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蔡村

作者:李傑 朝代:明代

過蔡村原文

白沙灘接綠楊堤,遍野青黃麥秀齊。

萬雉都城天咫尺,幾家村落水東西。

濛濛細雨來帆重,漠漠平蕪去鳥低。

岐路年年成底事,遣懷只合醉如泥。

詩詞問答

問:過蔡村的作者是誰?答:李傑
問:過蔡村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過蔡村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傑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傑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齊韻 出處:御選明詩卷七十六

參考注釋

白沙

(1).白色沙礫。《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晉書·五行志中》:“ 元康 中, 京洛 童謡曰:‘南風起,吹白沙,遙望 魯國 何嵯峨?千歲髑髏生齒牙。’” 唐 李白 《送蕭三十一之魯中兼問稚子伯禽》詩:“六月南風吹白沙, 吳 牛喘月氣成霞。”

(2).即白鯊。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鱗四·鮫魚》:“古曰鮫,今曰沙,是一類而有數種也……其背有珠文,如鹿而堅彊者,曰鹿沙,亦曰白沙。”

遍野

布滿原野,形容很多

漫山遍野

青黃

(1).青色和黃色。《楚辭·九章·橘頌》:“緑葉素榮,紛其喜兮。曾枝剡棘,圓果摶兮。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王逸 註:“言橘葉青,其實黃,雜糅俱盛,爛然而明。” 宋 范成大 《晚步東郊》詩:“水墨依林寺,青黃負郭田。”

(2).又指黃中帶青。形容不健康的臉色。 張天翼 《仇恨》:“每張青黃的臉上沒了先前的興奮。”

(3).泛指色彩。 漢 王充 《論衡·別通》:“人目不見青黃曰盲,耳不聞宮商曰聾,鼻不知香臭曰癕。”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凡摛表五色,貴在時見,若青黃屢出,則繁而不珍。” 宋 蘇舜欽 《上執政啟》:“匠者得溝中之斷木,飾以青黃。”

(4).謂用彩色加以修飾。語出《莊子·天地》:“百年之木,破為犧尊,青黃而文之,其斷在溝中。” 唐 韓愈 《祭柳子厚文》:“凡物之生,不願為材。犧尊青黃,乃木之災。” 宋 蘇軾 《謝中書舍人啟》:“溝中不願於青黃,爨下無心於宮徵。”

(5).指四時之樂。《漢書·禮樂志》:“靈安留,吟青黃。” 顏師古 註:“青黃,謂四時之樂也。”

(6).猶言是非、黑白。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卻奩》:“偏是咱學校朝堂,混賢奸不問青黃。”

麥秀

指麥子秀髮而未實。《史記·宋微子世家》:“ 箕子 朝 周 ,過故 殷虛 ,感宮室毀壞,生禾黍, 箕子 傷之,欲哭則不可,欲泣為其近婦人,乃作《麥秀之詩》以歌詠之。其詩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徸兮,不與我好兮!’” 唐 杜甫 《行次古城店泛江作不揆鄙拙奉呈江陵幕府諸公》:“白屋花開里,弧城麥秀邊。” 郭沫若 《女神·棠棣之花》:“一望田疇半皆荒蕪,間有麥秀青青者。”後常以 箕子 的《麥秀之詩》為感嘆家國破亡之痛的典實。 晉 陸機 《辯亡論》下:“《麥秀》無悲 殷 之思,《黍離》無愍 周 之感矣。” 宋 王安石 《金陵懷古》詩之一:“《黍離》《麥秀》從來事,且置興亡近酒缸。”

萬雉

(1).極言城牆周圍之廣。雉,古代計算城牆面積的單位。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 漢 班固 《西都賦》:“建金城而萬雉,呀周池而成淵。” 晉 潘岳 《西征賦》:“金墉鬱其萬雉,峻嵃峭以繩直。”《宋書·隱逸傳論》:“雖復崇門八襲,高城萬雉,莫不蓄壤開泉,髣髴林澤。”

(2).借指王城。 南朝 梁 沉約 《大赦詔》:“今茲狂煽,兵連萬雉。”

都城

古代諸侯封給卿大夫的采邑;首都;國都

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違顏咫尺。——《左傳·僖公九年》

咫尺之遙

(2) 比喻微小

無咫尺之功

落水

掉在水裡,比喻墮落;指下水落入圈套。比喻參與壞事

東西

(1) 泛指各種具體或抽象的事物

吃東西

寫東西

(2) 特指人或動物(常含喜愛或厭惡的情感)

這小東西真可愛

媽,別理這東西,小心吃了他們的虧。——曹禺《雷雨》

濛濛

1.迷茫貌。《詩·豳風·東山》“零雨其濛” 漢 鄭玄 箋:“歸又道遇雨,濛濛然。” 漢 嚴忌 《哀時命》:“霧露濛濛,其晨降兮。” 唐 吉師老 《鴛鴦》詩:“江島濛濛煙靄微,緑蕪深處刷毛衣。” 明 陳恭尹 《登祝融峰》詩:“濛濛在太古,乾坤猶未判。” 冰心 《最後的安息》:“對面山峰上,雲氣濛濛,草色越發的青綠了。”

