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薴詞原文
西風肅肅天雨霜,館娃宮深更漏長。
銀台絳蠟何煌煌,笙歌勸酒催華觴。
美人起舞雪滿堂,清歌宛轉飛雕梁。
君王沉醉樂未央,台前月落天蒼蒼。
詩詞問答
問:白薴詞的作者是誰?答:朱妙端
問:白薴詞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朱妙端的名句有哪些?答:朱妙端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陽韻
參考注釋
西風
(1) 從西方吹來的風
溫帶的盛行西風
(2)
(3) 指秋風
(4) 比喻腐朽沒落的力量或氣勢
肅肅
(1).恭敬貌。《詩·大雅·思齊》:“雝雝在宮,肅肅在廟。” 毛 傳:“肅肅,敬也。” 漢 揚雄 《河東賦》:“穆穆肅肅,蹲蹲如也。” 明 方孝孺 《郊祀頌》:“齋於祠宮,盛服儼恪,肅肅於動,慄慄於言,上帝在茲,敢有弗虔。”
(2).嚴正貌。《詩·小雅·黍苗》:“肅肅 謝 功, 召伯 營之。” 鄭玄 箋:“肅肅,嚴正之貌。” 漢 班固 《十八侯銘·御史大夫汾陰侯周昌》:“肅肅御史,以武以文,相 趙 距 呂 ,志安君身。” 唐 盧照鄰 《益州至真觀主黎君碑》:“ 貞觀 之末,有 昭慶 * 師,魁岸堂堂,威儀肅肅。” 清 龔自珍 《題鷺津上人書冊》詩:“氣莊志定欬肅肅,筆沖墨粹神亭亭。”
(3).疾速貌。《詩·召南·小星》:“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毛 傳:“肅肅,疾貌。” 漢 秦嘉 《留郡贈婦》詩之三:“肅肅僕夫征,鏘鏘揚和鈴。” 唐 杜甫 《喜晴》詩:“出廓眺西郊,肅肅春增華。” 趙朴初 《南京訪梅園新村》詩:“晨征肅肅訪 梅園 ,猶有梅花著意妍。”
(4).形容網目細密。《詩·周南·兔罝》:“肅肅兔罝,椓之丁丁。” 馬瑞辰 通釋:“肅肅,蓋縮縮之假借。《通俗文》:‘物不申曰縮。’兔罝本結繩為之,言其結繩之狀,則為縮縮。” 聞一多 《古典新義·詩經新義五》:“肅當讀為縮,縮猶密也……《詩》‘肅肅’,即‘縮縮’、‘數數’,網目細密之貌也。”
(5).陰沉;蕭瑟;清冷。《莊子·田子方》:“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 晉 潘岳 《寡婦賦》:“墓門兮肅肅,脩隴兮峩峩。” 宋 范成大 《寒夜》詩:“肅肅月浸樹,滿庭穠李花。” 清 魏源 《中四明山》詩之二:“肅肅空明氣,時與諸天遇。”
(6).清幽;靜謐。 漢 張衡 《思玄賦》:“出 紫宮 之肅肅兮,集 大微 之閬閬。” 唐 沉佺期 《奉和聖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應制》:“肅肅蓮花界,熒熒貝葉宮。” 宋 蘇軾 《元祐三年端午貼子詞·夫人閣》之二:“肅肅槐庭午,沉沉玉漏稀。”
(7).象聲詞。鳥羽、蟲翅的振動聲。《詩·小雅·鴻雁》:“鴻鴈于飛,肅肅其羽。” 毛 傳:“肅肅,羽聲也。” 南朝 宋 謝惠連 《搗衣》詩:“肅肅莎雞羽,烈烈寒螿啼。” 唐 暢當 《自平陽館赴郡》詩:“溶溶山霧披,肅肅沙鷺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二》:“鳶肅肅展翼,似鶼鶼之鳥,比翼而飛。”
(8).象聲詞。風聲。《後漢書·列女傳·董祀妻》:“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漯水》:“南崖下有風穴,厥大容人,其深不測,而穴中肅肅,常有微風。” 宋 蘇軾 《壽星院寒碧軒》詩:“清風肅肅搖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圍。” 清 孫枝蔚 《烏夜啼》詩:“北風肅肅雁不至,殘燈欲滅還復燃。”
