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坳題石原文
青樓空擅一時名,銅雀風流自屬卿。
笑臉祇從遺影艷,醉懷偏逐步虛聲。
牽愁檢韻難賡詠,掩淚緣君半減枰。
可是蓮香知已足,尚留佳事在孤塋。
詩詞問答
問:梅坳題石的作者是誰?答:何日精
問:梅坳題石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梅坳題石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2. 明張喬《蓮香集》卷二
參考注釋
青樓
(1) 妓女被指定居住和賣淫的場所
青樓夢好。——宋· 姜夔《揚州慢》
(2) 指顯貴人家的精緻樓房
一時
(1) 一個時期
此一時彼一時
一時多少豪傑。——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2) 短時間
一時半刻
一時紉。——《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一時從者千人。——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3) 同一時候。
一時收禽(一時:同時。禽:通“擒”。收禽:逮捕奸黨)。——《後漢書·張衡傳》
一時皆下。——唐·李朝威《柳毅傳》
一時齊發,眾妙畢備。——《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4) 一些時候
攻一時。——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銅雀
(1).銅製的鳥雀。《三輔黃圖·建章宮》:“古歌云:‘ 長安 城西有雙闕,上有雙銅雀,一鳴五穀成,再鳴五穀熟。’” 南朝 梁簡文帝 《和藉田詩》:“鰩魚顯嘉瑞,銅雀應豐年。”
(2).指 銅雀台 。 南朝 陳 張正見 《銅雀台》詩:“淒涼 銅雀 晚,搖落墓田通。” 唐 杜牧 《赤壁》詩:“東風不與 周郎 便, 銅雀 春深鎖二 喬 。”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蔣珊漁殘稿》:“淚盡英雄公一笑, 魏 家 銅雀 晉 銅駝 。”參見“ 銅雀臺 ”。
(3).亦作“ 銅爵 ”。傳說中的 秦始皇 名馬名。 晉 崔豹 《古今注·鳥獸》:“ 秦始皇 有七名馬:追風、白兔、躡景、犇電、飛翮、銅爵、神鳧。” 五代 馬縞 《中華古今注·秦始皇馬》:“有七名馬……六曰銅雀。”
風流
(1) 風采特異,業績突出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 才華出眾,自成一派,不拘泥於禮教
是真名士自風流
(3) 放蕩不羈
如此風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響的婚禮
(4) 具有 * 特點或 * 上得到滿足
風流小說
(5) 風俗教化
風流篤厚,禁罔疏闊。——《漢書·刑法志》
(6) 遺風,流風餘韻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 風度;儀表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唐· 杜甫《詠懷古蹟》
(8) 風韻,多指好儀態
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紅樓夢》
笑臉
帶笑的臉龐
處處有笑臉
遺影
(1).謂留下影子。 晉 陸機 《輓歌詩》之一:“帷袵曠遺影,棟宇與子辭。”
(2).指遺留下的影子。 晉 陶潛 《九日閒居》詩:“往燕無遺影,來雁有餘聲。” 宋 陳與義 《幽窗》詩:“高鳥度遺影,風扉語移時。”
(3).猶遺像。 南朝 梁 沉約 《瑞石像銘》:“愛其貞恆之性,嘉其可久之姿,莫若圖玅像於檀香,寫遺影於祗樹。” 唐 劉長卿 《夜宴洛陽程九主簿送楊三山人往天台尋智者禪師隱居》詩:“雲龕閉遺影,石窟無人煙。” 周立波 《蘇聯紅軍博物館》:“她的遺體還留在那兒的雪裡,紅軍撥開積雪,拍了一張照片,這是她的最後的遺影。”參見“ 遺像 ”。