2.紛雜貌。 漢 枚乘 《梁王菟園賦》:“羽蓋繇起,被以紅沫,濛濛若雨委雪。” 唐 賈島 《送神邈法師》詩:“柳絮落濛濛, 西州 道路中。” 宋 晏殊 《踏莎行》詞之五:“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 清 陳維崧 《點絳唇·和成容若韻》詞:“西風惡,數聲城角,冷雁濛濛落。”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黃鸝低鳴,飛絮濛濛。”

3.濃盛貌。 唐 張籍 《惜花》詩:“濛濛庭樹花,墜地無顏色。” 元 無名氏 《小尉遲》第一折:“愁雲靄靄,殺氣濛濛。”

細雨

小雨。 南朝 梁簡文帝 《和湘東王首夏詩》:“冷風雜細雨,垂雲助麥涼。” 唐 劉長卿 《別嚴士元》詩:“細雨濕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 宋 陸游 《小園》詩:“點點水紋迎細雨,疎疎籬影界斜陽。” 茅盾 《子夜》十九:“現在是濛濛細雨,如煙如霧。”

漠漠

(1) 寂靜無聲

漠漠門長掩

(2) 密布;布滿

雲漠漠,風瑟瑟

(3) 迷濛

天漠漠

雨漠漠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雁盪經行雲漠漠。——宋· 沈括《夢溪筆談》

(4) 廣闊

荒原漠漠

(5) 冷淡,不關心

何乃視之漠漠

(6) 茂盛、濃郁

漠漠芳馨

平蕪

草木叢生的平曠原野。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鄉賦》:“窮陰匝海,平蕪帶天。” 唐 李山甫 《劉員外寄移菊》詩:“秋來緣樹復緣牆,怕共平蕪一例荒。” 明 許承欽 《過李家口》詩:“棗香來野徑,麥秀滿平蕪。” 清 龔自珍 《最錄中論》:“平蕪生之,灌木叢之,剔而薙之,乃覿瑤草。” 郭沫若 《蜀道奇》詩:“海水傾泄出平蕪,土壤膏腴成天府。”

岐路

(1).岔路。《列子·說符》:“ 楊子 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 楊氏 之豎追之。 楊子 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岐路。’” 三國 魏 曹植 《美女篇》詩:“美女妖且閒,採桑岐路間。” 明 沉鯨 《雙珠記·僧榻傳音》:“事參商,心悒怏,岐路多亡羊。”《儒林外史》第一回:“人生南北多岐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2).指離別分手處。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別易會難,古人所重; 江 南餞道,下泣言離……北間風俗,不屑此事,岐路言離,歡笑分首。” 唐 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詩:“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3).比喻官場中險易難測的前途。《後漢書·鄧彪等傳論》:“統之,方軌易因,險塗難御。故昔人明慎於所受之分,遲遲於岐路之間也。” 唐 元稹 《酬樂天得微之詩知通州事因成》詩之三:“滿身沙蝨無防處,獨腳山魈不奈何。甘受鬼神侵骨髓,常憂岐路處風波。”

(4).不正當的途徑。 唐 張固 《幽閒鼓吹》:“ 德裕 為兵部尚書,自得岐路,必當大拜, 宗閔 多方阻之未效。”

(5).即岐路人。江湖藝人。 明 朱有燉 《半夜朝元》第一折:“便休將財物逞,則俺這潑岐路恩情似畫餅。”

年成

指一年的豐收與否:碰上好年成。

底事

(1).何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宋 張元乾 《賀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底》:“ 江 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 陳毅 《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詩:“投降緣底事?敵偽已圖窮。”

(2).此事。 宋 林希逸 《題達摩渡蘆圖》詩:“若將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殺。” 清 李漁 《蜃中樓·怒遣》:“歸向慈親告,底事羞還怕。”

遣懷

猶遣興。 宋 魏慶之 《詩人玉屑·香山·達道》:“ 白氏 集中,頗有遣懷之作,故遠道之人,率多愛之。” 元 元懷 《拊掌錄》:“公文采甚奇,但前次被公喫了酒,後極索寞,今次不敢相留,留此酒以自遣懷。” 清 惲敬 《<堅白石齋詩集>序》:“是故愁苦可以遣懷,歡娛亦可以致感,知此者,可以讀堅白石齋之詩矣。” 清 毛秀惠 《乙卯秋外赴金陵省試不售詩以慰之》:“重陽風雨滯幽齋,失意人難作遣懷。”

只合

只應;本來就應該。 唐 薛能 《游嘉州後溪》詩:“當時 諸葛 成何事?只合終身作臥龍。” 金 元好問 《西樓曲》:“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 元 武漢臣 《玉壺春》第二折:“早知哥哥來到,只合遠接。” 茅盾 《虹》十:“這班馴良的受帝國主義豢養慣的奴才只合丟在 黃浦江 里。”