(9).象聲詞。泛指其它聲音。 唐 杜甫 《春遠》詩:“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明 徐禎卿 《雜謠》:“狗觫觫,雞鳴飛上屋,風吹門前草肅肅。” 清 梁廷枏 《夷氛聞記》:“火箭巨彈,自下上者,肅肅過耳畔, 芳 談笑自若。”
天雨
天降雨。 戰國 宋玉 《高唐賦》:“遇天雨之新霽兮,觀百穀之俱集。”《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宋 有富人,天雨牆壞。”
館娃宮
古代 吳 宮名。 春秋 吳王 夫差 為 西施 所造。在今 江蘇省 蘇州市 西南 靈岩山 上, 靈岩寺 即其舊址。 晉 左思 《吳都賦》:“幸乎 館娃之宮 ,張女樂而娛羣臣。” 唐 李白 《西施》詩:“提攜 館娃宮 ,杳渺詎可攀!” 明 唐寅 《江南春·次倪元鎮韻》詞:“古人行處青苔冷, 館娃宮 鎖 西施井 。”
深更
深夜。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丙寅十月十八日,夜大風,深更秉燭書。”《兒女英雄傳》第六回:“斷不料姑娘你就肯這等遠路深更趕來救我這條命。”
銀台
(1).傳說中 王母 所居處。《文選·張衡<思玄賦>》:“聘 王母 於 銀臺 兮,羞玉芝以療飢。”舊註:“ 銀臺 , 王母 所居。” 南朝 梁 江淹 《空青賦》:“ 銀臺 之鳥, 穆王 之馬。” 胡之驥 註:“ 銀臺 , 王母 所居之處。” 明 唐寅 《七夕賦贈織女》詩:“ 銀臺 極夜留魚鑰,珠殿繁更繞鳳旗。”
(2).見“ 銀臺門 ”。
(3).見“ 銀臺司 ”。
(4).銀質或銀色的燭台。 唐 段懷然 《挽湧泉寺僧懷玉》詩:“唯有門前古槐樹,枝低只為掛銀臺。” 五代 劉保乂 《生查子》詞:“深秋更漏長,滴盡銀臺燭。” 明 謝讜 《四喜記·花亭佳偶》:“花簇銀臺巧,花映金樽好。”
絳蠟
(1).紅色的蠟。 唐 白居易 《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五十韻》:“柳眼黃絲纇,花房絳蠟珠。” 宋 蘇舜欽 蘇舜元 《瓦亭聯句》:“朝廷不惜好官爵,絳蠟刻印埋蓬蒿。”
(2).紅燭。 宋 蘇軾 《次韻代留別》:“絳蠟燒殘玉斝飛,離歌唱徹萬行啼。” 明 汪廷訥 《種玉記·尚主》:“金根車去疾於流,望絳蠟輝煌如晝,耳畔里恍惚笙歌揭天奏。” 清 冒襄 《影梅庵憶語》:“燒二尺許絳蠟二三枝。” 郁達夫 《毀家詩紀》之十:“頻燒絳蠟遲宵柝,細煮龍涎涴宿熏。”
煌煌
明亮輝耀貌
明星煌煌
笙歌
(1)
(2) 和笙之歌
(3) 泛指奏樂唱歌;笙歌鼎沸(形容音樂歌舞熱鬧非凡)
勸酒
勸人喝酒
美人
(1)
(2) 美女
一個長著油光發亮的黑頭髮、紅嘴唇、眼睛一點也不怯懦的大膽的美人
(3) 品德高尚的人;賢人
全州的美人和紳士都聚集在那裡
起舞
亦作“ 起儛 ”。1.起身舞蹈。《國語·晉語二》:“ 驪姬 許諾,乃具,使 優施 飲 里克酒 。中飲, 優施 起舞。”《隋書·五行志上》:“ 武帝 講於 重雲殿 ,沙門 誌公 忽然起儛歌樂,須臾悲泣。” 宋 王安石 《後元豐行》:“ 吳 兒踏歌女起舞,但道快樂無所苦。” 蔡東藩 《唐史通俗演義》第十六回:“ 太宗 起舞,諸王等更迭奉觴。”
(2).“聞鷄起舞”的省略。表示志士及時奮發,刻苦磨鍊。典出《晉書·祖逖傳》。 宋 蘇轍 《中秋月望十六終夜如晝》詩:“冷澈登臨倦,衰慵起舞遲。” 清 納蘭性德 《滿庭芳·題元人<蘆州聚雁圖>》詞:“待向中宵起舞,無人處,那有村雞。” 陳毅 《滿江紅·游廣東旋至海南島度假一周記沿途所見》詞:“應中宵起舞到鷄鳴,練腰腳。”參見“ 聞雞起舞 ”。
