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原文
又值佳辰三月三,春光馬上好吟探。
雲中隱約山含黛,雪後熹微天蔚藍。
花屋菜畦圍郭外,竹籬茅舍學江南。
蘭亭即景思臨本,肥瘦諸家未易諳。
詩詞問答
問:上巳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上巳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上巳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覃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三
參考注釋
佳辰
良辰;吉日。 唐 王勃 《越州秋日宴山亭序》:“豈非琴樽遠契,必兆朕於佳辰;風月高情,每留連於勝地。” 宋 柳永 《應天長》詞:“恁好景佳辰,怎忍虛設;休效 牛山 ,空對江天凝咽。”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三·蘇門孫先生言行》:“凡佳辰令節,寒食寒衣,皆拜,設時食。”
三月
(1) 格里曆(即陽曆)每年的第三個月
(2) 農曆(陰曆)每年的第三個月,第三個朔望月
(3) 三個月
上好
質量高;最好
上好的菸葉
雲中
(1).雲霄之中,高空。常用指傳說中的仙境。《楚辭·九歌·雲中君》:“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雲中。” 王逸 註:“雲中,雲神所居也。”《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四·王子喬》:“ 王子喬 ,參駕白鹿雲中遨。” 宋 柳永 《玉蝴蝶》詞:“雲中鼓吹,游徧 蓬萊 。”
(2).高聳入雲的山上。喻塵世外。 宋 嚴參 《沁園春·自適》詞:“吾應有,雲中舊隱,竹里柴扉。”
(3).比喻朝廷。 明 高啟 《寓感》詩之十六:“ 蜀 琴有奇紋,本是枯桐枝……曾持薦 黃帝 ,雲中奏《鹹池》。”
(4).古郡名。原為 戰國 趙 地, 秦 時置郡,治所在 雲中縣 (今 內蒙古 托克托 東北)。 漢 代轄境較小。有時泛指邊關。《韓非子·喻老》:“故雖有 代 、 雲中 之樂,超然已無 趙 矣。” 南朝 宋 鮑照 《代陳思王<白馬篇>》:“要途問邊急,雜虜入 雲中 。” 清 朱彝尊 《送曹侍郎溶備兵大同》詩之二:“知有 馮唐 論將略,不令 魏尚 久 雲中 。”
(5).古 雲夢澤 。《左傳·定公四年》:“ 楚子 涉 雎 濟 江 ,入於 雲中 。” 杜預 註:“入 雲夢澤 中。” 楊伯峻 註:“傳説 雲夢澤 跨 江 南北,此 江 南之 雲夢 。”
隱約
(1).困厄;儉約。《莊子·山木》:“夫豐狐文豹,棲於山林,伏於巖穴,靜也;夜行晝居,戒也;雖飢渴隱約,猶旦胥疏於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 陳鼓應 註:“隱約含有逼困之意。”《楚辭·嚴忌<哀時命>》:“居處愁以隱約兮,志沉抑而不揚。” 王逸 註:“言己放於山澤,隱身守約。”《後漢書·趙典傳》:“ 典 少篤行隱約,博學經書。” 李賢 註:“隱,靜也。約,儉也。” 宋 曾鞏 《學舍記》:“予之卑巷窮廬,冗衣礱飯,芑莧之羹,隱約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
(2).謂義深而言簡。《史記·太史公自序》:“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司馬貞 索隱:“謂其意隱微而言約也。” 張守節 正義:“《詩》《書》隱微而約省者, 遷 深惟欲依其隱約而成其意志也。” 宋 歐陽修 《謝氏詩序》:“ 希孟 之言,尤隱約深厚,守禮而不自放。”
(3).依稀不明貌。 南朝 梁 何遜 《初發新林》詩:“帝城猶隱約,家國無處所。” 唐 韓愈 《次硤石》詩:“試憑高處望,隱約見 潼關 。” 洪深 《趙閻王》第二節第三幕:“這已在林子中,遠處鼓聲隱約可聞。”
熹微
微明,光未盛的樣子
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蔚藍
類似晴朗天空的顏色的一種藍色
蔚藍的天空
菜畦
培育蔬菜的菜圃
竹籬茅舍
常指鄉村中因陋就簡的屋舍。 宋 張昇 《離亭燕》詞:“蓼嶼荻花洲,掩映竹籬茅舍。” 清 程麟 《此中人語·撫松軒詩稿》:“村店青旗賣酒家,竹籬茅舍路三叉。”
江南
(1) 長江下游以南的地區,就是江蘇、安徽兩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長,雜花生樹。——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江南好風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能不憶江南。——唐· 白居易《憶江南》
