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泰山作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過泰山作歌原文

土父澤母山之根,成形類聚精義存。

文王后天列八卦,艮兌交錯西南坤。

西南眾山祖脈惟昆崙,其在艮維山本體,是為長白齊蒼旻。

轉折踰海伏而起岱宗,雄長其實尾閭拳石崇。

中原五嶽五鎮各覽二,昆崙長白姑遙跂。

以予所登興安大嶺、巴龍桑蘇台,廣博崇隆列之岳鎮有過之而無不逮,吁何其名曾不得與岳鎮廁。

豈非古來版圖以外未得通文字,儒生各拘所見高位置。

山既若此餘胡獨不然,蒼頡作字天雨粟、鬼夜哭,其理信有豈是荒唐傳。

詩詞問答

問:過泰山作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過泰山作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二十七

2. 東嶽泰山中嶽嵩山北鎮醫巫閭南鎮會稽

參考注釋

土父

即土附魚。

形類

形體類別。《孔叢子·記問》:“物有形類,事有真偽,必審之,奚由?” 宋 徐鉉 《校定<說文解字>序》:“六國之世,文字異形,然猶存篆籀之跡,不失形類之本。”

精義

精闢的義理

深得此中精義

後天

(1) 明天的明天

大後天

(2) 出生以後獲得

後天免疫

八卦

遠古中國的一套象徵性符號,由三條長畫或斷畫組成的八種圖式,在中國和日本用於占卜和象徵

交錯

交叉錯雜

觥籌交錯。——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管道縱橫交錯

西南

(1) 西南方

其西南諸峰。——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2) ;向西向南

潭西南而望。——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3) 指我國西南地區,包括四川、雲南、貴州、西藏等省區

艮維

猶艮隅。指東北方。《後漢書·崔駰傳》:“遂翕翼以委命兮,受符守乎艮維。” 姚錫光 《東方兵事紀略》卷一:“自 中國 艮維左轉,斜伸入海,是 朝鮮 。”

本體

(1) 事物的本身

八音有本體,五音有自然——阮籍《樂論》

(2) 哲學名詞。形成現象的根本實體(常與“現象”相對)

蒼旻

蒼天。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蒼旻遐緬,人事無已。” 宋 蘇軾 《和王斿》之一:“白髮故交空掩卷,淚河東注問蒼旻。” 清 黃鷟來 《和陶飲酒》之九:“鴻鵠初高舉,千里蒼旻開。”

轉折

(1) 在發展過程中改變原來的方向,形勢或趨勢

歷史的轉折

(2) 文章或語義由一個意思轉向另一個意思;講話時轉調;文章或語意由一個方向轉向另一方向

岱宗

(1).即 泰山 。 泰山 舊謂居五嶽之首,為諸山所宗,故稱。《書·舜典》:“歲二月,東巡守,至於 岱宗 。” 孔 傳:“ 岱宗 , 泰山 ,為四岳所宗。” 唐 杜甫 《望岳》詩:“ 岱宗 夫如何? 齊 魯 青未了。” 清 唐孫華 《東嶽宙》詩:“ 岱宗 首羣岳,巖巖鎮 魯 疆。”

(2).古代謂人死後靈魂歸 泰山 。故以 岱宗 指死亡。《文選·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之二》:“常恐游 岱宗 ,不復見故人。” 李善 注引《援神契》:“ 太山 ,天帝孫也,主召人魂。” 南朝 宋 鮑照 《松柏篇》詩:“龜齡安可獲, 岱宗 限已迫。”

雄長

稱雄,稱霸

互爭雄長

雄長一方

其實

(1) 承上文轉折,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

畫家其實並非不懂世故

(2) 確實;的確

其實不是她說的那個意思

尾閭

(1).古代傳說中泄海水之處。《莊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 尾閭 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 成玄英 疏:“ 尾閭 者,泄海水之所也。”《文選·嵇康<養生論>》:“自力服藥,半年一年,勞而未驗。志以厭衰,中路復廢,或益之以畎澮而泄之以 尾閭 。” 李善 注引 司馬彪 曰:“ 尾閭 ,水之從海水出者也,一名 沃燋 ,在東大海之中。尾者,在百川之下故稱尾。閭者,聚也,水聚族之處,故稱閭也。” 唐 李德裕 《漏潭石》詩:“常疑六合外,未信 漆園 書,及此聞溪漏,方欣驗 尾閭 。” 清 趙翼 《逃荒》詩:“安得 尾閭 籌洩水,盡收歸海出平疇。”

(2).泛指事物趨歸或傾泄之所。 清 魏源 《軍儲篇一》:“此漏不塞,雖萬物為金,陰陽為炭,不能供尾閭之壑。” 梁啓超 《新民論》第二節:“民族帝國主義者何?其國民之實力,充於內而不得不溢於外,於是汲汲焉求擴張權力於他地,以為我尾閭。” 郭沫若 《創造十年》十二:“《季刊》和《周報》的標準太高,外來的投稿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不能用,因而失掉不少的讀者,應該要有一種日報來做尾閭,以銷納外來的投稿。”

拳石

(1).指園林假山。 唐 白居易 《過駱山人野居小池》詩:“拳石蒼苔翠,尺波煙杳眇。”《舊唐書·陽惠元傳》:“凡歷三朝,殆二十年,國家不敢興拳石撮土之役。”亦指供陳設用的玲瓏岩石。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傳歌》:“這是 藍田叔 畫的拳石呀!”

