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縣父詩榜

作者:畢仲游 朝代:宋代

讀縣父詩榜原文

縣地苦迫窄,縣亭乃荒涼。

胡為君子來,到此成詩章。

上陳圖史樂,次道為政方。

終焉戒易足,俾爾能自強。

荒亭實何幸,得此人不忘。

年深粉墨剝,辭意彌激昂。

誰雲官冗小,會有真龍藏。

其珠在人家,門戶常有光。

余來誦反覆,感嘆鳴中腸。

臨風亟欲和,把筆猶徬徨。

安得杜陵翁,為我題屋樑。

詩詞問答

問:讀縣父詩榜的作者是誰?答:畢仲游
問:讀縣父詩榜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陽韻

參考注釋

迫窄

(1).逼近;接近。《孟子·滕文公下》“迫,斯可以見矣” 漢 趙岐 註:“迫窄則可以見之。” 焦循 正義:“《説文·竹部》:云:‘笮,迫也。’《辵部》云:‘迫,近也。’蓋謂君既來近我,我則可以見之。窄即笮字,又通作迮。”

(2).範圍小,狹窄。 宋 歐陽修 《相度並縣牒》:“其餘地里迫窄,人戶凋零。”《朱子語類》卷一二七:“然今之 武昌 非昔之 武昌 , 吳 都 武昌 乃今 武昌縣 ,地勢迫窄,只恃前一水為險耳。” 清 丘逢甲 《汕頭海關歌寄伯瑤》:“以其貨來以人往,大艙迫窄不能位。”

(3).窘迫;困頓。 宋 司馬光 《窮兔謠》之一:“鶻翅崩騰來九霄,兔命迫窄無所逃。” 金 劉迎 《贈董丞秉國》詩:“迫窄十年冠蓋場,誰憐 王 謝 有諸郎。”

縣亭

泛稱一般地方行政機關。亭為 秦 漢 時鄉以下的一種行政機關。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濰水》:“ 濰水 東北逕 逢萌 墓。 萌 ,縣人也。少有大節,恥給事縣亭,遂浮海至 遼東 。”按, 逢萌 曾為亭長。

荒涼

荒蕪冷落。形容曠野無人的景況

一個荒涼的村莊

胡為

何為,為什麼。《詩·邶風·式微》:“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禮記·檀弓上》:“夫古之人,胡為而死其親乎?”《漢書·黥布傳》:“胡為廢上計而出下計?” 顏師古 註:“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難》詩:“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宋 蘇軾 《鄭州別後馬上寄子由》詩:“不飲胡為醉兀兀,此心已逐歸鞍發。” 明 高啟 《贈金華隱者》詩:“嗟我胡為在塵網,遠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畫夢錄·扇上的煙雲》:“你這些話又胡為而來?我一點兒也不能追蹤你思想的道路。”

胡作非為;任意亂來。《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個宰相,他在下位之時,也著實有名有譽的,後來大權到手,任性胡為,做錯了事,惹得萬口唾駡,飲恨而終。”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二折:“由他閒戲,任你胡為。”《紅樓夢》第一一一回:“ 寳釵 聽著這話,好不自在,便説道:‘我原不該給他行禮,但只老太太去世,咱們都有未了之事,不敢胡為。’” 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蓋 中國 藝術家,一向喜歡介紹 歐洲 十九世紀末之怪畫,一怪,即便於胡為,於是畸形怪相,遂瀰漫於畫苑。”

君子

(1) 對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

彼君子兮。——《詩·魏風·伐檀》

君子不齒。——唐· 韓愈《師說》

君子寡慾。——司馬光《訓儉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後來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論語》

君子有不戰。——《孟子·公孫丑下》

君子博學。——《荀子·勸學》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傳》

(3) 對別人的尊稱

君子書敘。——唐· 李朝威《柳毅傳》

君子登山。——明· 顧炎武《復庵記》

同社諸君子。——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君子之後。——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上陳

向尊長陳述。 唐 柳宗元 《為戶部王叔文陳情表》:“進退窮蹙,昧死上陳。”《水滸傳》第九八回:“ 葉清 望 宋江 磕頭不已,道:‘某有機密事,乞元帥屏退左右,待 葉 某備細上陳。’” 郭孝成 《直隸革命記》:“目睹實情,用敢冒死上陳。”

