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官窯雙耳小壺原文
式仿炎劉成趙宋,用圜旅食士相宜。
設淪瓦器昆吾作,實近名誠塤與篪。
詩詞問答
問:詠官窯雙耳小壺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詠官窯雙耳小壺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詠官窯雙耳小壺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七十八
2. 與西清古鑒漢獸耳小壺同
參考注釋
炎劉
舊指以火德王的 劉氏 漢 朝。 漢 趙岐 《<孟子>題辭》:“遭 蒼姬 之訖録,值 炎劉 之未奮。” 元 傅若金 《歌風台》詩:“黔首厭 秦 暴,龍德奮 炎劉 。”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維揚生》:“ 炎劉 授命順皇天,天遣 重瞳 作獺鸇。”
趙宋
指 宋 朝。因皇室姓 趙 ,故稱。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一》:“ 趙宋 諸帝,雅意文墨。” 清 鄭燮 《道情》詩之八:“金粉 南朝 總廢塵, 李唐 趙宋 慌忙盡。”
食士
(1).給士卒吃飯。《國語·吳語》:“ 吳王 昏乃戒,令秣馬食士。”
(2).養育士子。 清 夏燮 《中西紀事·乍浦殉難》:“﹝ 乍浦 ﹞無一降賊者。具見國家養士之隆,食士之報。”
相宜
合適,符合
在那個場合你說這樣的話是不相宜的
瓦器
(1).用泥土燒制的器皿。亦泛指粗拙的陶器,以別於瓷器。《韓非子·外儲說右上》:“有瓦器而不漏,可以盛酒乎?”《後漢書·宣秉傳》:“ 秉 性節約,常服布被,蔬食瓦器。”《法苑珠林》卷九:“見 無威德鬼 ,頭髮蓬亂,裸形無衣,顏色枯悴,以髮自覆,執持瓦器。” 魯迅 《故事新編·鑄劍》:“﹝ 眉間尺 ﹞同時聽到沙沙地響,是爪子抓著瓦器的聲音。”
(2).喻微賤的人。 晉 袁宏 《後漢紀·獻帝紀二》:“ 碩 以瓦器奉職天臺,不思先公而務私家,背奧媚灶,苟諂大臣。”
昆吾
(1).山名。《山海經·中山經》:“又西二百里曰 昆吾之山 ,其上多赤銅。” 郭璞 註:“此山出名銅,色赤如火,以之作刃,切玉如割泥也。” 唐 崔融 《詠寶劍》:“寶劍出 昆吾 ,龜龍夾彩珠。”
(2).美石名。 漢 司馬相如 《子虛賦》:“其石則赤玉玫瑰,琳珉昆吾。”《雲笈七籤》卷二六:“﹝ 流洲 ﹞上多山川積石,名為昆吾。冶其石成鐵作劍,光明洞照如水精狀,割玉如泥。”
(3).用昆吾石冶煉成鐵製作的刀劍。 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二折:“他輕舉龍泉殺 車胄 ,怒拔昆吾壞 文丑 。” 明 汪廷訥 《種玉記·露遣》:“切莫按昆吾,論同胞休戚相須。” 清 李漁 《玉搔頭·抗節》:“不用仗昆吾,赤手擒羆虎。”參見“ 昆吾刀 ”。
(4).古掌管冶鑄之官。《逸周書·大聚》:“乃召昆吾,冶而銘之金版,藏府而朔之。” 孔晁 註:“昆吾,古之利冶。” 盧文弨 校引 謝墉 曰:“昆吾乃掌冶世官。注云‘利冶’誤。” 晉 葛洪 《抱朴子·臣節》:“昆吾彝器,能者鐫勛。” 唐 郭振 《古劍篇》:“君不見昆吾鐵冶飛炎煙,紅光紫氣俱赫然。”
(5). 夏 商 之間部落名。 己 姓。初封於 濮陽 (今 河南省 濮陽市 )。 夏 衰, 昆吾 為 夏 伯,遷於 舊許 (今 河南省 許昌市 ),後為 商湯 所滅。《詩·商頌·長發》:“ 韋 顧 既伐, 昆吾 夏桀 。” 毛 傳:“有 昆吾 國者。” 鄭玄 箋:“ 顧 、 昆吾 皆 己 姓也。”
(6).指 昆吾 之君。《左傳·昭公十二年》:“昔我皇祖伯父 昆吾 ,舊 許 是宅。” 明 楊慎 《封建》:“ 夷羿 篡弒矣, 昆吾 雄伯矣。”參閱《史記·楚世家》。
(7).古丘名。傳說太陽正午所經之處。《淮南子·天文訓》:“日出於 暘谷 ……至於 昆吾 ,是謂正中。” 高誘 註:“ 昆吾邱 ,在南方。” 漢 張衡 《思玄賦》:“躋日中於 昆吾 兮,憩 炎火 之所陶。” 南朝 梁 王僧孺 《從子永寧令誄》:“風生閶闔,日去 昆吾 。”
(8).借指正午。 唐 孟郊 《旅次湘沅有懷靈均》詩:“巾車徇前侶,白日猶昆吾。”
(9).地名。在 長安 南,靠 終南山 , 漢 代屬 上林苑 的範圍。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八:“ 昆吾 御宿 自逶迤, 紫閣 峰陰入 渼陂 。”
近名
好名;追求名譽。《莊子·養生主》:“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 唐 韓愈 《除崔群戶部侍郎制》:“清而容物,善不近名。” 明 李贄 《雜述·征途與共後語》:“余老矣,死在旦夕,猶不免近名之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