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和叔·其二

作者:李正民 朝代:宋代

寄和叔·其二原文

阮公痛哭到途窮,碧海相望西與東。

流落真同土木偶,賓士方類馬牛風。

烏衣舊會嗟難繼,黃耳家書杳不通。

桂樹連蜷猿嘯苦,王孫何久滯山中。

詩詞問答

問:寄和叔·其二的作者是誰?答:李正民
問:寄和叔·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寄和叔·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正民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正民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東韻

參考注釋

痛哭

盡情地哭

途窮

喻走投無路或處境困窘。 南朝 宋 顏延之 《五君詠·阮步兵》:“物故不可論,途窮能無慟。”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持法》:“此途窮者,不輯之,當為患。” 清 唐孫華 《文信國祠》詩:“戰苦身攢鏃,途窮血裹斑。”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七論“文人相輕”--兩傷》:“於是相輕的文人們的處境,就也更加艱難起來,連街頭也不再是擾攘的地方了,真是途窮道盡。”

碧海

碧藍色的海

相望

互相對望

雕欄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學洢·核舟記》

鄰國相望。——《史記·貨殖列傳》

死者相望。——《資治通鑑·唐紀》

東西相望。——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流落

窮困失意,在外漂泊

流落他鄉

土木

建築工程,也指建築方面的鋪張浪費

土木之誤。——清· 張廷玉《明史》

賓士

車馬等快速地跑

汽車在望不到邊際的高原上賓士。——茅盾《白楊禮讚》

馬牛風

(1).馬牛奔逸。語出《書·費誓》:“馬牛其風。” 蔡沉 集傳:“馬牛風逸。” 宋 蘇轍 《汝南示三子》詩:“飲食粗便魚稻足,音塵不隔馬牛風。” 明 孫仁孺 《東郭記·戰必勝》:“ 齊 人煞誕,馬牛風不及邊關,無端侵越我江山。” 清 周亮工 《送季介庵呂素岩北還》詩:“雪裡難尋鴻雁跡,塵中誰辨馬牛風。”

(2).無關係,不相干。 宋 楊萬里 《謝張子儀尚書寄天雄附子百果十包》詩:“今古交情市道同,轉頭立地馬牛風。” 元 關漢卿 《謝天香》第三折:“色緣有深意,誰謂馬牛風?” 清 王韜 《臆譚·簡輔》:“今相臣之去就廢置,若無預乎草野之休戚,並不繫乎朝廷之重輕,在民若馬牛風,在朝若九牛毛。”參見“ 風馬牛不相及 ”。

烏衣

(1).黑色衣。古代貧賤者之服。《三國志·魏志·鄧艾傳》:“值歲凶旱, 艾 為區種,身被烏衣,手執耒耜,以率將士。”《隋書·五行志上》:“ 後主 於苑內作貧兒村……多令人服烏衣,以相執縛。”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諾皋記上》:“ 虞道施 , 義熙 中乘車山行,忽有一人,烏衣,徑上車言寄載。”

(2).指穿黑衣的差役。 宋 戴復古 《久寓泉南》詩之九:“寄跡小園中,忽有烏衣至,手中執圓封,州府特遣餽。”

(3).指 烏衣巷 。參見“ 烏衣巷 ”。

(4).指燕子。 元 楊維楨 《題邊魯生梨花雙燕圖》詩:“春風歌《白雪》,夜月夢烏衣。” 金 龐鑄 《田器之燕子圖》詩序:“ 器之 自敘云: 明昌 丙辰予從軍塞外……忽一日飛止坐隅,都無驚畏,移時不去,予始悟明日秋社,此鳥當歸,殆留別語也。因作一詩贈之云:‘幾年塞外歷崎危,誰謂烏衣亦此飛。’”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梧桐》:“至於秋天鴻雁,社日烏衣,則有月令在。”參見“ 烏衣國 ”。

黃耳

(1).狗的別名。 晉 崔豹 《古今注·鳥獸》:“狗一名黃耳。” 唐 元稹 《友封體》詩:“樺燭焰高黃耳吠,柳堤風靜紫騮聲。”