逐步
一步步
逐步加以解決
逐步降低成本
逐步提高知識分子待遇
虛聲
(1).虛名;虛譽。《韓非子·六反》:“布衣循私利而譽之,世主聽虛聲而禮之,禮之所在,利必加焉。”《後漢書·黃瓊傳》:“自頃徵聘之士, 胡元安 、 薛孟嘗 、 朱仲昭 、 顧季鴻 等,其功業皆無所採,是故俗論皆言處士純盜虛聲。” 宋 陳師道 《別黃徐州》詩:“一日虛聲滿天下,十年從事得途窮。” 清 李漁 《風箏誤·遣試》:“若不是他引我進去相見呵,萬一謬採虛聲聘定了,把鸞凰效,兀的不是神仙魑魅同偕老。”
(2).假話;空話。 唐 皇甫湜 《制策一道》:“臣伏見赦令節文,周備纖悉,空文虛聲,溢於視聽,而實功惠未有分寸及於蒼生。” 唐 羅隱 《塞外》詩:“可使御戎無上策,只應憂國是虛聲。”《金史·完顏合達移剌蒲阿傳論》:“異時伐 宋 , 唐州 之役喪師七百,主將 訛論 匿之,而以捷聞。御史 納蘭 糾之, 宣宗 奬御史,而不罪 訛論 ,是君臣相率而為虛聲也。”
(3).虛假的聲勢。 宋 司馬光 《言西邊上殿札子》:“ 諒祚 又數揚虛聲以驚動邊鄙,而將帥之臣率多懦怯,別無才謀以折衝禦侮,只知多聚兵馬以自衛其身。” 明 袁宏道 《送劉都諫左遷遼東苑馬寺簿》詩:“東虜近乘勝,虛聲震京甸。” 范文瀾 《中國近代史》第六章第二節:“ 朝鮮 政府親 美 疏 俄 仇 清 惡 日 , 滿清 依 俄國 虛聲援助, 日本 得 美國 實力支持, 中 日 鬥爭愈益緊張。”
(4).空谷間傳出的回聲。 唐 姚崇 《故洛陽城侍宴應制》詩:“川鳧連倒影,巖鳥應虛聲。”
牽愁
牽動愁緒。 唐 韓偓 《別緒》詩:“別緒靜愔愔,牽愁暗入心。” 元 楊載 《題胡伯衡<飛雲圖>》詩:“塵沙客路牽愁遠,泉石家鄉入夢稀。”《紅樓夢》第四五回:“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
賡詠
相繼詠和。 宋 陳岩肖 《庚溪詩話》卷上:“君臣會遇,形於賡詠,此與 唐 虞 賡載,事雖異而意同也。”《清史稿·理密親王允礽傳》:“太子通 滿 漢 文字,嫺騎射,從上行幸,賡詠斐然。”
掩淚
猶掩涕。 晉 左思 《嬌女》詩:“瞥聞當與杖,掩淚俱向壁。” 唐 李嘉祐 《游徐城河忽見清淮因寄趙八》詩:“長恨相逢即分首,含情掩淚獨回頭。”《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這幾句話,説得旁人俱各掩淚。” 許地山 《女兒心》:“ 宜姑 到看不見她,才掩淚回到寨里。”
可是
(1) ——連線分句、句子或段落,表示轉折關係,常和前面的“雖然”相呼應;先由“雖然”引出一層意思,後用“可是”一轉,引出相反或不一致的意思。相當於“但是”
他雖然有病,可是仍繼續工作
(2) 然而
可是他錯了
(3) 真是;實在是
要論人家姚大叔,老成持重,又有骨氣,可是百里挑一。—— 楊朔《三千里江山》
(4) 卻是
現在可是換了一個說法了
(5) 是否
卻從鼻尖跑下,又用冷舌頭來舐我的嘴唇了,不知道可是表示親愛。——魯迅《野草》
(6) 還是
你這魚是賣的,可是博的?——元· 李文蔚《燕青博魚》
佳事
(1).好事。《三國志·蜀志·諸葛瞻傳》:“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雖非 瞻 所建倡,百姓皆傳相告曰:‘ 葛侯 之所為也!’”
(2).佳話,美談。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畿輔·建酒樓》:“而五樓則專以處侑酒歌妓者,蓋倣 宋 世故事,但不設官醖,以收榷課,最為清朝佳事。”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八:“相傳 王文簡 晚年名益高,海內訪先生者,率不相值,惟於 慈仁寺 書攤訪之,則無不見,亦一佳事。”
孤塋
孤墳,無人祭掃的墳墓。 唐 黃滔 《經安州感故鄭郎中》詩之一:“岳客出來尋古劍,野猿相聚叫孤塋。”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梅坳題石原文_梅坳題石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