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湖樓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影湖樓原文

漭沆涵漪一棹通,高樓俯仰愛澄空。

玉峰塔影近窗外,萬壽山光遠鏡中。

秋色梧桐還未老,大田禾黍可希豐。

了知不是青蓮句,也自臨風懷謝公。

詩詞問答

問:影湖樓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影湖樓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影湖樓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東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六

參考注釋

漭沆

水廣大貌。《文選·張衡<西京賦>》:“顧臨 太液 ,滄池漭沆。” 薛綜 註:“漭沆猶洸潒,亦寬大也。” 唐 韋元旦 《興慶池侍宴應制》詩:“滄池漭沆帝城邊,殊勝 昆明 鑿 漢 年。” 明 陳與郊 《昭君出塞》:“和親定講,此日天孫降。向銀河蚤填漭沆。”

一棹

一槳。借指一舟。 唐 杜牧 《送薛種游湖南》詩:“憐君片雲意,一棹去 瀟 湘 。” 宋 辛棄疾 《洞仙歌·開南溪初成賦》詞:“十里漲春波,一棹歸來,只做箇、 五湖 范蠡 。”

高樓

高層的住宅大樓或辦公大樓

俯仰

(1) 低頭和抬頭,泛指隨便應付

左右周旋,進退俯仰。——《左傳·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時間

俯仰之間,已成陳跡。——王羲之《蘭亭集序》

澄空

晴朗無雲的天空

萬壽山

在 北京市 西郊 頤和園 內。原名 瓮山 , 清 乾隆 時改今名。高約百米。南臨 昆明湖 ,山上建有 佛香閣 及 排雲殿 等,風景秀麗,為首都著名遊覽勝地。

遠鏡

望遠鏡。《清史稿·時憲志一》:“新製之遠鏡,尤為測星要器。”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遙見萬峰之頂,似有人家而削立千仞,實非人跡所到,適攜西洋遠鏡,試以窺之,見草屋三楹。”

秋色

(1) 一種中常橄欖棕色,它比一般橄欖棕色稍暗,且稍稍綠些

(2) 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梧桐

一種落葉喬木,長柄葉呈掌狀分裂,開黃綠色單性花。木材質輕而堅韌,可制樂器等。種子可食,亦可榨油

左右種梧桐。——《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田禾

(1).泛指莊稼。《武王伐紂平話》卷下:“我是龍身,去處有狂風驟雨,雹打田禾,風吹稼穡,以此悅我心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九回:“﹝狗﹞踐踏得那田禾不成樣子。” 魯迅 《書信集·致姚克》:“這幾天卻下雨了,對於田禾,已經太遲,不過天氣倒因此涼爽了不少。”

(2).指穀物。《元史·太祖紀》:“未幾,帝伐 蔑里乞 部,與其部長 脫脫 戰於 莫那察山 ,遂掠其資財、田禾,以遺 汪罕 。”

了知

明知;領悟。《宋書·殷琰傳》:“ 倫 等皆是足下腹心爪牙,所以攜手相捨,非有怨恨也,了知事不可濟,禍害已及故耳。”《百喻經·三重樓喻》:“愚人見其壘墼作舍,猶懷疑惑,不能了知。” 宋 楊萬里 《至永州城外》詩:“了知歸近猶看堠,更有愁來即入城。” 明 袁中道 《東遊日記》:“入 琅琊山 藏經院,得木匣,乃《楞伽經》也。見經中字跡,忽然汗下,了知前生。”

不是

(1)

錯誤;過失

是吾不是處。——清·林覺民《與妻書》

(2)

否定判斷

現在不是講話的時候

青蓮

(1).青色蓮花。瓣長而廣,青白分明。 南朝 梁 江淹 《蓮花賦》:“發青蓮於王宮,驗奇花於陸地。” 胡之驥 註:“ 觀音大士 生於王宮,坐青蓮花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呾叉始羅國》:“掬除灑掃,塗香散花,更採青蓮,重布其地,惡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蓮同馥。”

