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題周文王廟·其一原文
征西將帥念君王,刻石巴山事渺茫。
□載衣冠付冥寞,路人無語奠椒漿。
詩詞問答
問:留題周文王廟·其一的作者是誰?答:宋京
問:留題周文王廟·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留題周文王廟·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陽韻
2. 《宋詩紀事補遺》卷三三作千
參考注釋
將帥
(1).將領。《禮記·樂記》:“君子聽鼓鼙之聲,則思將帥之臣。” 漢 徐幹 《中論·慎所從》:“若夫攻城必拔,野戰必克,將帥之事也。” 宋 蘇洵 《上皇帝書》:“今之任為將帥,卒有急難而可施者誰也?”
(2).“文將帥”之省稱。 太平天囯 每省所設的行政官。 太平天囯 洪秀全 《防守浦口詔》:“爰特詔弟統齊兵士,趕赴 天浦 省垣,協同將帥 黃連生 弟等實力鎮守。”
君王
古稱天子或諸侯
君王為人不忍。——《史記·項羽本紀》
君王與沛公飯。
刻石
(1).在石上雕刻。《史記·秦始皇本紀》:“ 始皇 東行郡縣,上 鄒嶧山 。立石,與 魯 諸儒生議,刻石頌 秦 德。” 唐 白居易 《蜀路石婦》詩:“後人高其節,刻石像婦形。” 清 龔自珍 《說刻石》:“古者刻石之事有九。” 李季 《菊花石》二:“ 林家灣 前柳成蔭,柳下住著刻石人。”
(2).即石刻。指刻有文字、圖畫的碑碣或石壁等。亦指石雕像或刻於石上的文字、圖畫等。《南史·范雲傳》:“ 雲 以山上有 秦始皇 刻石,此文三句一韻,人多作兩句讀之,並不得韻。”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坡谷前身》:“世傳 山谷道人 前身為女子,所説不一。近見 陳安國 省乾 云: 山谷 自有刻石,記此事於 涪陵江 石間。” 葉聖陶 《記金華的兩個岩洞》:“ 達夫 遊記說內洞石壁上‘ 唐 宋 人的題名石刻很多,我所見到的,以 慶曆 四年的刻石為最古’。”
山事
(1).謂管理山林的職事。《周禮·地官·閭師》:“任衡,以山事貢其物;任虞,以澤事貢其物。”
(2).山中的事物。 唐 劉禹錫 《奉送家兄歸王屋山隱居》詩之二:“春來山事好,歸去憶逍遙。”
渺茫
(1) 時地遠隔,模糊不清
一別音容兩渺茫。——白居易《長恨歌》
(2) 煙波遼闊的樣子
扶桑已在渺茫中。——韋莊《送日本國僧敬龍歸》
衣冠
(1) 衣服和禮帽
(2) 服飾
衣冠不整
(3) 指紳士,借指禮教、斯文
衣冠之弟
冥寞
(1).謂死亡。 唐 杜甫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詩之三:“錦里春光空爛熳,瑤墀侍臣已冥寞。” 唐 白居易 《過敷水》詩:“ 秦氏 雙蛾久冥寞, 蘇臺 五馬尚蜘蟵。”
(2).指死者。《後漢書·張奐傳》:“父母朽骨,孤魂相託,若蒙矜憐,壹惠咳唾,則澤流黃泉,施及冥寞,非 奐 生死所能報塞。”參見“ 冥漠 ”。
(3).指陰間。《舊唐書·劉鄴傳》:“﹝ 李德裕 ﹞傾以微累,竄於遐荒,既迫衰殘,竟歸冥寞。”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盧僕射從史》:“僕射去人寰久矣,何不還生人中,而久處冥寞?”
(4).猶冥寂,玄默。 唐 岑參 《文公講堂》詩:“豐碑文字滅,冥寞不知年。” 宋 蘇轍 《題王生畫三蠶蜻蜓》詩之二:“一飽困竹稍,凝然反冥寞。” 金 吳激 《夜泛渦河龍潭》詩:“圖經記父老,冥寞年歲多。”
(5).幽深貌。 唐 杜甫 《萬丈潭》詩:“青溪含冥寞,神物有顯晦。” 唐 李商隱 《井泥四十韻》:“下去冥寞穴,上承雨露滋。”
(6).指蒼天。 唐 楊巨源 《別鶴》詩:“雄飛戾冥寞,此意何由傳。”
(7).廣漠無際貌。 明 夏邦謨 《思友賦寄楊用修》:“謇廓落而冥寞兮,阻容與以優遊。”
路人
(1) 行人,過路人
(2) 路遇的陌生人,比喻不相干的人
視若路人
無語
(1).沒有話語;沒有說話。 唐 任翻 《惜花》詩:“無語與花別,細看枝上紅。” 宋 蘇軾 《惠山謁錢道人登絕頂望太湖》詩:“ 孫登 無語空歸去,半嶺松聲萬壑傳。”
(2).形容寂靜無聲。 唐 崔涯 《黃蜀葵》詩:“獨立悄無語,清愁人詎知?” 金 元好問 《寄答趙宜之兼簡溪南詩老》詩:“ * 有情留小飲,青燈無語伴微吟。”
椒漿
以椒浸制的酒漿。古代多用以祭神。《楚辭·九歌·東皇太一》:“蕙餚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漢書·禮樂志》:“勺椒漿,靈已醉。” 唐 王維 《椒園》詩:“椒漿奠瑤席,欲下 雲中君 。” 清 朱彝尊 《六聘山中吊晉處士霍原》詩:“祠墓久摧沒,末由酹椒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