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

作者:項安世 朝代:宋代

原文

孝子生平三釜悲,故人解後一寒疑。
亦知自講陶朱事,不同戲題臣向詩。
舊天夫人稱李衛,如今弟子即羲之。
姓同名獨吾何憾,厚德真堪慰所思。

詩詞問答

問:《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的作者是誰?答:項安世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書法欣賞

項安世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書法作品欣賞
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書法作品

詩詞推薦

  • 頤軒詩六首

    黃庭堅宋代〕知足是靈龜,無厭乃朵頤。虛心萬物表,寒暑自四時。
    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原文_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的賞析_古詩文
  • 從幸翠芳亭觀橙

    宋庠宋代〕祕苑群芳歇,仙橙瑞實黃。根非淮枳變,味冠禹苞嘗。宮掌遙分露,卿雲別護霜。金垂枝杪重,星隱葉中光。土效
  • 蘭陵王

    陳允平宋代〕古堤直。隔水輕陰揚碧。東風路,還是舞煙眠露,年年自春色。紅塵遍京國。留滯高陽醉客。斜陽外,千縷翠條,
    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原文_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的賞析_古詩文
  • 寄所知

    金君卿宋代〕正色當官取悔尤,清時無靠獨包羞。獄中劍氣猶盤郁,火里琴材未見收。自古聖賢由直道,遭時誣毀亦幽囚。願持
  • 是夕宿至錦屏山下

    邵雍宋代〕尋常看月亦嬋娟,不似今宵特地圓。疑是素娥紓宿憾,相逢為在錦屏前。
    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原文_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的賞析_古詩文
  • 導引

    佚名宋代〕治平天子,景至肇嚴禋。華玉禮威神。六龍齊捧鑾輿動,采仗轉鉤陳。歸來瑞氣滿清晨。金石舜韶新。樓前山鶴銜
  • 芭蕉

    洪皓宋代〕芭蕉非一種,南粵競成業。結實陪房綠,舒花焰火紅。象蹄形甚偉,筒葛衽尤工。羈旅牽愁思,秋窗夜雨中。
  • 有感 其三

    王冕元代〕慷慨看雙劍,淒涼獨老翁。不嫌天地窄,殊覺路途窮。茅屋荒山雨, * 曠野風。人情只如此,何必問英雄?
    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原文_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德先步月答所問語

    魏了翁宋代〕夜景湛虛明,浩然無與京。如今蘇氏婦,但指聖人清。
    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原文_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的賞析_古詩文
  • 柳梢青(寄鶴林)

    葛長庚宋代〕鶴使南翔。詞珍翰綺,誼暖情香。如在瓊台,夢回初飲,月液雲漿。風吹蘆葉冥茫。夕照外、山高水長。遙想東樓
    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原文_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的賞析_古詩文
  • 趙師秀宋代〕教人知遁甲,笑客問勾庚。
    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原文_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的賞析_古詩文
  • 苦楝花

    溫庭筠唐代〕院裡鶯歌歇,牆頭蝶舞孤。天香薰羽葆,宮紫暈流蘇。晻曖迷青瑣,氤氳向畫圖。只應春惜別,留與博山爐。
  • 送人歸夏口

    貫休唐代〕雁雁葉紛紛,行人豈易聞。千山與萬水,何處更逢君。貌不長如玉,人生只似雲。倘經三祖寺,一為禮龕墳。
    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原文_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

    趙令畤宋代〕一朵夢雲驚曉鴉。數枝春雨帶梨花。坐來殘月冷窗紗。釵鳳謾曾留得半,枕山猶是枕時斜。對花今日奈天涯。
  • 杭山八景

    章鑒宋代〕泠泠雙澗瀉秋音,萬齒溪頭奏一琴。雨後更添猿鶴操,夜寒真是水龍吟。年光送盡從朝暮,律調含來自古今。借得
    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原文_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的賞析_古詩文
  • 念奴嬌(題徐明叔海月吟笛圖)

    張元乾宋代〕秋風萬里,湛銀潢清影,冰輪寒色。八月靈槎乘興去,織女機邊為客。山擁雞林,江澄鴨綠,四顧滄溟窄。醉來橫
  • 彥定知縣府判池有雙蓮置酒其上坐客有詩姑三

    李彌遜宋代〕蕙蘭同氣猶爭長,姚魏齊名各一家。不似優曇照寒水,一莖能現四邊花。
    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原文_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的賞析_古詩文
  • 病中夜雨

    張嵲宋代〕新涼增客意。臥病復逾時。雨腳夜深白,蟲聲秋後悲。高低山樹立,迢遞曉鍾遲。此夕天涯鬢,知添幾縷絲。
  • 題道岩二十韻

    黃誥宋代〕道士元周其姓胡,朝來遺我仙岩圖。一堆盤石東西向,鑿破混沌中心虛。欲知地面深且廣,架屋百楹端有餘。天池
  • 范陽王輓詞二首

    宋之問唐代〕賢相稱邦傑,清流舉代推。公才掩諸夏,文體變當時。賓吊翻成鶴,人亡惜喻龜。洛陽今紙貴,猶寫太沖詞。贈秩
    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原文_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的賞析_古詩文
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原文_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複姓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