(2).指像青蓮一樣的顏色。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紫紺之堂臨水,青蓮之臺帶風。”

(3).喻佛眼。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序》:“從容滿月,照耀青蓮。” 倪璠 註:“《維摩經》曰:‘目浄修廣如青蓮。’” 宋 蘇轍 《魏佛狸歌》:“青蓮湛然俛下視,擊鉦卷斾抽行營。”《古尊宿語錄》卷十一:“上堂云:青蓮視瞬已多繁, 迦葉 微微笑自謾。”

(4).佛教以為蓮花清淨無染。故常用以指稱和佛教有關的事物。(1)指佛寺。 唐 劉長卿 《戲贈乾越尼子歌》:“亭亭獨立青蓮下,忍草禪枝繞精舍。” 宋 蘇軾 《同王勝之游蔣山》詩:“朱門收畫戟,紺宇出青蓮。”自註:“ 荊公 宅已為寺。” 明 高啟 《題黃鶴仙人畫》詩:“緑桂騷人宅,青蓮釋 * 。”(2)指佛經。 唐 劉禹錫 《聞董評事疾因以書贈》詩:“繁露傳家學,青蓮譯梵書。” 清 鈕琇 《觚賸續編·妙霓》:“以是口誦青蓮,虔皈摩朅;手裁紫鳳,巧邁因祗。”(3)猶淨土。佛家所謂極樂世界。 唐太宗 《為戰陣處立寺詔》:“望法鼓所振,變炎火於青蓮;清梵所聞,易苦海於甘露。”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湖賞》:“紫綬金章,錮蔽了白馬青蓮舊路。”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續黃粱》:“僧曰:‘修德行仁,火坑中有青蓮。’”

(5).指 九華山 。 九華山 在 安徽省 青陽縣 南二十里,舊名 九子山 。九峰猶如蓮花削成,故稱 九華山 。 唐 曹唐 《望九華寄池陽杜員外》詩:“差差玉劍寒鋩利,褭褭青蓮翠葉重。” 明 周湞 《舟中望九華山》詩:“刻削冠青蓮,雕鏤矗丹筍。” 清 吳瞻泰 《自題蓮花峰頂試泉圖》詩:“萬仞青蓮上,梯云為試泉。”

(6).見“ 青蓮居士 ”。

臨風

迎風;當風。《楚辭·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怳兮浩歌。”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臨風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 唐 杜甫 《與嚴二郎奉禮別》詩:“出涕同斜日,臨風看去塵。”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水滸傳》第三九回:“不覺酒湧上來,潸然淚下,臨風觸目,感恨傷懷。” 蘇曼殊 《寄調箏人》詩:“偷嘗仙女脣中露,幾度臨風拭淚痕。” 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想起我的母親,不覺憑在甬道的窗邊,臨風偷灑了幾點酸淚。”

謝公

(1).指 晉 謝安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桓子野 每聞清歌,輒喚‘奈何!’ 謝公 聞之曰:‘ 子野 可謂一往有深情。’” 唐 李白 《示金陵子》詩:“ 謝公 正要 東山 妓,攜手林泉處處行。”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送施聖與樞密帥隆興》詞:“試問 東山 風月,更著中年絲竹,留得 謝公 否?”

(2).指 南朝 宋 謝靈運 。 唐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 謝公 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唐 錢起 《送包何東遊》詩:“子好 謝公 跡,常吟孤嶼詩。” 明 高啟 《天平山》詩:“難追 謝公 游,空發 阮生 慟。”

(3).指 南朝 齊 謝朓 。 唐 李白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詩:“誰念北樓上,臨風懷 謝公 。”

(4).指 宋 謝景初 。 元 費著 《箋紙譜》:“紙以人得名者,有 謝公 ,有 薛濤 。”參見“ 謝公牋 ”。

詩詞推薦

影湖樓原文_影湖樓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