春風又綠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長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記·貨殖列傳》
蘭亭
(1).亭名。在 浙江省 紹興市 西南之 蘭渚山 上。 東晉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 王羲之 之 謝安 等同游於此, 羲之 作《蘭亭集序》。
(2).指《蘭亭帖》。 唐 李約 《蕭子云飛白蕭字贊序》:“比獲《蘭亭》之書,世情觀之,未若野人之塊,不闕於世,在世為無用之物,苟適余意,於余則有用已多。” 宋 陸游 《太平時》詞:“臨罷《蘭亭》無一事,自修琴。” 明 陶宗儀 《<蘭亭集>刻》:“《蘭亭》一百一十七刻,裝褫作十冊,乃 南宋 理宗 內府所藏,每版有內府圖書鈐縫玉池上,後歸 賈平章 。” 郁達夫 《寄映霞》詩之二:“欲撰 西泠 才女傳,苦無椽筆寫《蘭亭》。”
(3).見“ 蘭亭春 ”。
即景
(1) 就眼前的景物
即景生情
(2) 就眼前的景物即興創作的作品
即景詩
臨本
謂摹寫出來的書畫複製本。 宋 沉作喆 《寓簡》卷九:“予後因從 蜀 人求臨本。” 明 馬愈 《馬氏日抄·蟹蘆圖》:“予觀此卷,於 敉 所稱氣韻生動之説,若有未到,必臨本也。”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余臨《採芝圖》副本,到 蘇州 ,告知夫人;而夫人亦將《雅集圖》臨本見示,彼此大笑。” 清 趙翼 《題百體壽字》詩:“邇來臨本漸傳播,多取吉祥介秀眉。” 魯迅 《書信集·致魏猛克》:“《列女傳》翻刻而又翻刻,刻死了; 宋 本大約好得多, 宋 本出於 顧愷之 ,原畫已無,有正書局印有 唐 人臨本十來幅,名曰《女史箴圖》。”
肥瘦
(1).胖瘦。《素問·三部九候論》:“ 岐伯 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氣之虛實,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南史·王玄謨傳》:“ 孝武 狎侮羣臣,各有稱目,多鬚者謂之羊,短長肥瘦皆有比擬。”
(2).特指字型筆畫的肥壯與瘦勁。 宋 黃庭堅 《又跋<蘭亭>》:“《蘭亭敘》草, 王右軍 平生得意書也。反復觀之,略無一字一筆不可人意,摹寫或失之肥瘦,亦自成妍,要各存之以心會其妙處爾。”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仙篆》:“余得其拓本,字之大小疏密肥瘦不一。”
(3).指衣服和鞋子等的寬窄。如:你看這件衣裳的肥瘦怎么樣?如:本店設有加工定做特殊肥瘦布鞋的服務項目。
(4).指職務的工資待遇和額外收入等的多少。 老舍 《蛻》第三:“論實力,論收入,三個教育局局長也抵不住他一個。階級儘管相同,可是身份的高低還到底在‘缺’的肥瘦冷熱上去分。”
(5).方言。半肥半瘦的肉。如:我在東來順買了兩斤肉片,一斤黃瓜條兒,一斤肥瘦兒,晚上請你來吃涮羊肉。
諸家
(1).各個人家。《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初,諸家子弟恐懼,皆亡逃自匿,曰‘ 伯升 殺我’。”
(2).各個學派,亦指研究某一方面學問的各個專家。《周禮·地官·大司徒》“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 唐 賈公彥 疏:“ 司農 據此經,公五百里,侯四百里,與《魯頌》、《論語》合,亦是破諸家之意。” 朱東潤 《杜甫敘論》第四章:“這首詩諸家認為是 乾元 二年(七五八)春後作的。”
(3).別的人家。 唐 劉禹錫 《渾侍中宅牡丹》詩:“今朝見顏色,更不向諸家。” 唐 白居易 《櫻桃花下有感而作》詩:“風光饒此樹,歌舞勝諸家。”
未易
不易;難於。 漢 司馬遷 《報任安書》:“僕又佴之蠶室,重為天下觀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為俗人言也!”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夫街談巷説,必有可采,擊轅之歌,有應風雅,匹夫之思,未易輕棄也。” 清 趙翼 《甌北詩話·韓昌黎詩》:“今觀諸聯句詩,凡 昌黎 與 東野 聯句,必字字爭勝,不肯稍讓……要之二人工力悉敵,實未易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