圖史

圖書和史籍。 南朝 宋 顏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進思才淑,傍綜圖史。”《舊唐書·宋璟傳》:“且 蒼梧 之野, 驪山 之徒,善惡分區,圖史所載。” 清 吳偉業 《贈錢臣扆》詩:“花萼一樓圖史遍,竹梧三徑管絃新。”

為政

(1).治理國家;執掌國政。《詩·小雅·節南山》:“不自為政,卒勞百姓。”《左傳·宣公元年》:“於是 晉侯 侈, 趙宣子 為政,驟諫而不入,故不競於 楚 。” 北周 庾信 《周五聲調曲·商調曲一》:“ 有熊 為政,訪道於 容成 。” 宋 蘇軾 《朝辭赴定州論事狀》:“陛下為政九年,除執政臺諫外,未嘗與羣臣接,然天下不以為非者,以謂垂簾之際,不得不爾也。” 清 姚鼐 《<左傳補註>序》:“ 魏獻子 合諸侯,乾位之人,而述其為政之美,詞不恤其夸。”

(2).指執政者。《儀禮·大射》:“﹝司射﹞自阼階前曰:‘為政請射。’” 鄭玄 註:“為政謂司馬也。司馬,政官,主射禮。”

(3).處理政事。 唐 宋之問 《送許州宋司馬赴任》詩:“當聞力為政,遙慰我心愁。” 唐 岑參 《冬宵家會餞李郎司兵赴同州》詩:“應須力為政,聊慰此相思。”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舊聞·為政不相師友》:“公雖受知於 文端 ,而為政不相師友,一切聽從民便。”

(4).做主。《左傳·宣公二年》:“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 宋 沉作喆 《寓簡》卷七:“蓋金微,不能為政,但隨氣所勝,革化而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公孫九娘》:“小娘子不肯自草草,得舅為政,方此意慊得。”

(5).作宮。《論語·為政》:“子奚不為政?”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傳》:“他日,妻謂生曰:‘子豈不思為政乎?’” 明 宋濂 《趙侯神道碑銘》:“士君子能建治功於隆平之日,而或不能保大節於危難之時,蓋為政以及物者易,而殺身以成仁者難。” 清 汪懋麟 《送勞書升之任黔中》詩之三:“時艱為政好,地逈得官閒。”

自強

亦作“ 自彊 ”。自己努力圖強。《楚辭·九章·懷沙》:“懲連改忿兮,抑心而自強。”《史記·留侯世家》:“上雖苦,為妻子自彊。” 唐 李鹹用 《送人》詩:“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宋史·董槐傳》:“外有敵國,則其計先自強。自強者人畏我,我不畏人。”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此亦賴夫勇猛無畏之人,獨立自彊,去離塵垢,排輿言而弗淪於俗囿者也。”

何幸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很幸運。 郭沫若 《參觀劉胡蘭紀念館》詩:“何幸驅車來 文水 ?虔誠掃墓更升堂。”

粉墨

修飾

今乃衣綺縞,傅粉墨,豈鴻所願哉!——《後漢書·梁鴻傳》

辭意

(1).辭官退隱的意願。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詩》之三:“忠信主不合,辭意將訴誰?”

(2).言辭或文辭的意思。《後漢書·西南夷傳·莋都》:“遠夷之語,辭意難正。”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表》:“ 子貢 云:‘心以制之,言以結之。’蓋一辭意也。”

激昂

振奮激勵,激勵;奮發昂揚

激昂大義。——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言辭激昂

雲官

相傳 黃帝 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以雲名官。《文選·張協<七命>》:“教清於雲官之世,治穆乎鳥紀之時。” 李善 註:“ 郯子 曰:昔者 黃帝氏 以雲紀,故為雲師而雲名。” 南朝 梁 江淹 《齊太祖高皇帝誄》:“火職鹹允,雲官亦熙。” 胡之驥 註:“以雲以火名其官職也。” 唐 杜審言 《大酺》詩:“火德雲官逢道泰,天長地久屬年豐。”參見“ 雲師 ”。