(2).小石塊。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七:“ 劍門關 皆石無寸土, 潼關 皆土無拳石。” 明 劉基 《擬連珠》之三五:“蓋聞奔馬之輪,拳石礙之而格;迅川之水,束草投之則凝。”

中原

(1) 指黃河中下游地區

北定中原。——諸葛亮《出師表》

北虜僭盜中原。——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2) 平原;原野

五嶽

中國的五大名山,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和中嶽嵩山

五鎮

(1).即五嶽。《周禮·春官·大司樂》“四鎮五嶽崩” 唐 賈公彥 疏:“五州五鎮得入岳名,餘四州不得岳名者,仍依舊為鎮號,故四鎮也。”

(2).指五嶽以外的東鎮 青州 沂山 ,西鎮 雍州 吳山 ,中鎮 冀州 霍山 ,南鎮 揚州 會稽山 ,北鎮 幽州 醫巫閭山 。《宋史·禮志五》:“其五鎮, 沂山 舊封 東安公 , 政和 三年封王; 會稽 舊封 永興宮 , 政和 封 永濟王 ; 吳山 舊封 成德公 , 元豐 八年封王; 醫巫閭 舊封 廣寧公 , 政和 封王; 霍山 舊封 應聖公 , 政和 封 應靈王 。”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二:“凡四海、五鎮、五嶽、四瀆、 闕里 長白山 帝王陵,共五十九處。”

興安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的縣。著名的古代水力工程“靈渠”就在該縣,人口31萬

蘇台

(1).即 姑蘇台 。又名 胥台 。在 蘇州 西南 姑蘇山 上。相傳為 春秋 時 吳王 闔廬 所築, 夫差 於台上立 春宵宮 ,作長夜之飲。 越國 攻 吳 , 吳 太子 友 戰敗,遂焚其台。 唐 王勃 《乾元殿頌》:“風寒 碣館 ,露慘 蘇臺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九·宋人絕句》:“行人悵望 蘇臺 柳,曾與 吳王 掃落花。”

(2).因 蘇台 地處 蘇州 ,故亦用以借指 蘇州 。 宋 吳處厚 《青箱雜記》卷八:“ 蘇 有 姑蘇臺 ,故 蘇州 謂之 蘇臺 。” 清 趙翼 《到家正值山茶花盛開》詩:“尋春步屐遍 蘇臺 ,帶得餘香轉櫂回。” 陳去病 《丁未八月海上藏書樓夜坐雜感》詩:“ 浙江 潮猛 蘇臺 燼,意向 吳淞江 口行。”參見“ 姑蘇臺 ”。

廣博

(1) 寬廣博大。指學識、胸懷等

他在義大利留學九年,學習內容很廣博。——《哥白尼》

(2) 泛指廣大

給他們展開一個廣博的世界

崇隆

亦作“ 崇嶐 ”。1.高,高起。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黔游日記二》:“西山崇隆,小瀑屢屢從山嶺懸注。” 清 黃景仁 《池陽寫望》詩:“池陽山水窟,石城鬱崇嶐。” 佘疚儂 《三年五月一日與同學登慧山》詩:“地勢隔江遠,西去逾崇隆。”

(2).嚴正。 清 吳熾昌 《客窗閒話·明武宗遺事》:“惟時風憲崇隆,官吏嚴肅,刺不易投,三日猶未得見方伯。”

(3).高尚偉大。《太平天囯文選·常熟報恩牌碑序》:“ 虞山 高聳,並文德之崇嶐; 琴水 沖融,通武功之振奕。” 郭沫若 《祭李聞》:“莽彼河山,因突兀而增色;嗟我民猷,感無上之崇隆。”

岳鎮

亦作“岳鎮”。1.指封疆大吏。 唐 白居易 《為人上宰相書》:“岳鎮闕而不知所取,臺省空而不知所求。” 唐 韓愈 《詠雪贈張籍》詩:“未能裨岳鎮,強欲效鹽梅。”

(2).指四岳等名山。《新唐書·禮樂志一》:“中祀社稷、日月、星辰、岳鎮、海瀆、帝社、先蠶。”

之而

鬚毛。《周禮·考工記·梓人》:“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 戴震 補註:“頰側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鬚鬣屬也。” 王引之 《經義述聞·周官下》:“而,頰毛也;之,猶與也。作其鱗之而,謂起其鱗與頰毛也……然則之為語詞,非實義所在矣。”與 戴 說不同。後人詩文中多用以形容鬚毛狀的東西或指雕刻的鳥、獸、龍等的鬚毛耆鬣。 宋 龔頤正 《芥隱筆記·荊公押而字》:“ 荊公 乃又作‘而’字二詩:‘采鯨抗波濤,風作鱗之而。’蓋用《周禮·考工記》。” 清 王士禛 《龍門閣》詩:“出爪作之而,神奇始何代。” 清 惲敬 《吳城萬壽宮碑銘》:“之而為禽,鄂不為華,鑿堅彫疏,旌旄委蛇。”

