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貞觀陶器瓶原文
秘色古稀有,越窯中末唐。
陶瓶出貞觀,朴器稱文房。
罕見土終脆,久延銅擬剛。
縹瓷潘岳賦,此理究難詳。
詩詞問答
問:題貞觀陶器瓶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貞觀陶器瓶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貞觀陶器瓶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陽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六十
2. 世言秘色窯器乃五代吳越錢氏有國日越州制進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不知唐柳宗元集有代人進瓷器狀又陸龜蒙有秘色越器詩是唐中末之際已有之此器為貞觀時物乃陶器非瓷器也
參考注釋
秘色
古代 越州 官窯所產磁器的顏色。因為帝王所專用,故云。 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六:“今之祕色甆器,世言 錢氏 有國, 越州 燒進,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云祕色。比見 唐 《陸龜蒙集·越器》詩云:‘九秋風露 越 窰開,奪得千峯翠色來,好向中宵盛沆瀣,共 嵇中散 鬭遺杯。’乃知 唐 時已有祕色,非自 錢氏 始。”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窯器》:“末俗尚靡,不貴金玉而貴銅磁,遂有祕色窰器。”
稀有
很少有的;極少見的。如: 嶺 南下雪可是稀有的事。
越窯
唐 至 宋 代著名青瓷窯之一。窯址在今 浙江 餘姚 上林湖 一帶,古代屬 越州 ,因名。 唐 陸龜蒙 《秘色越器》詩:“九秋風露越窰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詁箋四》:“越窰為諸窰之冠。至 錢王 時愈精,臣庶不得通用,謂之秋色,即所謂柴窰者是。”
貞觀
(1).謂以正道示人。貞,正,常。觀,示。《易·繫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 韓康伯 註:“天地萬物莫不保其貞以全其用也。” 孔穎達 疏:“天覆地載之道以貞正得一,故其功可為物之所觀也。” 陳夢雷 淺述:“觀,示也。天地常垂象以示人,故曰貞觀。” 晉 陸機 《演連珠》之二五:“臣聞託闇藏形,不為巧密;倚智隱情,不足自匿。是以重光發藻,尋虛捕景;大人貞觀,探心昭忒。” 晉 陸雲 《歲暮賦》:“於是 顓頊 御時, 玄冥 統官,天廟既定,日月貞觀。”
(2).指正大的道理。《文選·班固<幽通賦>》:“朝貞觀而夕化兮,猶諠己而遺形。” 李善 注引 張晏 曰:“言朝聞大道而夕死可也。” 北周 道安 《二教論·歸宗顯本》:“余聞善齊天下者,以不齊而齊天下者也。何須夷岳實淵,然後方平,續鳧截鶴,於焉始等:此蓋狷夫之野議,豈達士之貞觀。”
(3).澄清天下,恢宏正道。《後漢書·黨錮傳·李膺》:“以為天子當貞觀二五,利見大人,不謂夷之初旦,明而未融,虹蜺揚煇,棄和取同。” 唐 李華 《含元殿賦》:“王臨於朝,天地貞觀。”
(4).指澄清天下,恢宏正道的職責。 章炳麟 《與龔未生書》:“然曩時所以不去者,亦慕 宋 賢 程伯淳 言:‘一命之士,必思有以濟物。’況僕身當貞觀,豈敢忘百姓之憂。”
(5).正可觀賞。
文房
(1) 書房。借指筆、墨、紙、硯
文房四寶
文房清玩
(2) 官府掌管文書的地方
罕見
很少發生或出現的;時間或空間相隔很長的;稀少的
沙漠中罕見的小塊綠洲
久延
謂長壽。 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生論》:“ 赤斧 以鍊丹赭髮, 涓子 以術精久延。”
縹瓷
淺青色酒瓶。《文選·潘岳<笙賦>》:“披黃包以授甘,傾縹瓷以酌酃。” 李善 註:“ 鄒陽 《酒賦》曰:醪醴既成,緑瓷既啟。”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題貞觀陶器瓶原文_題貞觀陶器瓶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