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蹕原文
停蹕齊爾伯庫嶺,野甸霜華如玉艷。
須臾東壁吐陽烏,滄滄涼涼寒始瞰。
待圍武帳憩僕從,聚眾晨餐觀健啖。
椎牛大享固無藉,廚人齊和聊親勘。
鹽梅指示頗得宜,舊藩新部胥教饜。
射生炙肥成往事,爾年弗為斯補欠。
聯情示惠有權宜,欲普沾無向隅憾。
饑寒戚而飽暖怡,因之率可人情驗。
然茲小試實則易,艱哉安得寰宇萬民同此被優贍。
詩詞問答
問:停蹕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停蹕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四部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十六
2. 自行營度嶺甫七里即停蹕傳膳因賜扈從近臣及隨圍蒙古王公併入覲之土爾扈特等朝餐以羹膾雜烹作飯饔人調味親為指授劑和俾皆饜飫
參考注釋
野甸
郊外;曠野。 明 李東陽 《送蕭履庵之鎮寧》詩之一:“暫喜山川經野甸,若為風雨住江城。”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五:“咱們這荒草野甸的窮棒子屯子,還能有啥好吃的?”
霜華
見“ 霜花 ”。
玉艷
謂像玉一樣的華美艷麗。多以形容文辭、花卉、體態等的美艷。 晉 陸雲 《答大將軍祭酒顧令文》:“惠音聿來,瓊華玉艷。” 唐 李商隱 《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詩:“更深欲訴蛾眉斂,衣薄臨醒玉艷寒。” 宋 曾鞏 《送吳秀才》詩:“梅花向今獨已寒,玉艷都占春風間。” 明 梅鼎祚 《玉合記·祝髮》:“只圖伊珠還劍合,儘拋他玉艷金輝。”
須臾
(1) 片刻
須臾不可離
(2) 一會兒
須臾,蛇不見了。——《三國演義》
東壁
(1).室東側的牆壁下。《儀禮·士喪禮》:“君反之,復初位,眾主人辟於東壁,南面。”《古詩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2).指東壁上。 唐 李白 《寄上吳王》詩之二:“去時無一物,東壁掛胡牀。”
(3).指東隔壁的房屋。 明 李贄 《南詢錄敘》:“ 趙老 以內翰而為諸生談聖學於東壁,上人以諸生而為諸生講舉業於西序。彼此一間耳,朝夕聲相聞。”
(4).東邊。《水滸傳》第七六回:“東壁一隊人馬,儘是青旗、青甲青袍、青纓青馬。”
(5).星宿名。即壁宿。因在天門之東,故稱。《禮記·月令》:“﹝仲冬之月﹞日在斗,昏東壁中。” 晉 張華 《雜詩》:“東壁正昏中,固陰寒節升。”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正誤·東壁東井南箕北斗》:“二十八宿以四方為名者,唯井、壁、箕、斗四星而已……離宮在南則壁在室東,故稱東壁。”
(6).《晉書·天文志上》:“東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圖書之祕府也。”因以稱皇宮藏書之所。 唐 張說 《恩制賜食於麗正殿書院宴賦得林字》詩:“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 明 高明 《琵琶記·孝婦題真》:“休夸東壁圖書府,賽過西垣翰墨林。”
陽烏
(1).神話傳說中在太陽里的三足烏。《文選·左思〈蜀都賦〉》:“ 羲和 假道於峻歧,陽烏迴翼乎高標。” 李善 註:“《春秋元命包》曰:‘陽成於三,故日中有三足烏,烏者,陽精。’” 南朝 陳 徐陵 《丹陽上庸路碑》:“陽烏馭日,寧懼武賁之弓;飛雨彌天,無待期門之蓋。” 唐 李白 《上雲樂》:“陽烏未出谷,顧兔半藏身。”因用以借指太陽。《藝文類聚》卷七六引 南朝 梁元帝 《郢州晉安寺碑銘》:“落霞將暮,鮮雲夕布,峯下陽烏,林生陰兔。”
(2).指天色。 唐 高彥休 《唐闕史·崔碣》:“﹝ 楊生 ﹞即又勉之曰:‘陽烏已晚,幸擇良辰。’”
(3).鳥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禽一·陽烏》﹝集解﹞引 陳藏器 曰:“陽烏出 建州 。似鸛而殊小,身黑,頸長而白。”
滄滄涼涼
滄涼。《列子·湯問》:“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 清 龔自珍 《尊隱》:“夫日胎於 溟涬 ,浴於東海,徘徊於華林,軒轅於高閎,照曜人之新沐濯,滄滄涼涼。不炎其光,吸引清氣。”
武帳