真龍

(1).龍。真,謂非其他變種。 漢 王充 《論衡·亂龍》:“夫《易》言云從龍者,謂真龍也,豈謂土哉?” 唐 楊炯 《從弟楊去溢墓志銘》:“至如白雪迴光,清風度曲, 崔亭伯 真龍之氣, 揚子云 吐鳳之才,莫不玉振金聲,筆有餘力。” 宋 王安石 《再用前韻寄蔡天啟》詩:“偽鳳易悅 楚 ,真龍反驚 葉 。”

(2).稱駿馬。 唐 杜甫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 明 陳子龍 《獻馬行》:“世上紛紛盡凡馬,一入天廐成真龍。”

(3).比喻皇帝。 明 高啟 《穆陵行》:“幸逢中國真龍飛,一函雨露 江 南歸。”《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十回:“大凡真龍降生,沒有一定之地,不信,你但看 朱洪武皇帝 。”

人家

(1) 代詞,指說話人或聽話人以外的人

人家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

(2) 代詞,指某個人或某些人

把信給人家送去

(3) 代詞,指說話者本人

人家等你半天了

門戶

(1) 房屋的出入口

門戶開放

填塞門戶。——《聊齋志異·促織》

門戶千萬。——唐· 李朝威《柳毅傳》

(2) 派別,宗派

門戶之見

(3) 門第

門戶相當

(4) 家;人家

兄弟分居,自立門戶

反覆

亦作“ 反復 ”。 1.重複再三;翻來覆去。《易·乾》:“終日乾乾,反復道也。” 朱熹 本義:“反復,重復踐行之意。”《孟子·萬章下》:“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後漢書·陳蕃傳》:“言及反覆,誠辭懇切。” 殷夫 《放腳時代的足印》詩:“春給我一瓣嫩綠的葉,我反覆地尋求著詩意。”

(2).變化無常。《詩·小雅·小明》:“豈不懷歸,畏此反覆。” 朱熹 集傳:“反覆,傾側無常之意也。” 漢 桓寬 《鹽鐵論·和親》:“反復無信,百約百叛。” 宋 蘇軾 《罷徐州往南京寄子由》詩之四:“歲月如宿昔,人事幾反覆。” 明 王瓊 《雙溪雜記》:“故世道反覆,相尋亦無一定。” 陳白塵 《大風歌》第五幕:“當年他投奔 高皇帝 之時,我等大都說他是反覆亂臣?”

(3).翻轉,顛倒。 三國 魏 阮籍 《大人先生傳》:“往者天嘗在下,地嘗在上,反覆顛倒。”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上:“夫 莊周 安知有毀譽哉!彼蓋不勝天下之顛倒反覆於名實者,故激而為是言耳。”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音律》:“調得平仄成文,又慮陰陽反覆。”

(4).傾覆;傾動。《戰國策·趙策二》:“欲反覆 齊國 而不能。”《文選·班固<西都賦>》:“草木塗地,山淵反覆。” 李善 註:“反覆,猶傾動也。”

(5).動盪,動亂。《後漢書·伏湛傳》:“遭時反覆,不離兵凶。” 宋 李綱 《議迎還兩宮札子》:“宗社顛危,天下反覆。” 清 顧炎武 《井中心史歌》:“天知世道將反覆,故出此書示臣鵠。”

(6).來回;往返。《後漢書·耿弇傳》:“我至 長安 ,與國家陳 漁陽 、 上谷 兵馬之用,還出 太原 、 代郡 ,反覆數十日。”《陳書·周文育傳》:“﹝ 文育 ﹞年十一,能反覆游水中數里。” 唐 羅隱 《芳樹》詩:“春夏作頭,秋冬為尾,循環反覆無終已。” 宋 曾鞏 《廣德軍重修鼓角樓記》:“ 鞏 辭不能,書反復至五六,辭不獲。”《西遊記》第二八回:“乘龍福老,往來必定皺眉行;跨鶴仙童,反覆果然憂慮過。”

(7).再三考慮;再三研究。 唐 韓愈 《上兵部李侍郎書》:“沉潛乎訓義,反復乎句讀。” 宋 蘇舜欽 《蘇州洞庭山水月禪院記》:“反復身世,惘然莫知。”《續資治通鑑·宋哲宗紹聖元年》:“願陛下反覆臣言,慎勿輕事改易。”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一:“及反覆《明史·土司傳》,始知 明 代用兵多者,皆在 滇 粵 土司之地,漢兵三而土兵七。”

