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行營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御行營原文

規制方圓天地交,荅陽遠望見旗旓。

不勞搆築得棟宇,實便提攜歷甸郊。

氈室了知勝行館,土階更弗藉茨茅。

愛斯與我周旋久,塞北江南風月巢。

詩詞問答

問:御行營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御行營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御行營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餚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四十四

2. 凡行營之制周廬外圓而布城內方朝家舊典取義甚精

參考注釋

規制

(1).規格制式。《新唐書·韋述傳》:“及 蕭嵩 引 述 撰定, 述 始摹 周 六官領其屬,事歸於職,規制遂定。” 宋 范仲淹 《再進前所陳十事》:“請密定規制,相時而行。” 傖父 《民國行政機關之改革》:“當民軍起義時,各省設軍政府為戰時組織,其規制殊不一律。”

(2).指建築物的規模形制。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五:“ 中山府 有 夕陽樓 , 煇 出疆日,騎馬自樓下過,在城之隅,規制甚小。”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一》:“ 靈谷寺 乃 太祖 改葬 寶誌 之所,規制甚麗,中殿無梁,雲猶是 六朝 所建也。”《明史·西域傳四·天方》:“城東北有土屋,為拜天之所,規制精巧,柱石皆青石,雕為花文。”

(3).指器具的規模形制。 明 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三三:“夫南簇蠶少,規制狹小,殆若戲技,故獲利亦薄。”

(1).指建築物的規模形制。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楊府水渠》:“ 楊和王 居殿巖日,建第 清湖 洪福橋 ,規製甚廣。”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旁有浮屠,號 孝親院 ,石刻 魏公 所建。院規製宏敞,柱皆文石,佛象如新。”

(2).指器具的式樣。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墨磨人》:“其墨匣亦作半笏樣,規製古樸,是百餘年物。” 金 岳行甫 《謝人惠二小漆冠》詩:“規製新翻出 杜郎 ,最宜閨子夜燒香。”

圓天

古人認為天呈圓形,故稱“圓天”。《莊子·說劍》:“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四時。”

遠望

(1).向遠處看。《楚辭·九歌·湘夫人》:“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後漢書·光武帝紀論》:“及始起兵還 舂陵 ,遠望舍南,火光赫然屬天,有頃不見。”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敘不遇》:“遠望漁舟,不闊尺八。” 陳毅 《游柏林失不雷河》詩:“登塔遠望,極目天雲。”

(2).弩名。 晉 葛洪 《抱朴子·雜應》:“劍名大傷,角星主之;弩名遠望,張星主之;戟名大將軍,參星主之也。”

(3).弩神名。《藝文類聚》卷六十引《太公兵法》:“弩之神,名 遠望 。”

搆築

興建,建造。 宋 蘇軾 《乞罷宿州修城狀》:“右臣今相度上件改鎮作縣事,係已行之命,兼搆築廨宇,略已見功,恐難中輟。”

棟宇

泛指房屋

提攜

(1) 牽扶;攜帶

長者與之提攜。——《禮記·曲禮》

及其堤決也,哭聲盈耳,鳧水走避,家人提攜什器,相與掩面淚下,呼天而詈之。——康有為《大同書》

(2) 照顧;扶植

昔年洛陽社,貧賤相提攜。—— 白居易《傷友》

七爺若有心提攜她,我敢賭一個手指,說她會成當代女詩人!——沈從文《王謝子弟》

(3) 提拔

荷蒙提攜

(4) 攜手;合作

我已命 * 長此繼續與你們提攜。——孫中山《致蘇聯遺書》

(5) 指代小孩

傴僂提攜。——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了知

明知;領悟。《宋書·殷琰傳》:“ 倫 等皆是足下腹心爪牙,所以攜手相捨,非有怨恨也,了知事不可濟,禍害已及故耳。”《百喻經·三重樓喻》:“愚人見其壘墼作舍,猶懷疑惑,不能了知。” 宋 楊萬里 《至永州城外》詩:“了知歸近猶看堠,更有愁來即入城。” 明 袁中道 《東遊日記》:“入 琅琊山 藏經院,得木匣,乃《楞伽經》也。見經中字跡,忽然汗下,了知前生。”

行館

舊時官員出行在外的臨時居所。《水滸傳》第三八回:“ 張順 答道:‘些小微物,何足掛齒。兄長食不了時,將回行館做下飯。’” 明 袁宏道 《自從行別袁水部》詩:“我見行館 沙市 傍,市上桃花照春浪。”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四:“憂國焦勞,馳驅盡瘁,遂卒於 廣寧 行館。” 李烈鈞 《辛亥革命及督贛時期》:“余奉電先開省議會決定一切,並以 百花洲 陳列館為總理行館。”

土階

亦作“ 土堦 ”。土台階。指居室簡陋。《子華子·晏子問黨》:“ 嬰 聞之, 堯 不以土階為陋,而 有虞氏 怵戒於塗髹,其尚儉之謂歟?” 漢 邊讓 《章華賦》:“思 夏禹 之卑宮,慕 有虞 之土堦。” 唐 皇甫曾 《春和杜相公移入長興宅奉呈諸宰執》詩:“ 秦 官鼎食貴, 堯 世土階卑。” 宋 陸游 《題齋壁》詩:“門前枯葉滿荒街,堂下殘蕪擁土階。”

