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越客游燕趙,歲久若故鄉。
被服多氈裘,挾彈戎馬行。
顰眉憂國難,揮涕悲民殃。
有酒非不飲,所適非豆觴。
展書自低回,撫劍多慨慷。
終焉奮羽翼,六合為鷹揚。
詩詞問答
問:《詠懷三十首(存二十八首)·其十六》的作者是誰?答:沈鍊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沈鍊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鍊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陽韻 出處:青霞集卷五
2. 存二十八首
參考注釋
越客
作客他鄉的 越 人。多泛指異鄉客居者。 南朝 宋 顏延之 《寒蟬賦》:“ 越 客發度 漳 之歌, 代 馬懷首 燕 之信。” 唐 劉長卿 《七里灘重送嚴維》詩:“秋江渺渺水空波, 越 客孤舟欲榜歌。” 唐 賈島 《憶吳處士》詩:“夜半 長安 雨,燈前 越 客吟。”
燕趙
(1).指 戰國 時 燕 趙 二國。亦泛指其所在地區,即今 河北省 北部及 山西省 西部一帶。《史記·春申君列傳》:“王之地一經兩海,要約天下,是 燕 趙 無 齊 楚 , 齊 楚 無 燕 趙 也。” 唐 崔湜 《景龍二年春日赴襄陽途中言志》詩:“余本 燕 趙 人,秉心愚且直。” 明 章美中 《秋思》詩:“涼風起 燕 趙 ,萬里浮雲陰。” * 《太行春感》詩:“從來 燕 趙 多豪傑,驅逐 倭 兒共一樽。”
(2).《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有“ 燕 趙 多佳人,美者顏如玉”句,後因以“燕趙”指美女或舞女歌姬。 南朝 梁武帝 《戲作》詩:“長袂必留客,清哇鹹繞樑。 燕 趙 羞容止, 西 妲 慚芬芳。” 宋 蘇舜欽 《昇陽殿故址》詩:“髑髏今成堆,皆昔 燕 趙 面。”
故鄉
家鄉,自己出生的地方
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樂府詩集·木蘭詩》
被服
指被子、褥子、衣服、帽子、鞋襪等的統稱
氈裘
(1) 亦作“旃裘”,古代北方民族用毛制的衣服
(2) 指代北方民族
氈裘之長。——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馬行
(1).神名。《史記·封禪書》:“ 冥羊 用羊祠, 馬行 用一青牡馬。”
(2).藥草紫參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紫參》。
買賣馬匹的商行。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 李郎 宜與 一妹 復入京。某日午時,訪我於馬行東酒樓。”
顰眉
皺眉。 晉 戴逵 《放達為非道論》:“是猶美 西施 而學其顰眉,慕有道而折其巾角。” 宋 晏殊 《更漏子》詞:“纔送目,又顰眉,此情誰得知。” 明 張景 《飛丸記·卺合飛丸》:“佳期喜到,日上紗窗曉,鏡里顰眉欲掃,愁懷指日冰消。” 冰心 《<寄小讀者>四版自序》:“我提筆的時候,總有她的顰眉或笑臉湧現在我的眼前。”
國難
國家的患難、災難,特指由外國侵略造成的國家災難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國難當頭
揮涕
揮灑涕淚。《孔子家語·曲禮子夏問》:“二三婦人之欲供先祀者,謂無瘠色,無揮涕,無拊膺,無哀容。” 王肅 註:“揮涕,不哭。流涕以手揮之。” 漢 王粲 《七哀詩》之一:“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崔書生》:“ 崔生 入室,見女淚涕交下…… 崔生 亦揮涕不能言。”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二·李太守》:“既登舟,僚屬皆在,相視揮涕。”