置有兵器的帷帳。帝王或大臣所用。《漢書·汲黯傳》:“上嘗坐武帳, 黯 前奏事,上不冠,望見 黯 ,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今御武帳,置兵闌五兵於帳中也。” 王先謙 補註引 沉欽韓 曰:“帳置五兵,蓋以蘭錡圍四垂,天子御殿之制如此。有災變,避正殿寢兵,則不坐武帳也。”一說,織有武士像的帷帳。《漢書·霍光傳》:“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帳中。”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 曹彬 ﹞性仁恕,清慎無撓,強記善談論,清白如寒儒,宅帑無十日之畜;至坐武帳,止衣弋綈紵袍,素胡床而已。” 王闓運 《哀江南賦》:“天子宵衣罷食,將軍武帳開筵。”
僕從
(1)
(2) 舊指跟隨在身旁的僕人
大人物的武裝僕從不得不尋找獨立的生活來源
(3) 從屬於外界影響的東西
它們並不能成為同盟者而只不過是僕從
(4) 幫助管家、上菜、照看門戶、搬運行李、包裹、幹些跑腿差事的男僕
聚眾
聚集民眾;把許多人聚集在一起
聚眾鬧事
晨餐
亦作“ 晨飡 ”。早飯;早晨吃飯。 晉 束晳 《補亡詩六首·南陔》:“馨爾夕膳,絜爾晨飡。” 唐 韋應物 《送張侍御秘書江左覲省》詩:“晨餐亦可薦,名利慾何如?” 唐 姚合 《寄默然上人》詩:“晨餐夜復眠,日與月相連。”
健啖
亦作“ 健啗 ”。食慾好;食量大。 宋 陸游 《老景》詩:“疾行逾百步,健啖每三飡。”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二:“晚年, 仲 復喪妻,而生計益落,孑然一身,獨享高壽,而健啗康強。”《金史·崔立傳》:“ 安國 健啖,﹝ 崔立 ﹞日飽之以魚,遂與之謀。” 清 王鳴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九·二萬人食米數》:“據此計算,每人一日食米三升三合有零,今人雖健啖不能食此數。”
椎牛
(1).謂擊殺牛。《韓詩外傳》卷七:“是故椎牛而祭墓,不如雞豚之逮親存也。” 宋 黃庭堅 《明叔知縣和示過家上冢二篇複次韻》:“且當置是事,椎牛會賓親。” 周實 《歲暮雜感》詩:“安能跨鳳尋仙侶,未必椎牛盡將才。”參見“ 槌牛 ”。
(2).見“ 椎牛恨 ”。
大享
合祀先王的祭禮。《書·盤庚上》:“茲予大享於先王,爾祖其從與享之。” 孫星衍 疏:“大享,即《禮記》大饗也。”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 皇祐 二年、 嘉祐 七年秋季大享,皆以 大慶殿 為明堂。”
無藉
不用襯墊。《禮記·曲禮下》:“執玉,其有藉者則裼,無藉者則襲。” 鄭玄 註:“藉,藻也……無藻為質。” 陳澔 集說:“所謂無藉,謂圭璋特達,不加束帛。”
(1).見“ 無籍 ”。
(2).無所顧忌,無賴。《醒世恆言·張孝基陳留認舅》:“﹝那先生﹞只當不知,不去拘管他,所以 過遷 得人(任)意無藉,家中毫不知覺。”
(3).指無賴漢。 明 李日華 《南西廂記·飛虎授首》:“慕少艾而猖狂,逼人閨閫;合無藉以擾攘,亂我王師。”《醒世恆言·杜子春三入長安》:“相交了這般無藉,肯容你在家受用不成?”
廚人
廚師。《戰國策·燕策一》:“與 代王 飲,而陰告廚人曰:‘即酒酣樂,進熱歠,即因反斗擊之。’” 唐 杜甫 《移居 * 山館》詩:“山鬼吹燈滅,廚人語夜闌。”
齊和
(1).使食物的滋味調和適口。 漢 桓寬 《鹽鐵論·通有》:“庖宰烹殺胎卵,煎炙齊和,窮極五味。” 漢 劉向 《新序·雜事四》:“臣請譬之以五味, 管仲 善斷割之, 隰明 善煎熬之, 賓胥無 善齊和之,羹以熟矣,奉而進之,而君不食,誰能彊之?”《禮記·少儀》“凡齊執之以右居之以左” 漢 鄭玄 註:“齊,謂食羹醬飲有齊和者也。” 孔穎達 疏:“凡齊者,謂以鹽梅齊和之法。”
(2).指作料、藥物等的劑量。《淮南子·本經訓》:“煎熬焚炙,調齊和之適,以窮 荊 吳 甘酸之變。”《漢書·藝文志》:“度箴石湯火所施,調百藥齊和之所宜。”
鹽梅
(1).鹽和梅子。鹽味鹹,梅味酸,均為調味所需。亦喻指國家所需的賢才。《書·說命下》:“若作和羹,爾惟鹽梅。” 孔 傳:“鹽鹹梅醋,羹須鹹醋以和之。”《梁書·處士傳·庾詵》:“勒州縣時加敦遣,庶能屈志,方冀鹽梅。” 清 李漁 《玉搔頭·分任》:“急遞鹽梅信,飛傳鼎鼐家。” 郭沫若 《創造十年》十三:“外來稿件不加減一下鹽梅,它是不肯入口的。”
(2).調和;和諧。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聲律》:“聲得鹽梅,響滑榆槿。” 宋 蘇轍 《除馮京彰德軍節度使制》:“和而不同,性有鹽梅之德。”
