里巷,乘閒數數來相訪。” 葉聖陶 《窮愁》:“然非數數遘也,故及午而餅猶未盡。”
夜光
(1).月亮。《楚辭·天問》:“夜光何德,死則又育?” 王逸 註:“夜光,月也。” 三國 魏 曹植 《芙蓉賦》:“其始榮也,皦若夜光尋 扶桑 ;其揚暉也,晃若九陽出 暘谷 。” 晉 王嘉 《拾遺記·炎帝神農》:“築圓邱以視朝日,飾瑤階以揖夜光。”
(2).星月之光。 唐 張喬 《再題敬亭清越上人山房》詩:“石窗清吹入,河漢夜光流。” 唐 寒山 《詩》之二八一:“白雲朝影靜,明月夜光浮。”
(3).螢火蟲的別稱。 晉 潘岳 《螢火賦》:“翔太陰之玄昧,抱夜光以清游。”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碧碧》:“俾子蛻蜣丸而化為蠽蝒,化腐草而為夜光。”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三·螢火》。
(4).珠名。 晉 葛洪 《抱朴子·祛惑》:“凡探明珠,不於 合浦 之淵,不得驪龍之夜光也;採美玉,不於 荊山 之岫,不得連城之尺璧也。”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 南海 有明珠,即鯨魚目瞳,鯨死而目皆無精,夜可以鑒,謂之夜光。” 唐 盧照鄰 《五悲》:“何異夫操太阿以烹小鮮,飛夜光而彈伏翼。” 清 黃鷟來 《贈陳省齋》詩之五:“魚目混夜光,流俗難與伍。”
(5).冠名。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四》:“九星、靈芝、夜光, 上元夫人 冠也。”
暗投
猶明珠暗投。 唐 宋之問 《和姚給事寓直之作》:“暗投空欲報,下調不成章。” 明 王世貞 《贈茅生》詩:“暗投多失色,《孤憤》少知音。依舊 豐城 劍,空懸 燕市 金。”
按劍
以手撫劍。預示擊劍之勢。《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臣聞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於道路,人無不按劍相眄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 唐 李白 《古風》之五六:“獻君君按劍,懷寶空長吁。” 清 戴名世 《<闕里紀言>序》:“吾儒之徒皆為之固其壁壘,樹其旗幟,相與裂眥大呼,按劍操刃於先生,以快彼之心而後已。” 柳亞子 《<二十世紀大舞台>發刊詞》:“然而,明珠投暗,遭按劍之叱,陳鐘鼓於 魯 庭,爰居弗享也。”
卓犖
(1) 卓越,突出
卓犖諸夏,兼其所有。——班固《兩都賦》
博聞強記,奇異卓犖。——《三國志·陳矯傳》
(2) 也作“卓躒”
淑質貞亮,英才卓躒。——孔融《薦彌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