(8).指反覆詩。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反覆。”原註:“舉一字而誦,皆成句,無不押韻,反覆成文也。 李 公《詩格》有此二十字詩。” 郭紹虞 校釋引《冰川詩式》所舉一例為:“碧天臨逈閣,晴雪點山屏。夕煙侵冷箔,明月歛閒亭。”並謂“此二十字,連環讀,反覆成詩四十首”。

(9).修辭格之一。用同一語句,反覆申說,以表現強烈情感的修辭手法。《詩·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孟子·萬章上》:“ 子產 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魯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圖>》:“我總要上下四方尋求,得到一種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來詛咒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以上例句都採用了“反覆”的修辭手法。

(10).重迭。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賦》:“山反覆而參錯,水遶灌而縈薄。” 明 馮夢龍 《掛枝兒·送別》:“那瓦兒一片片反覆又蹊蹺。”

感嘆

強烈 的語言

對於社會偏見的感嘆

但看那幹練堅決、百折不回的氣概,曾經屢次為之感嘆。——《記念劉和珍君》

中腸

猶內心。 三國 魏 曹植 《送應氏》詩:“愛至望苦深,豈不愧中腸。” 唐 元稹 《春月》詩:“四鄰非舊識,無以話中腸。” 宋 秦觀 《幽眠》詩:“忽忽竟何就,念之動中腸。” 清 陳夢雷 《寄答李厚庵百韻》:“顧念天性恩,沉痛迫中腸。”

臨風

迎風;當風。《楚辭·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怳兮浩歌。”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臨風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 唐 杜甫 《與嚴二郎奉禮別》詩:“出涕同斜日,臨風看去塵。”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水滸傳》第三九回:“不覺酒湧上來,潸然淚下,臨風觸目,感恨傷懷。” 蘇曼殊 《寄調箏人》詩:“偷嘗仙女脣中露,幾度臨風拭淚痕。” 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想起我的母親,不覺憑在甬道的窗邊,臨風偷灑了幾點酸淚。”

把筆

(1).執筆。借指書寫;寫作。 唐 韓愈 《送靈師》詩:“失職不把筆,珠璣為君編。”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華陽博議下》:“強記則博聞,博聞必強記,此常理而不盡然。至博聞強記而不解把筆者,又比比也。” 清 曹寅 《朱園看梅憶子猷》詩:“我行 石城 東,每擬寫橫幅。遠慚北枝妙,把筆手先縮。” 王統照 《<王統照短篇小說集>序言》:“由於年來久病,住醫院和休養時多,不能把筆。”

(2).握著初學兒童的手和筆教其習字。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釋諺·把字》:“把筆猶言握筆,今小兒初就塾,蒙師把筆。”

徬徨

1.徘徊。來回行走。《國語·吳語》:“王親獨行徬徨於山林之中。”《文選·班固<西都賦>》:“既懲懼於登望,降周流以徬徨。”徬,一本作“ 彷 ”。 高步瀛 李 注義疏:“徬徨、彷徨、方皇、房皇並同。” 唐 穀神子 《博異志·蘇遏》:“一更已後,未寢,出於堂,徬徨而行。”

2.徘徊。心神不寧貌。 明 李東陽 《夜過仲家淺閘》詩:“我時兀坐驚舂撞,攬衣而起心徬徨。” 巴金 《新生》:“我拚命掙扎了許久,急得汗出如漿,心也徬徨無主,好像真正到了死的境地。”

杜陵翁

指 唐 杜甫 。 宋 陳師道 《和魏衍三日》:“君不見 天寶 杜陵翁 , 屈 宋 才堪作近鄰。”

為我

戰國 時期 楊朱 主張的“損一毫利天下不與,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學說。《孟子·盡心上》:“ 楊子 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詩詞推薦

