酴醾原文
不傳人間玉奩粉,別有天上金爐煙。
獨清合作諸蘭佩,深白未數楊花綿。
春風爛漫倚牆角,一月不復燒龍涎。
詩詞問答
問:酴醾的作者是誰?答:石懋
問:酴醾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先韻
2. 宋陳景沂《全芳備祖》前集卷一五
參考注釋
不傳
不移動。《禮記·內則》:“父母舅姑之衣、衾、簟、蓆、枕、幾不傳。” 鄭玄 註:“傳,移也。”
不傳習。《史記·五帝紀論》:“ 孔子 所傳 宰予 問《五帝德》及《帝繫姓》,儒者或不傳。” 司馬貞 索隱:“二者皆非正經,故 漢 時儒者以為非聖人之言多不傳學也。”
人間
指整個人類社會;世間
要留清白在人間。——明· 于謙《石灰吟》詩
人間四月芳菲盡。——宋· 沈括《夢溪筆談》
玉奩
亦作“ 玉匳 ”。1.玉制的盛香物或梳妝用品的器具。 唐 元稹 《開元觀閒居酬吳士矩侍御三十韻》:“醮起彤庭燭,香開白玉匳。” 宋 秦觀 《海康書事》詩之七:“上客賦驪駒,玉奩開素手。” 清 汪懋麟 《同叔定兄與諸友人之豐臺看芍藥》詩:“玉奩亂潑脂水濃,春波半濺青裙濕。”
(2).指鏡。比喻明淨的水面。 宋 秦觀 《題湯泉》詩之二:“溫井霜寒碧甃澄,飛塵不動玉奩清。” 宋 秦觀 《擬郡學試東風解凍》詩:“江河霜練靜,池沼玉奩空。”
天上
天空中。如:飛機在天上飛;月亮掛在天上。
爐煙
見“ 爐煙 ”。
亦作“ 爐煙 ”。1.熏爐或香爐中的煙。 南朝 梁簡文帝 《曉思詩》:“爐煙入斗帳,屏風隱鏡臺。” 宋 蘇軾 《青牛嶺高絕處有小寺人跡罕到》詩:“暮歸走馬沙河塘,爐煙裊裊十里香。” 清 支機生 《珠江名花小傳》:“爐煙暗遞浩歌聲。”
(2). 廬山 香爐峰 的雲氣。借指 香爐峰 。 宋 梅堯臣 《寄王江州》詩:“何嘗聞堠火,唯是對爐煙。潮到 盆城 否?猶期信可傳。”
(3).舊時宮殿前丹墀設焚香爐,後因以指代宮廷、朝官。 唐 無名氏 《元日觀上公獻壽賦》:“趨雲陛以陳詞,向爐煙而稽首。” 唐 韋應物 《燕李錄事》詩:“與君十五侍皇闈,曉拂爐煙上赤墀。” 唐 方乾 《送杭州李員外》詩:“必恐駐班留立位,前程一步是爐煙。”
(4).指爐火。 宋 周邦彥 《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詞:“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爐,一本作“ 罏 ”。
獨清
(1).謂清白自處,不同流合污。《楚辭·漁父》:“ 屈原 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明 高啟 《題許瀾伯三蟲圖》詩:“誰道爭花羣隊里,長吟還有獨清人。” 清 王履亨 《我亦有言》詩序:“風馳潮湧,忽升忽落……獨醒獨清者,庶免此夫。”
(2).獨自掃清。 唐 杜甫 《覽柏中丞兼子侄數人除官制詞》詩:“三止 錦江 沸,獨清 玉壘 昏。”
合作
(1)
(2) 二人或多人一起工作以達到共同目的;聯合作戰或操作
他們兩人合作寫劇本
(3) 給敵人幫助,通常指自願如此
與敵人合作
楊花
指柳絮。 北周 庾信 《春賦》:“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滿路飛。” 唐 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 龍標 過 五溪 。” 宋 陳偕 《滿庭芳·送春》詞:“榆莢拋錢,桃英胎子,楊花已送春歸。”《西湖佳話·六橋才跡》:“楊花若不沾泥去,尚可隨花落繡裀。”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你看,柳絮!楊花!多么輕的楊花呀!”
春風
(1) 春天的風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2)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境
爛漫
(1) 色彩鮮麗
山花爛漫
(2) 坦蕩,無做作
天真爛漫
倚牆
傾側的危牆。《淮南子·說山訓》:“胡沮舍之下,不可以坐;倚牆之傍,不可以立。”
一月
(1).一年的第一月。《書·泰誓序》:“一月戊午,師渡 孟津 。” 孔 傳:“十三年正月二十八日更與諸侯期而共伐 紂 。” 宋 洪邁 《容齋三筆·帝王諱名》:“唯 秦始皇 以父 莊襄王 名 楚 ,稱 楚 曰 荊 ;其名曰 政 ,自避其嫌,以正月為一月。”
(2).一個月。《詩·小雅·採薇》:“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鄭玄 箋:“一月之中三有勝。”《漢書·律曆志上》:“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 晉 葛洪 《抱朴子·論仙》:“及見 武皇帝 試閉 左慈 等,令斷穀近一月,而顏色不減,氣力自若。”《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捻指之間,在家中早過了一月有餘。”
(3).第一個月。《淮南子·精神訓》:“萬物背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故曰一月而膏,二月而胅……十月而生。” 唐 陳陶 《種蘭》詩:“一月薰手足,兩月薰衣裳,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腸。”
龍涎
見“ 龍涎香 ”。
詩詞推薦
【雙調】新水令 閨情
趙君祥〔元代〕枕痕一線玉生春,未惺忄眼波嬌困。別離才幾日,消瘦夠十分。杜宇愁聞,無端事系方寸。 【駐馬聽】寡宿
名句推薦
- 更晴樓水閣,樹擁煙橫
- 生來在田野,少國小耕鋤蒲壽宬《牧童歌十首》
- 飛禽颭將墜,行人渴欲狂
- 良風宜望歲,甲雨不妨田吳泳《壽丞相慶七十五首》
- 江湖一都會,宇宙幾興亡
- 坐看水中天,依然涵萬象吳芾《湖山遣興》
- 昔時輕一別,漸老貴相逢於武陵《寄友人》
- 以及成名譽,何嘗厭藿藜
- 春風不易得,令人每懷思裘萬頃《題伯量春風堂》
- 回塘隱艫栧,遠望絕形音謝惠連《西陵遇風獻康樂》
![酴醾原文_酴醾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