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詩·讀山海經十三首其一

作者:李賢 朝代:明代

原文

柴門掩晴晝,往來人跡疏。

茅檐蔭槐柳,鳴鳥近吾廬。

不為彈鋏歌,奚愁出無車。

小圃時雨霽,提筐剪春蔬。

有酒還自斟,心與天壤俱。

覽此山海篇,一一玩其圖。

試問風月侶,知我意何如。

詩詞問答

問:《和陶詩·讀山海經十三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李賢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李賢的名句有哪些?答:李賢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參考注釋

柴門

用零碎木條木板或樹枝做成的門,舊時也比喻貧苦人家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唐· 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晴晝

晴朗的白天。 唐 韓愈 《南山詩》:“ 昆明 大池北,去覿偶晴晝。” 宋 蘇軾 《棲賢三峽橋》詩:“玉淵神龍近,雨雹亂晴晝。” 明 文徵明 《元旦試筆》詩:“鳥弄新音晴晝永,相看不飲奈春何。”

往來

(1) 去和來

往來種作。——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往來視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來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往來而不絕。——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2) 交往;過從

老死不相往來。——《史記·貨殖列傳》

誠欲往來。——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3) 交往的人

往來無白丁。——唐· 劉禹錫《陋室銘》

人跡

人的足跡;指人

荒無人跡

茅檐

茅,指蓋屋的草;檐,本是房檐。茅檐指茅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鳴鳥

(1).指鳳凰。《書·君奭》:“耇造德不降,我則鳴鳥不聞。” 孫星衍 注引 馬融 曰:“鳴鳥,謂鳳皇也。”《文選·任昉<天監三年策秀才文>》:“鳴鳥蔑聞,《子衿》不作。” 呂延濟 註:“鳴鳥,鳳也。”

(2).鳴啼的鳥。 南朝 宋 謝惠連 《悲哉行》:“翩翩翔禽羅,關關鳴鳥列。” 明 夏完淳 《李都尉從軍》詩:“流泉清在山,鳴鳥聲在林。”

吾廬

我的屋舍。 晉 陶潛 《讀山海經》詩之一:“眾鳥欣有託,吾亦愛吾廬。” 唐 白居易 《吾廬》詩:“吾廬不獨貯妻兒,自覺年來侵身衰。” 元 張可久 《人月圓·三衢道中有懷會稽》曲:“不如歸去, 香爐峰 下,吾愛吾廬。”

不為

(1).不做;不乾。《詩·衛風·淇奧》:“善戲謔矣,不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

(2).謂收成不好。《墨子·雜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歲不為。” 王念孫 《讀書雜誌·墨子六》:“‘歲不為’,猶《玉藻》言年不順成也。”《淮南子·本經訓》:“是故上下離心,氣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為。” 高誘 註:“不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夫璿玉致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先破後承,始開終結,內分八股,股股相對,繩墨不為不嚴矣。”

(1).不因為。《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 堯 存,不為 桀 亡。” 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彥 《浣溪沙》詞:“不為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 長安 。”

(2).不為了。《漢書·揚雄傳下》:“蓋聞聖主之養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為身。” 顏師古 註:“言憂百姓也。”

彈鋏

(1).彈擊劍把。鋏,劍把。《戰國策·齊策四》:“ 齊 人有 馮諼 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 孟嘗君 ,願寄食門下。 孟嘗君 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 孟嘗君 笑而受之曰:‘諾。’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 孟嘗君 曰:‘食之,比門下之客。’居有頃,復彈其鋏,歌曰:‘長歸來乎!出無車。’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嘗君 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 孟嘗君 客我。’後有頃,復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 孟嘗君 問:‘ 馮公 有親乎?’對曰:‘有老母。’ 孟嘗君 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於是 馮諼 不復歌。”後因以“彈鋏”謂處境窘困而又欲有所乾求。 南朝 梁 陶弘景 《答趙英才書》:“子架學區中,飛才甸外,不肯掃門覓仕,復懶彈鋏求通。” 唐 劉知幾 《史通·忤時》:“儻使士有澹雅若 嚴君平 ,清廉如 段乾木 ,與僕易地而處,亦將彈鋏告勞,積薪為恨。” 明 王世貞 《答陳淮安玉叔書》:“ 沉嘉則 、 魏季朗 諸君從門下游,甚善;然渠輩尚以多彈鋏之嘆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孤吟》:“人不見,煙已昏,擊築彈鋏與誰論。”

