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白雲第一峰原文
石巘崚嶒倚碧虛,憑高一望意踟躕。
海濤東合地維缺,山勢北來天拄孤。
落日空台閒伯業,斷厓荒草暗王圖。
興亡今古非吾事,惟愛春風長綠蒲。
詩詞問答
問:登白雲第一峰的作者是誰?答:王漸逵
問:登白雲第一峰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登白雲第一峰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虞韻
2. 越王台在越秀峰下。
參考注釋
崚嶒
(1) 高聳突兀
寫山早崚嶒嵯峨
(2) 比喻特出不凡
凡為文者,必有文章之骨,意象崚嶒
(3) 比喻剛正不阿、堅貞不屈
俠骨崚嶒傲九洲
(4) 骨節顯露貌。多形容人體瘦削
骨節崚嶒的大手
(5) 另見 léng
碧虛
(1).碧空;青天。 南朝 梁 吳均 《詠雲》:“飄飄上碧虛,藹藹隱青林。” 唐 張志和 《玄真子·碧虛》詞:“碧虛冥茫,飄輪斡乎乾,湫盤浮乎坤。” 宋 王禹偁 《寄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詩:“水閣山齋架碧虛,亭亭華表映門閭。” 趙朴初 《臨江仙·飛行中作》詞:“忽見碧虛開下界,白雲朵朵芙蓉。”
(2).指綠水。 唐 張九齡 《送宛句趙少府》詩:“修竹含清景,華池澹碧虛。” 唐 李賀 《釣魚詩》:“斜竹垂青沼,長綸貫碧虛。” 王琦 匯解:“碧虛,水也。”
憑高
登臨高處。 唐 李白 《天台曉望》詩:“憑高遠登覽,直下見溟 渤 。” 前蜀 韋莊 《婺州水館重陽日作》詩:“異國逢佳節,憑高獨苦吟。” 明 劉基 《念奴嬌·紅樹》詞:“憑高凝睇, 赤城 相去不遠。”
亦作“ 憑高 ”。憑藉高處。 清 黃鷟來 《回瀾閣》詩:“河流此日望迴瀾,傑閣憑高縱大觀。” 清 黃鷟來 《文選樓懷古》詩:“不用凴高嘆陳跡,江山文藻自長存。”
望意
迎合在上者的意旨。《魏書·李彪傳》:“昔 光武 議為太子置傅,以問其羣臣,羣臣望意,皆言太子舅執金吾、 新陽侯 陰就 可。”
踟躕
(1) 徘徊;心中猶疑,要走不走的樣子
搔首踟躕。——《詩·邶風·靜女》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漢樂府《陌上桑》
踟躕不知所措
(2) 也作“踟躇”
海濤
(1).海浪。 唐 杜牧 《長安雜題長句》之二:“雨晴九陌鋪江練,嵐嫩千峯疊海濤。” 明 王守仁 《泛海詩》:“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 王國維 《<紅樓夢>評論》:“往者作一律曰:‘生平頗憶挈 盧敖 ,東過 蓬萊 浴海濤。’”
(2).指海濤聲。 葉聖陶 《倪煥之》十:“喧嚷聲、笑語聲、小兒啼哭聲混合在一起,像有韻律似的,仿佛繁碎的海濤。”
東合
東向的小門。《漢書.公孫弘傳》:"弘自見為舉首,起徒步,數年至宰相封侯,於是起客館,開東合以延賢人。"王先謙補註引姚鼐曰:"此合是小門,不以賢者為吏屬,別開門延之。"《後漢書.周黃徐等傳序》:"東平王蒼為驃騎將軍,開東合延賢俊。"後因以稱宰相招致款待賓客之所。
地維
(1).維繫大地的繩子。古人以為天圓地方,天有九柱支持,地有四維繫綴。故亦指地的四角。《列子·湯問》:“其後 共工氏 與 顓頊 爭為帝,怒而觸 不周之山 ,折天柱,絶地維。” 南朝 宋 鮑照 《喜雨》詩:“族雲飛泉室,震風沉羽鄉;升雰浹地維,傾潤瀉天潢。”
(2).喻紀綱。 唐 楊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縣學先聖廟堂碑文》:“年當 晉 宋 ,運櫃 周 隋 , 太山 覆而 崑崙 倒,天柱傾而地維絶。” 嚴復 《救亡決論》:“若夫君臣之相治,刑禮之為防,政俗之所成,文字之所教,吾儒所號為治道人道,尊天柱而立地維者,皆譬諸夏葛冬裘,因時為制。目為不變,去道遠矣!”參見“ 地紀 ”。
山勢
山的形勢或氣勢。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水聲幽咽,山勢崆峒。” 唐 儲光羲 《苑外至龍興院作》詩:“山勢當空出,雲陰滿地來。” 李準 《李雙雙小傳·人比山更高》:“我們繞過一個山頭,山勢一轉,臉前忽的閃出兩坡十幾里長的大山場。”
落日
夕陽
伯業
霸者的功業。伯,通“ 霸 ”。 明 王錂 《春蕪記·慶壽》:“絃歌萬戶清,伯業千秋盛。” 明 陳子龍 《楊太史奉使冊封蜀藩予遇之吳中作詩贈行兼述舊懷也》詩:“丞相祠堂在, 公孫 伯業捐。”
斷厓
見“ 斷崖 ”。
興亡
興盛與衰亡
今古
(1).現時與往昔。 唐 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 宋 蘇軾 《夜直秘閣呈王敏甫》詩:“共誰交臂論今古,只有閒心對此君。”
(2).謂古往今來,從古到今。
(3).過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時間。《北史·薛辯傳》:“汝既未來,便成今古,緬然永別,為恨何言!” 唐 王昌齡 《同從弟銷南齋玩月》詩:“冉冉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元 趙孟頫 《聞搗衣》詩:“人間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時始惘然。” 清 納蘭性德 《蝶戀花》詞:“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吹夢成今古。”
春風
(1) 春天的風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2)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境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登白雲第一峰原文_登白雲第一峰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