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峪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西峪原文

西峪深秋了不涼,肩輿行意賞煙光。

前朝峭冷又回暖,今歲塞園始見霜。

鹿喜平坡草猶綠,雁過空宇葉初黃。

石城外即山村近,且幸崇墉積圃場。

詩詞問答

問:西峪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西峪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西峪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陽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六十

2. 平聲

參考注釋

深秋

秋季的末期

了不

絕不;全不。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君歸,見嘲笑而請筆作答,了不容思,文辭超卓,四座嘆之。” 宋 蘇軾 《送顧子敦奉使河朔》詩:“十年臥江海,了不見慍喜。” 金 元好問 《忻州天慶觀重建功德記》:“鶴既至,翔舞階庭,了不驚異。”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長清僧》:“既歸,灰心木坐,了不勾當家務。”

肩輿

代步工具,由人抬著走

導使睿乘肩輿,具威儀。——《資治通鑑》。胡注:“肩輿,平肩輿也,人以肩舉之而行。

行意

(1).謂按著自己的意志行事。《國語·越語下》:“王曰:‘……子聽吾言,與子分國。不聽吾言,身死,妻子為戮。’ 范蠡 對曰:‘臣聞命矣。君行制,臣行意。’” 韋昭 註:“制,法也。意,志也。” 北魏 崔鴻 《十六國春秋·後趙·石虎》:“﹝ 石虎 ﹞拜征虜將軍,性酷虐無道,軍中勇敢策略與己侔者,輒因事害之…… 勒 ( 石勒 )屢加責誨,而行意自若。” 宋 蘇軾 《初別子由》詩:“使子得行意,青衫陋公卿。”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吏部·考察科道》:“ 高新鄭 生平,彷彿似 桂安仁 ,其才鋒氣魄同,忮忍專愎同,其受主上眷知亦同,故皆能乘權行意如此。”

(2).猶行色。指出發前後的神態、情景或氣派。《魏書·王慧龍傳》:“ 慧龍 年十四,為沙門 僧彬 所匿。百餘日,將 慧龍 過 江 ,為津人所疑,曰:‘行意怱怱徬徨,得非 王 氏諸子乎?’”

(3).離去的意向。《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六回:“談了半天, 彌軒 似有行意。”

煙光

亦作“煙光”。1.雲靄霧氣。 唐 元稹 《飲致用神麴酒三十韻》:“雪映煙光薄,霜涵霽色冷。” 宋 黃庭堅 《題宗室大年畫》詩之一:“水色煙光上下寒,忘機鷗鳥恣飛還。” 金 元好問 《九月晦日玉村道中》詩:“煙光藏落景,山骨露清秋。” 清 於養志 《不寐》詩:“小苑煙光薄,疏簾月影清。”

(2).指春天的風光。 唐 黃滔 《祭崔補闕》:“ 閩 中二月,煙光秀絶。”

前朝

以前。 三國 魏 曹操 《讓縣自明本志令》:“前朝恩封三子為侯,固辭不受。” 元 王禎 《蠶連詩》:“前朝繭如山,今朝卵如粟。” 明 高啟 《夢歸》詩:“覺來不見家人面,恰似前朝始別時。”

(1).過去的朝代。 唐 劉禹錫 《楊柳枝詞》之一:“請君莫唱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醒世恆言·汪大尹火焚寶蓮寺》:“在城有個 寳蓮寺 。這寺從前朝至今,累世相傳,房廊屋舍,數百多間,田地也有上千餘畝。”《紅樓夢》第四回:“只不過將些《女四書》、《列女傳》讀讀,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這幾個賢女便了。” 清 唐才常 《感懷》詩:“年來莫問前朝事,曾否當筵借箸籌。”

(2).上一朝代。《南史·檀道濟傳》:“ 道濟 立功前朝,威名甚重。”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楔子:“夫主姓 崔 ,官拜前朝相國。”

(3).前殿,正殿。《續資治通鑑·宋太宗淳化二年》:“今之 文德殿 ,即 唐 之 宣政殿 也,在 周 為中朝,在 漢 為前朝,在 唐 為正衙。”