(2).謂寄食權門。 唐 於武陵 《過侯王故第》詩:“不知彈鋏客,何處感新恩。” 清 徐乾學 《北征》詩:“入市碎琴易,依 * 鋏難。”

(3).或謂思歸。 明 郭登 《送岳季方還京》詩:“身留塞北空彈鋏,夢繞 江 南未拂衣。”

時雨

應時的雨水。《書·洪範》:“曰肅,時雨若。” 晉 陶潛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神萍寫時雨,晨色奏景風。” 王統照 《春雨之夜》:“我正在院子裡徘徊著,看竹籬里萱花的綠長葉子,紅黃花蕊,著了昨夜一場時雨,非常嬌美。”

春蔬

春日的菜蔬。 南朝 梁元帝 《與蕭諮議等書》:“螺蚳登俎,豈及春蔬為浄。” 唐 鄭谷 《書村叟壁》詩:“春蔬和雨割,社酒向花蒭。” 宋 陸游 《人日偶遊民家小園有山茶方開》詩:“社酒香浮瓮,春蔬緑滿盤。” 元 楊載 《遣興偶作》詩:“春蔬茂前畦,蒨蒨有顏色。”

有酒

謂喝醉酒。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四折:“你且住者,今日有酒也, 紅娘 扶將哥哥去書房中歇息,到明日咱別有話説。” 元 鄭廷玉 《後庭花》第二折:“ 李 順,你有酒了,你歇息咱。”《 * 詞話》第四三回:“ 月娘 見他有酒了,打發他脫了衣裳,只教 李瓶兒 與他磕了頭。”

自斟

(1).酌酒自飲。 晉 陶潛 《和郭主簿》之一:“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宋 劉克莊 《還黃鏞詩卷》詩:“暮年誰可談茲事,盎有村醪且自斟。”

(2).自行裁酌。 宋 蘇軾 《和陶郭主簿》之一:“家世事酌古,百史手自斟。”

心與

以心相許。《文選·枚乘<七發>》:“雜裾垂髾,目窕心與。” 劉良 註:“心與,心相許也。” 唐 裴度 《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銘》序:“故 州平 心與, 元直 神交。”

天壤

(1) 天和地

天壤間

(2) 相隔極遠;相差極大

山海

(1).山與海。《史記·吳王濞列傳論》:“﹝ 吳王 ﹞能薄賦歛,使其眾,以擅山海利。” 晉 盧諶 《贈劉琨》詩:“每憑山海,庶覿高深。” 宋 曾鞏 《管榷》:“自此山海之入,征榷之筭,古禁之尚疏者皆密焉。” 清 納蘭性德 《一絡索·長城》詞:“山海幾經翻覆,女牆斜矗。看來費盡 祖龍 心,畢竟為誰家築。”

(2).喻指荒遠偏僻之處。 晉 袁宏 《後漢紀·獻帝紀四》:“且兵革之興,外患眾矣, 微 將遠蹈山海,以求免乎!” 微 , 袁微 ,《三國志·魏志·袁渙傳》作“袁徽”。《南史·隱逸傳上·漁父》:“僕山海狂人,不達世務,未辨賤貧,無論榮貴。” 唐 元結 《系樂府·古遺嘆》:“嗟嗟山海客,全獨竟何辭。”