  • 倚楹操

    王令宋代〕馬則食葵,而余則飢。盜則得羊,二餘無兄。誰知為此兮余不聊生,誰余哀兮餘思身。中忽忽兮外不知其嘯吟,野
  • 滿江紅

    佚名宋代〕雪壓梅敧,寫不就、歲寒清絕。正閬苑、五分里過了,三分臘月。
  • 蘭陵王·螢

    王翃明代〕暮煙碧。清露新流欲滴。荒郊外、多少亂螢,縹渺飛青散原隰。含輝能奕奕。幾次星分復集。楓窗靜、秋夜夜涼,
  • 水紋二首

    楊萬里宋代〕初作眉頭皺,還成簟面班。小風來不住,織遍一池間。
    讀縣父詩榜原文_讀縣父詩榜的賞析_古詩文
  • 望中條

    唐彥謙唐代〕虞鄉縣西郭,改觀揖中條。第蓄終南小,交□□□遙。崦深應有寺,峰近恐通橋。為語前村叟,他時寄采樵。
  • 閏五月十四日因哭小孫子蓬孫,歸志浩然

    楊萬里宋代〕憲孫哭了哭蓬孫,老眼元枯也濕巾。名宦何須深插腳,山林從此早抽身。禍無避處唯辭福,命不如渠強學人。吟了
    讀縣父詩榜原文_讀縣父詩榜的賞析_古詩文
  • 劉度仿范寬雪景

    乾隆清代〕玉巘朱樓聳古林,靈源不凍落雲深。善傳北宋雄渾法,益引三冬渴望心。
  • 宮詞

    楊皇后宋代〕柳枝挾雨握新綠,桃蕊含風破小紅。天上春光偏得早,嵯峨宮殿五雲中。
  • 金山寺恭依皇祖詩韻

    乾隆清代〕瓜步登舟風日和,金山景槩實堪多。此行詎止尋清賞,繩武思量應若何。
  • 寄贈

    劉跂宋代〕絕世丹青業,中台雨露辰。師門推上第,王室見名臣。磊落儒林丈,風流畫省賓。燕朝分錦仗,儤值近楓宸。鳴鳳
  • 鄭澣〔唐代〕但慮彩色污,無虞臂胛肥。(段成式記,長安菩薩寺有畫維摩變,為俗講僧文淑裝之,筆跡盡矣,故興元鄭尚書題
  • 彩樹歌

    陳子昂唐代〕嘉錦筵之珍樹兮,錯眾彩之氛氳。狀瑤台之微月,點巫山之朝雲。青春兮不可逢,況蕙色之增芬。結芳意而誰賞,
  • 北郊扈駕恭紀

    李孫宸明代〕禁御鍾殘彩仗移,北扉信宿候晨曦。飛龍儼在三清路,舞鶴初來萬歲枝。郊社並依周典禮,車書重見漢官儀。鳴珂
  • 草堂

    程敦厚宋代〕地控三州界,池開十丈蓮。桑麻無杜曲,松菊有斜川。別浦歸帆遠,他山晚照妍。江河春水闊,幽興白鷗前。
    讀縣父詩榜原文_讀縣父詩榜的賞析_古詩文
  • 送顧萇(一作中史,又作長史)往新安(一作劉長卿詩)

    皇甫冉唐代〕由來山水客,復道向新安。半是乘潮便,全非行路難。晨裝林月在,野飯浦沙寒。嚴子千年後,何人釣舊灘。
  • 即事

    員興宗宋代〕我本不即世,世網以維之。維之意何傷,俯仰百念衰。清真寓天壤,誠盡復誰欺。情忘物自遣,深虞未忘時。平生
  • 太液池泛舟即景雜詠·其一

    乾隆清代〕液池春水恰勝篙,淺漾靴紋靜息濤。素艇居然利轉動,層樓傍岸系龍艘。
  • 瑞孫周歲

    袁說友宋代〕頭顱七十已看看,喜抱孫來傍晬盤。敢望吾家有英物,箕裘且欲戀儒冠。
  • 乾隆清代〕曉行雲鋪陰,午駐風揚堁。情知地尚潤,雨弗雨均可。又雲豫則立,春澤寧辭夥。廑農惟念彼,祈年莫切我。
  • 微雨(三月初四日)

    乾隆清代〕午陰隨作風,盼澤懼徒窮。何幸催雲上,竟看雨落空。寖尋幾點罷,分寸未能充。強曰旱聊解,實惟心益忡。
讀縣父詩榜原文_讀縣父詩榜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