峭冷

(1).剛直淡泊;嚴峻冷漠。 唐 姚合 《答韓湘》詩:“詩人多峭冷,如水在胸臆。豈隨尋常人,五藏為酒食。” 宋 洪邁 《夷堅乙志·扈司戶妾》:“面目極峭冷,與人寡合。”

(2).形容嚴寒。 清 陳維崧 《薄倖·賦得水昌簾下看梳頭》詞:“別來香閣,峭冷尖寒應滿。”

回暖

天氣由冷轉暖。如:開春以後,天氣漸漸回暖。

回煖:回暖。指天氣由冷轉暖。 元 郭鈺 《題蕭質所藏終南雪霽圖》詩:“早梅回煖動精神,凍雀翻叢動毛羽。”

今歲

指今年

今歲是個豐收年

平坡

(1).傾斜度不大的坡地。 元 袁桷 《草地》詩:“帶水殘沙似暗潮,平坡軟草緑迢迢。”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八》:“其峽自西脊東下,循北崖平坡入之。”評劇《鍘閣老》:“人來將轎塵埃落,有 劉鏞 在御街跪倒平坡。”

(2).古寺名。 元 耶律楚材 《繼孟雲卿韻》:“萬壑松風思 仰嶠 ,千巖煙雨憶 平坡 。”原註:“ 仰山 、 平坡 皆 燕然 名剎也。”

空宇

幽寂的居室。 漢 劉向 《九嘆·離世》:“閔空宇之孤子兮,哀枯楊之寃雛。” 晉 左思 《詠史》之四:“寥寥空宇中,所講在玄虛。” 晉 潘岳 《寡婦賦》:“奉靈坐兮肅清,愬空宇兮曠朗。”

石城

(1).傳說中的山名。《莊子·說劍》:“以 燕谿 、 石城 為鋒。” 成玄英 疏:“ 石城 ,塞外山,此地居北,以為劍鋒。”《楚辭·劉向<九嘆·逢紛>》:“平明發兮 蒼梧 ,夕投宿兮 石城 。” 王逸 註:“ 石城 ,山名也。”

(2).古城名。在今 河南 林縣 南。《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其後 秦 伐 趙 ,拔 石城 。”

(3).古城名。在今 安徽 貴池 西南。《後漢書·方術傳·高獲》:“ 獲 遂遠遁 江 南,卒於 石城 。”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石城》:“ 大昕 案……據《郡國志》: 丹陽郡 有 石城縣 ,當是 高獲 所遁也。”

(4).古城名。在今 湖北 襄陽 。《晉書·庾亮傳》:“ 亮 有開復中原之謀…… 亮 當率大眾十萬,據 石城 ,為諸軍聲援。”

(5).古城名。指 白帝城 。在今 四川 奉節 東。 唐 杜甫 《虎牙行》:“壁立 石城 橫塞起。” 蕭滌非 註:“ 石城 指 白帝城 ,因在山上,故名 石城 。”

(6).古城名。在今 浙江 紹興 東北三十里 石城山 下。 宋 賀鑄 《憶仙姿》詞:“日日春風樓上,不見 石城 雙槳。” 康有為 《過石城》詩:“城牆何盤盤,苔莓封之厚,沿溪繞曲曲,帆檣在前後,雲此是 石城 ,小邑萬家有。”

(7).古城名。見“ 石頭城 ”。

(8).壘石成城。比喻堅固的國防。《漢書·食貨志上》:“有石城十仞,湯池百步,帶甲百萬,而無粟,弗能守也。”

山村

山區中的自然村落

沿著山村小道,我找到了大隊部,可是不見一個人。——《太行青松》

崇墉

高牆;高城。《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崇墉岡連以嶺屬,朱闕巖巖而雙立。” 張載 註:“墉,牆也。”《文選·左思<魏都賦>》:“於是崇墉濬洫,嬰堞帶涘。” 張載 註:“墉,城也。” 唐 杜甫 《劍門》詩:“兩崖崇墉倚,刻畫城郭狀。” 明 鄭若庸 《玉玦記·擄掠》:“昏 岱嶽 ,撼 東蒙 ,傾上郡,破崇墉。”

詩詞推薦

西峪原文_西峪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