(2). 晉 陸機 所飼名犬名。《晉書·陸機傳》:“初 機 有駿犬,名曰黃耳,甚愛之。既而羈寓京師,久無家問,笑語犬曰:‘我家絶無書信,汝能齎書取訊息不?’犬搖尾作聲。 機 乃為書以竹筩盛之而繫其頸,犬尋路南走,遂至其家,得報還 洛 。”後即以“黃耳”喻指信使。 金 元好問 《懷益之兄》詩:“黃耳定從秋後到,白頭新自夜來生。” 清 顧炎武 《自笑》詩:“黃耳不來 江 表信,白頭終念故山薇。”

(3).用黃金或黃銅所制的器物之耳。《易·鼎》:“六五,鼎黃耳,金鉉利貞。”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今富者銀口黃耳,金罍玉鍾。” 馬非百 註:“黃耳,即黃金耳或銅耳。今各地出土古杯,橢圓形,有雙耳,就是這種東西。” 清 王筠 《菉友肊說》:“是故 周公 繫爻之辭,以折足覆餗為戒,以黃耳玉鉉為吉。”

家書

(1) 家庭成員寫的書信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家書一篋。——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2) 家中擁有的書

不通

(1).阻塞;不通達。《左傳·成公十三年》:“東道之不通,則是 康公 絶我好也。”《楚辭·九辯》:“閔奇思之不通兮,將去君而高翔。”

(2).不相往來。《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絶。”

(3).不共同使用。《禮記·內則》:“外內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寢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

(4).不明白;不了解。《漢書·哀帝紀》:“皇天降非材之佑, 漢 國再獲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 三國 魏 阮籍 《為鄭沖勸晉王箋》:“ 沖 等不通大體,敢以陳聞。” 王願堅 《普通勞動者》:“說著,他動了真氣,象不屑於和這個不通情理的人說話似的,一翻身躺下去。”

(5).謂學識淺陋。 漢 王充 《論衡·別通》:“夫通人猶富人,不通者猶貧人也。俱以七尺為形,通人胸中懷百家之言,不通者空腹無一牒之誦。”

(6).謂文理悖謬不順。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音辭》:“是為一論物體,一就人情,殊不通矣。”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科第·鼎甲》:“邑宰見其文,以為不通,貼文於照牆,不取。”

連蜷

長曲貌。《楚辭·九歌·雲中君》:“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文選·揚雄<甘泉賦>》:“蛟龍連蜷於東厓兮, * 敦圉乎 崑崙 。” 李善 註:“連蜷,長曲貌也。” 清 黃景仁 《詠懷》:“桂樹生空山,柯榦何連蜷。”

連踡:猶連卷。《梁書·王筠傳》:“ 約 製《郊居賦》,構思積時,猶未都畢,乃要 筠 示其草, 筠 讀至‘雌霓連踡’, 約 撫掌欣抃曰:‘僕嘗恐人呼為霓。’” 唐 盧照鄰 《釋疾文》:“未攀偃蹇桂,一臂連踡;不學 邯鄲 步,兩足匍匐。”

王孫

(1) 王爵的子孫

(2) 泛指貴族子孫,古時也用來尊稱一般青年男子

王孫公子

久滯

(1).長太棄置。《三國志·魏志·管輅傳》“ 正始 九年舉秀才” 裴松之 注引《管輅別傳》:“欲令明主不獨治,逸才不久滯。”

(2).長久積存。《詩·小雅·甫田》“我取其陳” 唐 孔穎達 疏:“以官有畜積,恐其久而腐敗,所以紓出官粟之畜積久滯者,待秋收然後取民新穀以納官也。”

(3).長久滯留。 唐 顧況 《遊子吟》:“遊子悲久滯,浮雲鬱東岑。”《說岳全傳》第七九回:“幽魂久滯,忠節應旌。”

詩詞推薦

寄和叔·其二原文_寄和叔·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