滿堂
(1).充滿堂上。《楚辭·九歌·東皇太一》:“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後漢書·列女傳·董祀妻》:“時公卿名士及遠方使驛坐者滿堂。”《花城》1981年第6期:“‘唷喂!--都滿堂了。’我聽到身後一個女人的、濃重的 川 西口音。”
(2).整個堂上。《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當下滿堂嬉笑,一片寒暄。”
(3). 春秋 、 戰國 時 楚 地。即 兩棠 。在今 河南省 滎陽縣 西南,為險要之地。 漢 桓寬 《鹽鐵論·險固》:“ 楚 有 汝淵 、 滿堂 之固而滅於 秦 。”
(4).代指金玉。語出《老子》:“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南朝 梁 任昉 《天監三年策秀才文》之一:“今欲使朕無滿堂之念,民有家給之饒。” 宋 范仲淹 《稼穡惟寶賦》:“田疇播殖之時,豈慚種玉;倉廩豐登之際,寧讓滿堂。”
清歌
(1) 無樂器伴奏的歌唱
(2) ∶清脆的歌聲
宛轉
(1) 圓場;圓成
店主八折了五兩銀子,沒處取討,索性做個宛轉。——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2) 輾轉
路宛轉石間。——《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宛轉而不臥
(3) 婉轉
雕梁
(1).飾有浮雕、彩繪的梁;裝飾華美的梁。 南朝 梁 蕭統 《錦帶書十二月啟·姑洗三月》:“燕語雕梁,狀對幽閨之語。” 宋 王安石 《訴衷情·和俞秀老鶴》詞:“營巢燕子逞翱翔,微志在雕梁。” 清 納蘭性德 《採桑子》詞:“ 謝 家庭院殘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銀牆,不辨花叢那辨香。”
(2).借指豪華的建築物。 唐 杜甫 《奉觀嚴鄭公廳事岷山沲江圖》詩:“白波吹粉壁,青嶂插雕梁。” 清 杜岕 《過林修朗軒》詩:“雕梁庽耳目,所患唯固陋。”
彫梁:刻繪文采的屋樑。 唐 楊巨源 《上劉侍中》詩:“舞腰凝綺榭,歌響拂彫梁。” 宋 張元乾 《風流子·政和間過延平雙溪閣落成席上賦》詞:“飛觀插彫梁。凴虛起,縹緲五雲鄉。”
君王
古稱天子或諸侯
君王為人不忍。——《史記·項羽本紀》
君王與沛公飯。
沉醉
(1)
(2) 大醉
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儒林外史》
(3) 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宋· 李清照《如夢令》
沉醉在節日的歡樂里
樂未央
“長樂未央”的略語。猶言永遠歡樂,歡樂不盡。 漢 代常用的吉祥語。當時的瓦當上多飾有“長樂未央”的文字陽紋。 漢 初並以“長樂”、“未央”為宮殿名。 晉 傅玄 《相和歌·秋胡行》:“母立呼婦來,歡情樂未央。”《隋書·音樂志下》:“基同北辰久,壽共南山長。黎元鼓腹樂未央。”
前月
上個月
前月浮梁賣茶去。——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詩
蒼蒼
(1) 灰白色的
兩鬢蒼蒼十指黑
(2) 無邊無際、空闊遼遠的
天蒼蒼,地茫茫
(3) 茂盛,眾多的樣子
蒹葭蒼蒼。——《詩·秦風·蒹葭》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白薴詞原文_白薴詞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