(3).鹽花梅漿。可用以擦洗銀器。 唐 白居易 《寄兩銀榼與裴侍郎因題兩絕》之二:“慣和麴櫱堪盛否?重用鹽梅試洗看。”自註:“銀匠洗銀,多以鹽花梅漿也。”
(4).白梅的異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一·梅》。
指示
(1) 指明,顯示
璧有瑕,請指示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指示燈
(2) 上對下指導、命令
(3) 上對下指導、命令的內容
得宜
得當,適宜
射生
(1).射獵禽獸。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八:“也不愛放馬走狗,也不愛射生獵獸。” 清 侯方域 《寧南侯傳》:“苦貧,嘗挾弓矢射生。”
(2).指婦女的一種遊戲活動。 唐 王建 《宮詞》:“射生宮女宿紅粧,把得新弓各自張。”《甌北詩話》卷十引 清 查慎行 《銅仁書懷》詩:“超石諸營兒作戲,射生別帳妓成圍。”
(3).射生手。《新唐書·郭子儀傳》:“敕射生五百騎執戟寵衛。” 清 吳偉業 《長安雜詠》:“奉轡射生新宿衛,帶刀行炙舊名王。”
往事
從前的事情
往事歷歷在目
權宜
暫時適宜的措施
權宜之計
無向
亦作“ 無響 ”。沒有聲音,沒有感應。道家所稱寂靜虛無的境界。《莊子·在宥》:“處乎無嚮,行乎無方。”一本作“無響”。 成玄英 疏:“無感之時,心如枯木,寂無影響也。” 晉 張華 《女史箴》:“忽謂幽昧,靈監無象;勿謂玄漠,神聽無響。”
饑寒
飢餓和寒冷,多用於缺吃少穿的困難情況
他在饑寒交迫中死去
飽暖
亦作“ 飽煖 ”。食飽衣暖。 宋 王禹偁 《十月二十日作》詩:“飽暖我不覺,羞見 黃州 民。” 清 顧炎武 《歲暮》詩:“流離三十年,苟且圖飽煖。” 端木蕻良 《科爾沁旗草原》十八:“一看人家飽暖,他就眼紅。”
人情
(1) 人的感情;人之常情
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世說新語·自新》
(2) 情面;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
(3) 恩惠,情誼
做個人情
(4) 贈品、禮品
送人情
忙又引了拜見賈母,將人情土物各種酬獻了。——《紅樓夢》
小試
(1).小加試驗。《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可以小試勒兵乎?” 宋 辛棄疾 《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詞:“一編書是帝王師。小試去征西。”《負曝閒談》第十二回:“ 殷必佑 是沒有見過世面的人,聽了心癢難熬,想出去小試其技。” 吳玉章 《和朱總司令游南泥灣》詩:“事本在人為,經綸權小試。”
(2).舊時太學生、童生應貢舉及學政、府縣之考試。 宋 陳亮 《上孝宗第三書》:“去年一發其狂論於小試之間,滿學之士口語紛然,至騰謗以動朝路,數月而未已。” 明 丘濬 《大學衍義補·清入仕之路》:“《宋史》所謂繆種流傳,今日時文之弊,殆類此也。然此又不但科試為然,而提學憲臣之小試又有甚焉者也。”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譚詩·以人存詩》:“ 鄒 君 春帆 ……工於帖括,屢困小試。”參見“ 小考 ”。
實則
其實;實際上
她嘴上挺厲害,實則有一副菩薩心腸
寰宇
寰球
萬民
眾百姓,人民
外朝以詢萬民。——清· 劉開《問說》
優贍
(1).淵博豐富。《後漢書·蔡邕傳》:“夫夫有逸羣之才,人人有優贍之智。” 南朝 梁簡文帝 《與湘東王論王規令》:“文辨縱橫,才學優贍。”《舊唐書·柳璨傳》:“ 璨 紀 子玄 之失,別為十五卷,號《柳氏釋史》,學者伏其優贍。”
(2).優美而充實。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明初抑南人重北人》:“惟當以器識遠大,學問該博,文章優贍者充之。”
(3).充足,富厚。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序》:“或由年穀豐穰,而忽於蓄積;或由布帛優贍,而輕於施與。” 唐 韓愈 《與袁相公書》:“諸弟皆優贍有餘,而 宗師 妻子常寒露飢餒。” 宋 陸游 《南唐書·皇甫繼勛傳》:“資產優贍,名園甲第,冠於 金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