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翁牛特部落原文
分界司林囿,行圍便一過。
同民誠有愧,為阱底教訛。
部落輸誠久,屏藩效力多。
相於禁剪伐,更且謹誰何。
除道心猶悚,近光肩欲摩。
善為安畜牧,永久沐恩波。
詩詞問答
問:經翁牛特部落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經翁牛特部落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經翁牛特部落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歌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十二
2. 木蘭據各部落之中凡近遊牧之地各出人巡察入圍場伐木及盜獸者適以行圍欲至興安大嶺乃翁牛特所司之地雲
參考注釋
分界
起區分作用的線(如區域)
林囿
(1).林園。 三國 魏 曹植 《龍見賀表》:“聖德至理,以致嘉瑞。將棲鳳於林囿,豢龍於陂池,為百姓旦夕之所觀。”
(2).比喻人物聚集的地方。 清 龔自珍 《乙丙之際箸議第六》:“士則別有士之淵藪者,儒則別有儒之林囿者,昧王霸之殊統,文質之異尚。”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九》:“國小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瞽宗、辟雍、泮宮、柱下,固冊府禮樂之淵渚,師友講習之林囿也。”
行圍
(1).打獵的圍場。 唐 李白 《觀獵》詩:“江沙橫獵騎,山火繞行圍。”
(2).指打獵。《資治通鑑·晉孝武帝太元九年》:“ 垂 ( 慕容垂 )行圍,因飲於 華林園 , 秦 人密出兵掩之,矢下如雨, 垂 幾不得出。”《清史稿·聖祖紀一》:“八月壬子,上幸 南苑 行圍。”京劇《串龍珠》第一場:“因此上郊外行圍散心腸。”
(3). 清 代獵場圍制的一種。滿語稱“阿達密”。《清史稿·禮志九》:“蓋圍制有二,馳入山林,圍而不合曰行圍,國語曰阿達密。合圍者,則於五鼓前,管圍大臣率從獵各士旅往視山川大小遠近,紆道出場外,或三五十里,或七八十里,齊至看城,是為合圍,國語曰烏圖哩阿察密。”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木蘭行圍制度》:“只以數百人分翼入山林,圍而不合,謂之行圍。”
部落
由若干血緣相近的氏族組成的集體
以色列的十二個部落
輸誠
(1) 表明誠心,獻出誠心
敢不盡力輸誠。——《三國演義》
(2) 投降
屏藩
(1).屏風和藩籬。《詩·大雅·板》:“價人維藩,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 鄭玄 箋:“王當用公卿諸侯及宗室之貴者為屏藩垣翰,為輔弼,無疏遠之。”後用“屏藩”比喻衛國的重臣。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朋奸害正,摧我屏藩。”
(2).比喻四周的疆土或防禦設施。 清 顧炎武 《京口》詩之一:“囊括 蘇 松 儲陸海,襟提 閩 浙 壯屏藩。” 清 薛福成 《笠山宏遠炮台銘》:“隔閡島夷,為 越 屏藩。”
捍蔽,保護。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三:“朕世世為天子,爾等亦世世為王,屏藩百世。”
效力
效勞;為…出力
但有甚事,即當效力。——《三國演義》
相於
相厚;相親近。 漢 焦贛 《易林·蒙之巽》:“患解憂除,皇母相於,與喜俱來,使我安居。” 漢 王符 《潛夫論·釋難》:“夫 堯 舜 之相於,人也,非戈與伐也。” 汪繼培 箋:“相於,亦相厚之意矣。” 五代 齊己 《酬王秀才》詩:“相於分倍親,靜論到吟真。” 清 黃景仁 《余伯扶少雲昆仲施大雪帆消寒夜集分賦》詩:“即此足相於,那覺在塵堁。”
剪伐
(1).砍伐;割刈。 唐 韓愈 《記宜城驛》:“有舊時高木萬株,多不得其名,歷代莫敢剪伐。” 郭沫若 《集外二·郊原的青草》:“任人們怎樣燒毀你,剪伐你,你總是生生不息,青了又青。”
(2).削除;伐滅。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四:“箴規切諫,有古人之風;剪伐淫詞,有烈士之操。”《三國演義》第八十回:“朕欲起傾國之兵,剪伐 東吳 ,生擒逆賊,以雪此恨!”
更且
猶並且。表示更進一層之義。 宋 朱淑真 《春歸》詩:“憑誰礙斷春歸路,更且留連伴翠微。”《水滸傳》第六一回:“亦是説的諸路鄉談,省的諸行百藝的市語。更且一身本事,無人比的。”
誰何
稽察詰問,喝問的意思
信臣精卒陳利而誰何。——漢· 賈誼《過秦論》
除道
(1).開闢、修治道路。《左傳·莊公四年》:“令尹 鬭祁 、莫敖 屈重 除道梁 溠 ,營軍臨 隨 。” 楊伯峻 註:“除道,猶開路。”《國語·周語中》:“九月除道,十月成梁。” 韋昭 註:“除道所以便行旅,成梁所以便民,使不涉也。”《新唐書·陳子昂傳》:“今撤山 羌 ,開阪險,使賊得收奔亡以攻邊,是除道待賊,舉 蜀 以遺之。”
(2).猶清道。《戰國策·秦策一》:“父母聞之,清宮除道。”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夫差內傳》:“王聞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 清 黃景仁 《入市》詩:“喧填騶從除道來,呼聲直欲緣雲上。”參見“ 清道 ”。
畜牧
家畜的畜養和放牧
從事畜牧
永久
(1) 歷時長久
永久不安定下來的燭光
(2) 無休止;永遠
身後的永久痛苦
恩波
謂帝王的恩澤。 南朝 梁 丘遲 《侍宴樂游苑送張徐州應詔》詩:“參差別念舉,肅穆恩波被。” 唐 劉駕 《長門怨》詩:“御泉長繞 鳳皇樓 ,只是恩波別處流。”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中:“所謂 天波谿 者,由 景龍門 實籙宮 循城西南以至 京 第。其子 絛 上書其父,謂今日恩波,他年禍水。” 清 洪昇 《長生殿·定情》:“恩波自喜從天降,浴罷粧成趨彩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