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禮普陀宗乘之廟因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瞻禮普陀宗乘之廟因題原文

梵語布達拉,震旦謂普陀。

南海本中華,西域實仿摹。

斯乃肖藏式,搆築無差訛。

土爾扈特來,慶落演梵那。

去歲雨致頹,根基未固羅。

重砌塊石堅,僨事弗深訶。

茲臨重瞻禮,舊貫仍巍峨。

不有敗者相,焉睹成者嘉。

成敗總六如,如是觀如何。

詩詞問答

問:瞻禮普陀宗乘之廟因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瞻禮普陀宗乘之廟因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三十九

2. 葉普陀有三詳見碑記蓋西域布達拉本以山似普陀而屋宇則仍依藏式茲廟規制悉仿西藏為之

參考注釋

梵語

一種古印度語言,正如印度語法家(如帕尼尼Panini)所描述的,是印度和印度教的古典語言

布達

書信用語。謂陳述表達。 清 鮑超 《覆黃翼升書》:“知關錦念,並附布達。” 魯迅 《書信集·致黎烈文》:“專此布達,並頌撰安。”

書信正文結束處用語。表示陳述如上的意思。 魯迅 《書信集·致母親》:“專此佈達,恭請金安。” 魯迅 《書信集·致曹靖華》:“專此佈達,即請春安。”

震旦

古代印度人稱中國

諾矩羅居 震旦東南大海際 雁盪山芙蓉峰龍湫。—— 宋· 沈括《夢溪筆談》

普陀

中國 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梵語 補陀落迦 (Potalaka)的省音譯。在今 浙江省 普陀縣 ,屬 舟山群島 。古稱 梅岑山 ,傳說 漢 方士 梅福 在此煉丹。 五代後梁 時, 日 僧 慧鍔 從 五台山 請 觀音 聖像回國,為大風所阻,於此山建“不肯去觀音院”,是為“觀音道場”之始。後人又據《華嚴經·入法界品》,附會為 善才 參訪 觀音菩薩 的 補陀落迦山 。《四溟詩話》卷四引 唐 安慶王 《西池送月泉上人歸南海》詩:“天開 達摩 井,雲護 普陀 巖。”《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八回:“等到六月里,那位 蒯老太太 照例是要帶了合家人等到 普陀 燒香的。”參閱《翻譯名義集·眾山》。

南海

(1)

(2) 縣名,在廣東省境內,現已併入廣州市

(3) 對康有為的尊稱,其字亦為南海

南海之生死未可卜。—— 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中華

(1)

(2) 古代華夏族多建都於黃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稱之為中華,是漢族最初興起的地方,後各朝疆土漸廣,凡所統轄,皆稱中華,後也借指中國

振興中華

(3) 指中原

(4) 古時對華夏族、漢族的稱謂

西域

漢代以後對今玉門關以西的新疆及中亞細亞等地區的總稱

西域書,泛指有關佛教的著作

仿摹

見“ 仿模 ”。

搆築

興建,建造。 宋 蘇軾 《乞罷宿州修城狀》:“右臣今相度上件改鎮作縣事,係已行之命,兼搆築廨宇,略已見功,恐難中輟。”

差訛

錯誤,差錯

土爾扈特

部族名。 額魯特蒙古 四 衛拉特 之一。本遊牧於 塔爾巴哈台 附近 雅爾 地方, 明 末 清 初徙牧 伏爾加河 畔。 清 乾隆 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率屬內徙。 清 廷詔分為新舊兩部: 舊土爾扈特 賜牧於 珠勒都斯 、 庫爾喀喇烏蘇 等地; 新土爾扈特 賜牧於 科布多 西南。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四:“又於 土爾扈特 及 輝特 舊遊地,設 塔爾巴哈臺 參贊大臣一,領隊大臣二。”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四:“ 土爾扈特蒙古 ,備兵請赴援,上嘉之。”別有 額濟納土爾扈特 ,在 甘肅 西部。

演梵

講解佛經。《沫若文集·孔雀膽》附錄 楊亞寧 《致郭沫若》:“又竊以為 段功 之所以拒諫,與夫 梁王 之所以假‘ 東寺 演梵’害之者,何莫非因 功 之佞佛所致?”

去歲

去年

根基

(1) 基礎

恪新秉國政,而內無其主,不念撫恤上下以立根基,競於外事,虐用其民,……其 恪獲罪之日也。——《三國志·魏志·鄧艾傳》

房屋的根基一定要打好

根基差

(2) 也喻指家底

這家工廠根基薄,資金周轉十分困難

砌塊

用粘土燒制或混凝土製成的用來建築房屋牆壁的塊狀建築材料,經常採用磚或石貼面

僨事

敗事。《禮記·大學》:“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鄭玄 註:“僨,猶覆敗也。” 明 宋濂 《贈吳府伴讀陳生孟暘序》:“幸仕優而學,拾級而升,庶幾無曠官僨事之失也。” 清 李漁 《蜃中樓·獻壽》:“只因你鹵莽僨事,削去了地方,到如今悔也不悔?” 鄒韜奮 《事業管理與職業修養》:“常語有所謂‘膽大心細’,膽大心細是可貴的,如果膽大心粗,那隻適足僨事,不但無可貴,而且是應該極力避免的。”

瞻禮

(1)

(2) 宗教活動節

(3) 天主教指星期天以外的各天

舊貫

舊制度;舊例

遵循舊貫

巍峨

形容高大雄偉

群山巍峨

不有

沒有

無所不有。——《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有五穀之實而不有其名。——明·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成敗

成功與失敗;勝負

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漢· 賈誼《過秦論》

成敗在此一舉

六如

也稱六喻。佛教以夢、幻、泡、影、露、電,喻世事之空幻無常。《金剛經·應化非真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宋 范成大 《閶門戲調行客》詩:“萬事惟堪六如觀,一杯莫信四並難。”

如是

如此這么;像這樣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清· 劉開《問說》

如何

(1)

(2) 用什麼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貼的問題

(3) 方式、方法怎樣

接下去的問題是如何表明我們的意思

(4) 在什麼情況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會

(5) 怎么,怎么樣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後如何。——《水滸傳》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樣”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湯問》

詩詞推薦

瞻禮普陀宗乘之廟因題原文_瞻禮普陀宗乘之廟因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