有酒
謂喝醉酒。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四折:“你且住者,今日有酒也, 紅娘 扶將哥哥去書房中歇息,到明日咱別有話説。” 元 鄭廷玉 《後庭花》第二折:“ 李 順,你有酒了,你歇息咱。”《 * 詞話》第四三回:“ 月娘 見他有酒了,打發他脫了衣裳,只教 李瓶兒 與他磕了頭。”
非不
非常;極其。《敦煌變文集·唐太宗入冥記變文》:“□□將書來苦囑,非不慇懃。” 蔣禮鴻 通釋:“‘非不殷勤’,就是非常殷勤,極其殷勤。”
所適
所嫁之人,丈夫。 清 李漁 《奈何天·崖略》:“多少詞人能改革?奪旦還生,演作風流劇。美婦因而讐所適,紛紛邪行從斯出。” 清 鈕琇 《觚賸·蛟橋幻遇》:“我姐妹五人,各有所適。”
豆觴
豆肉,觴酒。指酒饌。 唐 白居易 《祭李司徒文》:“至於豆觴之會,軒蓋之游,多奉光塵,最承歡惠。” 宋 沉遘 《中書謝譯經御筵表》:“恩推慈惠,宴旅豆觴。”《 * 詞話》第七二回:“二十八日小兒彌月之辰,寒舍薄具豆觴,奉酹厚腆,千希魚軒賁臨。”
低回
(1) 也作“低徊”
(2) 徘徊;流連
人們在堤邊低回,欣賞著澄江如練的水色
低佪夷猶,宿 * 兮。——《楚辭·九章·抽思》
(3) 迴旋起伏
拂水低回舞袖翻。——杜甫《樂遊園歌》
(4) 紆迴曲折
大道低回。——《漢書·揚雄傳》
撫劍
(1).按劍。《左傳·襄公二十三年》:“遂超乘,右撫劍,左援帶,命驅之出。”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奮袂攘袵,撫劍東顧,而心已馳於 吳會 矣。” 唐 司空圖 《馮燕歌》:“ 馮君 撫劍即遲疑,自顧平生心不欺。”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三:“非貿貿然暴虎馮河、撫劍疾視者所可與議也。”
(2).指從戎。 南朝 齊 謝朓 《和江丞北戍琅琊城》:“豈不思撫劍,惜哉無輕舟。”
慨慷
亦作“ 慨忼 ”。1.感慨。 晉 左思 《雜詩》:“壯齒不恆居,歲暮常慨慷。” 宋 陸游 《初夏休日園中閒賦》詩:“良時動人懷,東望一慨慷。” 清 姚鼐 《瞻園松石歌為陳東浦方伯作》:“人事興衰變倏忽,古蹟銷磨多慨慷。”
(2).情緒激昂。 晉 成公綏 《嘯賦》:“時幽散而將絶,中矯厲而慨慷。” 宋 文天祥 《白溝河》詩:“思公有奇節,一死何慨慷!” 清 顧炎武 《哭楊主事廷樞》詩:“竟入南冠囚,一死神慨忼。” 清 周永銓 《義卒行》:“翻然出門去,意氣何慨慷!”
羽翼
(1) 比喻輔佐的人或力量
(2) 翅膀
鷹揚
(1).威武貌。《詩·大雅·大明》:“維師 尚父 ,時維鷹揚。” 毛 傳:“鷹揚,如鷹之飛揚也。”《後漢書·陳龜傳》:“臣無文武之才,而忝鷹揚之任。” 元 薩都剌 《威武曲》:“當年意氣何鷹揚,手扶天子登龍牀。” 清 孫枝蔚 《苦雨雜詩》之四:“ 呂尚 釣 磻溪 竟展鷹揚志。”
(2).武事的代稱。 太平天囯 洪仁玕 《乾王洪寶制》:“況我真聖主文武同科,鹿鳴與鷹揚並重。”
(3).逞威;大展雄才。《後漢書·劉陶傳》:“羣小競進,秉國之位,鷹揚天下,烏鈔求飽,吞肌及骨,並噬無猒。”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昔 仲宣 獨步於 漢 南, 孔璋 鷹揚於 河 朔 。” 唐 胡曾 《鴻門》詩:“ 項籍 鷹揚六合晨, 鴻門 開宴賀亡 秦 。” 明 沉鯨 《雙珠記·並拜榮陛》:“虎奮三軍,鷹揚千里,可信是青雲器。”
(4).古代武官名號。《北史·隋紀下·煬帝》:“壬辰, 雁門 賊帥 尉文通 ,聚眾三千,保於 莫壁谷 ,遣鷹揚 楊伯泉 擊破之。” 唐 劉禹錫 《武夫詞》:“借問胡為爾?列校在鷹揚。”參見“ 鷹揚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