(3).比喻高深、繁多或重大。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一披法服,已墮僧數……比諸白衣,猶不啻山海也。” 王利器 集解引 盧文弨 曰:“山海以喻比流輩為高深也。”《周書·晉盪公護傳》:“假汝貴極三公,富過山海。” 元 無名氏 《陳州糶米》第二折:“我和那權豪每結下些山海也似寃讐。”

(4).指山珍海味。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飢渴已慰而求甘旨,甘旨不已而錯山海,於是飽腹之本意亡。”

一一

一個一個地;依次地

一一檢查

好一一聽之。——《韓非子·內諸說上》

一一以葉自彰。——三國魏·邯鄲淳《笑林》

一一為具言。——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一一自辨。——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一一詳述之。——清·方苞《獄中雜記》

試問

(1).試著提出問題。試探性地問。《晉書·孫綽傳》:“沙門 支遁 試問 綽 :‘君何如許?’”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張左》:“ 左 甚異之,試問所從來,叟但笑而不答。” 清 王夫之 《上蔡威函先生》詩:“白苹秋色里,試問採蓮津。”

(2).試著提出問題。用於質問對方或者表示不同意對方的意見。 宋 蘇軾 《又和劉景文韻》:“試問壁間題字客,幾人不為看花來?”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結構》:“試問當年作者,有一不肖之人、輕薄之子厠於其間乎?” 許地山 《危巢墜簡》:“試問亘古以來這第一流人物究竟有多少?”

(3).考問。《新唐書·文藝傳中·李邕》:“未幾辭去, 嶠 驚,試問奧篇隱帙,了辯如響, 嶠 嘆曰:‘子且名家!’”《宋史·選舉志三》:“諸正名學生有試問《景祐新書》者,諸判局闕而合差,諸秤漏官五年而轉資者,無不屬於祕書。”《元史·選舉志一》:“以《通鑑節要》用 蒙古 語言譯寫教之,俟生員習學成效,出題試問,觀其所對精通者,量授官職。”

風月

(1) 本指清風明月

初秋涼夕,風月甚美。——《南史·褚彥回傳》

(2) 男女情愛

如今長大了,漸知風月。——《紅樓夢》

知我

(1).深切了解我。《詩·王風·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史記·管晏列傳》:“ 管仲 曰:‘吾始困時,嘗與 鮑叔 賈,分財利多自與, 鮑叔 不以我為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 鮑子 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王長史 云:‘ 劉尹 知我,勝我自知。’” 宋 蘇軾 《觀魚台》詩:“若信萬殊歸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魚。”

(2).器重我。《史記·刺客列傳》:“﹝ 豫讓 ﹞去而事 智伯 , 智伯 尊寵之……﹝ 豫讓 ﹞曰:‘嗟呼!士為知己者死,女為説己者容。今 智伯 知我,我必為報讎而死,以報 智伯 ,則吾魂魄不愧矣。’”

何如

(1) 如何,怎么樣

今日之事何如。——《史記·項羽本紀》

誠好惡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則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2)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勝過或不如

與其強攻,何如智取

詩詞推薦

  • 昆明湖泛舟·其三

    乾隆清代〕露下波澄又一時,蟬聲流出最高枝。無將愜意清秋景,遮莫仍懷宋玉悲。
  • 賀新郎

    劉子寰宋代〕柱杖毛凌高絕。毛望千山隱毛隱,波瀾毛動搖天末。下有白雲平遠壑,湧起潮頭噴雪。浸絕島、孤峰出沒。赤縣神
    和陶詩·讀山海經十三首其一原文_和陶詩·讀山海經十三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攬勝軒作