無不

沒有不;全是。《禮記·中庸》:“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 唐 韓愈 《元和聖德詩》序:“風雨晦明,無不從順。”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序》:“凡六經 孔子 之書,無不牽合其論,而上下其詞也。” 魯迅 《朝花夕拾·<狗·貓·鼠>》:“ 日耳曼 人走出森林雖然還不很久,學術文藝卻已經很可觀,便是書籍的裝潢,玩具的工致,也無不令人心愛。”

何其

多么(多帶有不以為然的口氣)

何其壯也。——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何其衰也。——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何其糊塗

不得

用在動詞後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夠

吾不得而見之矣。——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豈非

難道不是…?用於反問

豈非咄咄怪事?

古來

自古以來

古來如此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唐· 李白《將進酒》

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能重圓。——清· 林覺民《與妻書》

版圖

指領土範圍、國家的邊界

凡在書契版圖者之貳,以逆群吏之治,而聽其會計。——《周禮·天官·司會》

這裡,這想到了我們中國的整個版圖。——秦牧《土地》

羅馬教會比羅馬帝國版圖更大,壽命更長

以外

表示在一定的範圍、界線或其他限制線之外

營房以外

通文

謂知書識字。 明 馮夢龍 《情史·情累·李將仁》:“但得良善人,通文不俗,且家道素康,不藉我活者足矣!” 清 李漁 《風箏誤·鷂誤》:“不怕他通文保母,與那識字梅香。” 清 李漁 《風箏誤·鷂誤》:“風箏便是風箏,詩便是詩,為何加上兩箇‘也’字,你莫非學二小姐通文么?”

儒生

指遵從儒家學說的讀書人。後來泛指讀書人

雲間有儒生 莫後光見之。—— 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所見

(1).看到的。《晉書·嵇康傳》:“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 唐 韓愈 《謝自然詩》:“入門無所見,冠屨同蛻蟬。”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孫文定公》:“人君耳習於所聞,則喜諛而惡直;目習於所見,則喜柔而惡剛。”

(2).猶見解;意見。《漢書·儒林傳·嚴彭祖》:“ 孟 弟子百餘人,唯 彭祖 、 安樂 為明,質問疑誼,各持所見。” 唐 韓愈 《論孔戣致仕狀》:“蒙陛下厚恩,苟有所見,不敢不言。” 明 葉盛 《水東日記·奏請午朝》:“惜乎當時外間諸公所見不同,反不足以副其意耳。”

位置

(1) 所在或所占的地方

按指定位置放木料

(2) 實際所處的地位

《紅樓夢》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高自位置。——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3) 處理;安置

等他平平氣,方好位置他

若此

如此;像這樣子

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呂氏春秋·察 今》

不然

(1)

不是這樣,並非如此

其實不然

(2)

用在句子開頭,表示否定對方的話

不然,事情沒有那樣簡單

(3)

否則,錶轉折,不這樣做就會出現相反的結果或情況

我得早點去,不然就趕不上大車了

(4)

否則

要去就別遲到,不然,就甭去了

天雨粟

(1).天降粟。古人傳說天下將餓,則有此兆。《淮南子·本經訓》:“昔者 蒼頡 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高誘 註:“ 蒼頡 始視鳥跡之文造書契,則詐偽萌生,詐偽萌生則去本趨末、棄耕作之業而務錐刀之利。天知其將餓,故為雨粟。”

(2).表示決無可能之詞。 漢 王充 《論衡·感虛》:“ 燕 太子丹 朝於 秦 ,不得去,從 秦王 求歸。 秦王 執留之,與之誓曰:‘使日再中,天雨粟,令烏白頭,馬生角,廚門木象生肉足,乃得歸。’”

鬼夜哭

傳說 倉頡 造字時鬼怕為書文所劾,因而夜哭。《淮南子·本經訓》:“昔者 蒼頡 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高誘 註:“鬼恐為書文所劾,故夜哭也。” 清 王充 《論衡·訂鬼》:“世稱 紂 之時,夜郊鬼哭,及 倉頡 作書,鬼夜哭。” 清 黃遵憲 《雜感》詩:“造字鬼夜哭,所以示悲憫。”亦作“ 鬼夜泣 ”。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六二:“古人製字鬼夜泣,後人識字百憂集。”

理信

方言。道理。《官場現形記》第十七回:“ 魏竹岡 看完之後,把舌頭一伸,道:‘好利害!如今倒變了他的一篇大理信了。’” 沙汀 《還鄉記》十九:“ 馮大生 妻子被人霸占,竟會講輸理信,真太不公平了。”

荒唐

(1) 廣大而不著邊際。引申為誇大不實或荒謬無理

荒唐透頂

(2) 放蕩

荒唐的生活

(3) 慌張

標籤:泰山

詩詞推薦

過泰山作歌原文_過泰山作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