茨茅

指茅屋。《陳書·馬樞傳》:“及 鄱陽王 為 南徐州 刺史,欽其高尚……別築室以處之, 樞 惡其崇麗,乃於竹林間自營茨茅而居焉。”

塞北江南

原指古 涼州 治內 賀蘭山 一帶。後泛指塞外富庶之地。 唐 韋蟾 《送盧潘尚書之靈武》詩:“ 賀蘭山 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 葉聖陶 《壩上一天》:“我們這一回參觀訪問,常常聽見‘塞上江南’的說法,常常看見‘塞上江南’的字樣。”

風月

(1) 本指清風明月

初秋涼夕,風月甚美。——《南史·褚彥回傳》

(2) 男女情愛

如今長大了,漸知風月。——《紅樓夢》

詩詞推薦

  • 雜興

    陸游宋代〕堯舜桀紂皆腐骨,王侯螻螘同丘墟。麥苗覆塊鳩喚雨,常恨無人同荷鋤。
  • 題居節品茶圖用文徵明茶具十詠韻·其九·茶甌

    乾隆清代〕色擬雲一片,形似月滿魄。問斯造者誰,越人與邢客。落底葉瓣綠,浮上花乳白。何用謝堰堤,直可罷履屐。
  • 黃蕡宋代〕黃梔姑且饒他詠,丹桂行須見我攀。
  • 讀史記文帝紀

    乾隆清代〕文帝信雲仁,清靜以為治。惻隱除肉刑,民租每蠲賜。此已足千古,史貴傳正義。而何司馬遷,博載失精粹。如雲
  • 和張裁推官游湖

    李復宋代〕閒弄香蘭楫,斜開紫綺襟。迴風收雨腳,靜月到湖心。高柳留疏翠,前山動夕陰。興來行處愜,樂罷感還深。
    御行營原文_御行營的賞析_古詩文
  • 千秋歲引

    陳德武宋代〕濯錦丰姿,新涼台閣。懊悔巫雲太輕薄。琵琶未訴衣衫濕,菱花不照胭脂落。鳳凰池,鴛鴦殿,重金鑰。春色畫船
    御行營原文_御行營的賞析_古詩文
  • 禁中春松

    陸贄唐代〕陰陰清禁里,蒼翠滿春松。雨露恩偏近,陽和色更濃。高枝分曉日,虛吹雜宵鍾。香助爐煙遠,形疑蓋影重。願符
    御行營原文_御行營的賞析_古詩文
  • 望江南/憶江南

    陳朴宋代〕日精滿,陰魄化無形。每遇月圓開北戶,神龜時飲碧瑤玲。形魄豈能停。陽砂赤,陰粉色微青。粉換肉肌砂換骨,
    御行營原文_御行營的賞析_古詩文
  • 受詔同編修敕令終篇例賜勛一轉謝參預東平會

    宋庠宋代〕法家高議集朝緌,成績連茅被帝暉。均賞已知羊胃燦,銘恩偏覺鼠肝微。泥塗枉入鴻鈞用,腹背還憑逸翮飛。天祿
  • 浣溪沙

    晏殊宋代〕湖上西風急暮蟬。夜來清露濕紅蓮。少留歸騎促歌筵。為別莫辭金盞酒,入朝須近玉爐煙。不知重會是何年。
    御行營原文_御行營的賞析_古詩文
  • 鷓鴣天 西都作

    朱敦儒宋代〕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雲券,累上留雲借月章。詩萬卷,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
    御行營原文_御行營的賞析_古詩文
  • 佚名宋代〕城邊一水抱城流,城外群山擁郡樓。
    御行營原文_御行營的賞析_古詩文
  • 陳廷圭輓詩

    李時勉明代〕庾袞情深世所稀,更能相顧到圜扉。三年不盡連枝會,萬里空將旅襯歸。草綠寒塘悲暮雨,花殘荊樹怨春暉。不堪
  • 漁具詩鳴桹

    陸龜蒙唐代〕水淺藻荇澀,釣罩無所及。鏗如木鐸音,勢若金鉦急。驅之就深處,用以資俯拾。搜羅爾甚微,遁去將何入?
  • 登岱雜詠十二首·其三·壺天閣

    乾隆清代〕仰觀極頂尚隆崇,俯視居然造半空。放眼碧天以外看,孰非游此一壺中。
  • 孝宗明堂前享太廟三首

    真宗宋代〕明明徽祖,撫世昇平。制禮作樂,發政施仁。聖靈在天,德澤在民。億萬斯年,保佑後人。
    御行營原文_御行營的賞析_古詩文
  •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釋紹曇宋代〕筀筍剪龍鬚,山茶烹雀舌,款客話家私,各打鄉談說。閩蜀同風,浙音迥別。老倒芝峰耳重聽,子規聲訴三更月。
  • 楚塞樓

    劉長源宋代〕出峽朝天第一州,使君重敞最高樓。蜀江雪浪初平處,楚國金城欲盡頭。
    御行營原文_御行營的賞析_古詩文
  • 和舍弟讓籠中鷹

    呂溫唐代〕未用且求安,無猜也不殘。九天飛勢在,六月目睛寒。動觸樊籠倦,閒消肉食難。主人憎惡鳥,試待一呼看。
    御行營原文_御行營的賞析_古詩文
  • 和落霍澌行

    乾隆清代〕今春我師剿逆夷,首戰實和落霍澌。斬將搴旗早報捷,酬勞頒賚已有差。即今生解俘囚至,曰渥赭特宰桑伊。散秩
御行營原文_御行營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