醉如泥

(1).爛醉貌。《後漢書·周澤傳》“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 唐 李賢 註:“《漢官儀》此下云:‘一日不齋醉如泥。’” 唐 杜甫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詩之三:“肯藉荒亭春草色,先判一飲醉如泥。” 宋 張孝祥 《西江月》詞:“三杯村酒醉如泥,天色寒呵且睡。” 清 李福 《浣溪沙》詞:“望裡層層眾緑齊,春風也怕子規啼,只須飲到醉如泥。”

(2).酒杯名。 宋 無名氏 《五國故事》卷下:“ 延羲 在位,為長夜之飲,鍛銀葉為酒杯,以賜飲羣下。銀葉既柔弱,因目之為冬瓜片,又名之曰醉如泥。”

詩詞推薦

  • 習字漫詠

    乾隆清代〕去程喜新景,掞藻臨氈廬。歸途率經見,習字向紙疏。設非斯二事,奚以遣幾餘。耽斯並政懈,吾寧肯為諸。李杜
  • 南塔

    李洪宋代〕別峰相見路非遙,指點錢塘一線潮。安得南山退之句,賦成直使意飄飄。
    過蔡村原文_過蔡村的賞析_古詩文
  • 桂枝香 觀木樨有感,寄呂郎中

    陳亮宋代〕天高氣肅。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桂子初收,三十六宮都足。不辭散落人間去,怕群花、自嫌凡俗。向他秋晚,
  • 秀文樓

    聶致孫宋代〕講餘衣袂受風輕,來與闌乾共晚晴。山倚南雲屏迤邐,江迎西月錦鮮明。道心千古飛鳶接,秋意一樓賓雁橫。老柏
    過蔡村原文_過蔡村的賞析_古詩文
  • 春夜家宴

    王鎡宋代〕燭底裁詞按玉簫,翠宮合唱取腔嬌。梨花影護春風暖,不用香薰酒自消。
  • 送汪汝馮沿檄造朝

    曾協宋代〕春風扇微和,散入桃李場。枯卉受彼佛,處處生輝光。有客事行役,起柁凌官塘。浮家入煙浪,琴書粲成行。旁有
  • 賦得方諸見月(得精字八韻散館題)

    乾隆清代〕理必乘乎氣,響相應以聲。試看陰燧設,乃得寶津生。大蛤本來物,方諸孰與名。摩挲原藉手,溫潤似含情。隱隱
  • 嘉禾百詠古戰場

    張堯同宋代〕自昔干戈地,城空草自荒。漁樵懷舊事,何敢議興亡。
    過蔡村原文_過蔡村的賞析_古詩文
  • 蝎虎

    蘇軾宋代〕跂跂有足蛇,脈脈無角龍。為虎君勿笑,食盡蠆尾蟲。
  • 和胡端約岩桂六首

    蔡戡宋代〕羞澀東籬九日黃,拒霜粗俗不宜霜。此花底事小如許,無那惱人風味長。
    過蔡村原文_過蔡村的賞析_古詩文
  • 題河尾驛·其一

    喬堅元代〕池上蒼山翠作堆,池邊花竹映樓台。夜喧燈火庖人語,地覆松花使客來。戰馬不嘶關柝靜,哀猿無語瘴雲開。征衣
  • 訪瀟岸黃仲立

    徐照宋代〕長似在船里,松聲如水聲。門當崗路掩,雲向井欄生。道進漁樵客,家空世俗輕。階前桐葉響,雲是白鷳行。
  • 次張益州芝草十二韻

    李石宋代〕紹興己卯武成廟,廟殿之棟三秀芝。學官奔走暨多士,日繞百匝不暫離。欲奏九重望恩幸,寒餓水火如切肌。先期
  • 又布袋贊

    釋了惠宋代〕轉臘回頭,百般賣弄。滯貸只些兒,盡力拽不動。吽吽,我不信得恁麽鄭重。
  • 再呈趙倅

    王邁宋代〕委齋坐我以春風,不事拘攣邊幅中。俗子語言藏攫罕,丈夫胸腹等崆峒。虛舟相觸何心在,怒火雖炎一餓空。到底
  • 楊朱歌

    先秦無名先秦〕天其弗識。人胡能覺。匪佑自天。弗孽由人。我乎汝乎。其弗知呼。醫乎巫乎。其知之乎。
    過蔡村原文_過蔡村的賞析_古詩文
  • 山松

    李之世明代〕龍甲龍髯裊裊青,虛堂風雨夢初醒。道人不管閒歲月,漫說深岩有茯苓。
  •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釋印肅宋代〕有為皆夢形,顛倒執三生。善財不費力,百城一念登。
    過蔡村原文_過蔡村的賞析_古詩文
  • 蕉溪溫泉

    顏克宗宋代〕陰陽炭兮天地爐,隔液好景人間無。木酸火炎兩不用,清流自沸跳明珠。何當揚波激滄溟,大塊不許氛翳生。何當
  • 補桐書屋口號

    乾隆清代〕老桐枯已久,補桐枝復糾。流陰窗隙馳,試問可補否。
過蔡村原文_過蔡村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