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友莊子文稿原文
信手拈來語不驚,縱橫漫與筆端呈。
獨崇爾雅追先輩,肯競鉛華逐後生。
至寶何曾營琢削,神工自是謝鋤耕。
一篇三復還堪味,不覺今人解性靈。
詩詞問答
問:覽友莊子文稿的作者是誰?答:趙時彌
問:覽友莊子文稿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覽友莊子文稿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詞韻第十一部
2. 清錢玫《歷朝上虞詩集》卷三
參考注釋
信手拈來
隨手取來。形容寫文章等時辭彙或材料豐富,能熟練運用
信手拈來盡可驚。——宋· 陸游《秋風亭拜寇萊公遺像》
縱橫
(1) 豎和橫互相交錯
眾壑縱橫。——《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猶有曲挺縱橫者。
刀戟縱橫。——《廣東軍務記》
(2) 奔放自如
筆意縱橫
(3) 賓士無阻
縱橫四海
(4) 放肆;無所顧忌
(5) 指合縱連橫
漫與
猶言隨便對付。 唐 杜甫 《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詩:“老去詩篇渾漫與,春來花鳥莫深愁。” 宋 蘇軾 《次韻表兄程正輔江行見桃花》:“袖手焚筆硯,清篇真漫與。” 宋 姜特立 《蝶戀花·送妓》詞:“我輩情鍾君漫與,為云為雨應難據。”
筆端
指寫文章、寫字、繪畫時筆的運用以及所表現出來的意境
一一呈諸筆端
爾雅
中國古代最早解釋詞義的專著,漢代學者綴輯而成。《漢志·爾雅》30篇,傳至今只有19篇。後世經學家多用以考證解釋儒家經典的 義意,遂成為《十三經》之一,注釋《爾雅》的有晉人郭璞(注)、宋人邢昺(疏)、清人邵晉涵(爾雅正義)、郝懿行(爾雅義疏)
先輩
對前輩的尊稱。唐代同時考中進士的人相互敬稱先輩,對文人的敬稱
我們的先輩欣然為之戰鬥和獻身的政治信念
鄉先輩左忠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鉛華
用來化妝的鉛粉
後生
(1) 少年時代與壯年期之間任何年齡的男子
(2) 青年男子,小伙子
(3) 相貌年輕
他長得後生,看不出是四十歲的人
至寶
特別稀有的珍寶
竟把普通景泰藍當成了至寶
何曾
反問表示未曾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會成為總統?
琢削
(1).雕刻,刻削。 宋 何薳 《春渚記聞·吳興許採五研》:“ 莫養正 為之(圓研)銘曰:‘圓如月,窪如尊,勿謂其琢削不巧,見謂椎魯無文,即而視之,其中甚溫。’”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游天台山日記後》:“有石突起,窟其中為龕,如琢削而就者。”
(2).雕琢,修飾、鍛鍊文辭。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山谷中》:“吾嘗作詩題其編後,略曰:‘端求古人遺,琢削手不停,方其得璣羽,往往失鵬鯨。’” 明 陸時雍 《詩鏡總論》:“ 少陵 《哀江頭》、《哀王孫》作法最古,然琢削磨礱,力盡此矣。”
神工
(1).神奇的造詣;非凡的才能。 南朝 梁 沉約 《到著作省謝表》:“路遙難騁,才弱未勝,而神工曲造,雕絢彌疊。”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八:“﹝ 柳公權 ﹞親筆啟草云:‘藝奮神工,時推妙翰。’”《詩刊》1977年第9期:“披荊斬棘下 平 瀏 ,前敵運籌費神工。”
(2).指能工巧匠。 晉 王嘉 《拾遺記·周靈王》:“聚天下異木神工,得 崿谷 陰生之樹,其樹千尋,文理盤錯,以此一樹,而臺用足焉。” 宋 蘇軾 《海市》詩:“心知所見皆幻影,敢以耳目煩神工。” 傅尃 《瘞鶴銘》詩:“勝事流傳好事多,俗工刓鑿神工泣。”
(3).猶神人。 * 《過五台山》詩:“可有神工能掃霧,讓我放眼到 平西 。”
自是
(1) 自然是
眾人見他如此無禮,自是憤憤不平
(2) 自以為是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從此
一篇
(1).古時文字皆著之於竹簡,用牛皮編串如冊,是為一篇。後因稱首尾完整的文字為一篇。《墨子·明鬼下》:“聖人一尺之帛,一篇之書。” 漢 王充 《論衡·本性》:“如此則性各有陰陽,善惡在所養焉,故 世子 作養書一篇。” 唐 元稹 《酧白學士代書》詩:“一篇從日下,雙鯉送天涯。” 金 元好問 《遣興》詩:“一篇詩遣興,三醆酒扶頭。”
(2).全篇。 晉 陸機 《文賦》:“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朱子語類》卷八四:“此是一篇綱領。”
三復
猶言三遍。《新唐書·忠義傳中·張巡》:“讀書不過三復,終身不忘。”
謂反覆誦讀。 晉 陶潛 《答龐參軍》詩序:“三復來貺,欲罷不能。” 唐 李白 《任城寺大鐘銘》:“天書褒榮,輝之簡牘,稽首三復,子孫其傳。” 金 宇文虛中 《姑蘇滕惇禮榜所居閣曰齋心》詩:“老夫未涉天游趣,三復《南華》第四篇。” * 《我國抗戰四周年之民主政治》:“‘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這兩句古語,值得政府當局三復的。”參見“ 三復白圭 ”。
不覺
(1)
(2)
沒有發覺,沒有感覺到
一路景物極佳,也就不覺路途遙遠
(3)
想不到,無意之間
天天作詩著文,天長日久不覺已是著述頗豐
(4)
不禁,不由得
他們兩雙眼好像無意中碰在一起時,兩個都不覺紅了臉。——揚沫《青春之歌》
今人
現代人;當代人。與“古人”相對。 唐 韓愈 《與馮宿論文書》:“但不知直似古人,亦何得於今人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端肅拜》:“今人止以為婦人之禮。” 郭小川 《西出陽關》詩:“風砂呵風砂,只望你不把今人當古人!”
性靈
指人的精神、性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