    乾隆清代〕天門此日又言羾,攬勝軒窗傍梵宮。侵曉忽生雲靉靅,到山即遇雨溟濛。閒情望遠吟無盡,旅景沖煙畫莫工。小憩
  • 次韻子瞻江西

    蘇轍宋代〕許君馬 * 一邦,西山斷處流蜀江。誰令十載重渡瀧,灘頭舊寺晨鐘撞。亂流赤腳記淙淙,道俗自謂丹霞龐。便令
  • 偈頌一百零二首

    釋紹曇宋代〕佛壟開爐,寒灰死火。撥著星兒,彌天罪過。笑倒嵩山破灶墮。
    和陶詩·讀山海經十三首其一原文_和陶詩·讀山海經十三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藥軒

    邵雍宋代〕山里藥多人不識,夫君移植更標名。果能醫得人間病,紅紫何妨好近楹。
    和陶詩·讀山海經十三首其一原文_和陶詩·讀山海經十三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山林

    韓維宋代〕長林翳空谷,茲惟群材府。石路險且躋,不為斧斤取。火雲無時蒸,眾葉朝自雨。仰視不見末,飛鳥安得度。下有
  • 田父吟五首

    葉茵宋代〕未曉催車水滿溝,男兒鬼面婦蓬頭。但求一熟償逋債,留得糧粞便不憂。
  • 疏影(為意一侍郎賦)

    趙以夫宋代〕晴空漠漠。怪雪來底處,飄滿籬落。元是花神,管領春風,幽香忽遍林壑。玉仙緩轡江城路,全不羨、揚州東閣。
  • 採桑子 述懷

    王哲元代〕*中有個修行子,火院難離。只被推辭。恁不回頭候幾時。今朝不保來朝事,大限誰知。可*愚痴。直待荒郊咬齒
  • 題漁樂圖

    陳謨元代〕柳下漁舟小亦寬,兩家十口共團欒。醉來唱徹漁家傲,千丈風波冷眼看。
  • 偈頌一百零二首

    釋慧遠宋代〕如是如是,腦門著地。不是不是,叉手長跪。是與不是,轉無巴鼻。北人運至南方,貨易獲其厚利。
    和陶詩·讀山海經十三首其一原文_和陶詩·讀山海經十三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游虎丘

    釋興肇宋代〕滄海何年涌,秦傳虎踞丘。池空劍光冷,墳缺鬼吟愁。石礙樓台仄,煙深草木稠。吳人貪勝概,春盡亦來游。
    和陶詩·讀山海經十三首其一原文_和陶詩·讀山海經十三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靈輒

    林同宋代〕翳桑一餓者,念念母之存。賴有趙宣子,能為別具飧。
  • 桃源道中

    文天祥宋代〕漠漠地千里,垂垂天四圍。隔溪胡騎過,傍草野雞飛。風露吹青笠,塵沙薄素衣。吾家白雲下,都伴北人歸。
    和陶詩·讀山海經十三首其一原文_和陶詩·讀山海經十三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吳彬文杏雙禽

    乾隆清代〕一樹穠華照碧江,落梅五月不同腔。彩鴛齊上橫枝立,為愛花皆並蒂雙。
  • 行檠

    乾隆清代〕高下因心㸐燭枝,展收到處紙窗宜。金釭落帶奢懲昔,氈室支床便在茲。春夕秋宵常與共,關中塞外不相離。火傳
  • 乾隆清代〕方伯閱兵出,藩司報雨沾。連朝此虛度,三寸彼膏添。麥秀茂期實,黍苗潤到尖。奏書披覽際,慰與盼仍兼。
  • 登盤陀石

    釋紹嵩宋代〕盤陀石上少從容,秋色偏宜晚望中。欲賦勝游無傑句,獨搔蓬鬢立西風。
    和陶詩·讀山海經十三首其一原文_和陶詩·讀山海經十三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步步嬌

    朱鼎明代〕旦上:困歷經年方離犴。歲律旋將變。朔風透體寒。路隔崇朝。咫尺行雲斷。萱草欲凋顏。轉向愁中慘。
和陶詩·讀山海經十三首其一原文_和陶詩·讀山海經十三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