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自作山水·其二原文
誰剪吳江半幅天,滄洲詩思便悠然。
長江萬里雲垂地,錫杖一條僧上船。
怪石定從山上落,喬松勢與海相連。
好山是處堪圖畫,任取旁人笑米顛。
詩詞問答
問:題自作山水·其二的作者是誰?答:朱同
問:題自作山水·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題自作山水·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朱同的名句有哪些?答:朱同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參考注釋
吳江
(1). 吳淞江 的別稱。《國語·越語上》“三江環之” 三國 吳 韋昭 註:“三江: 吳江 、 錢唐江 、 浦陽江 。” 宋 毛滂 《過吳淞江》詩:“參軍身外祇圖書,獨與 吳江 分不疎。” 清 黃燮清 《吳江嫗》詩:“征帆自北來,晚泊 吳江 湄。”
(2).縣名。屬 江蘇省 。 柳亞子 《迭韻寄呈毛主席》:“倘遣名園長屬我,躬耕原不戀 吳江 。”
滄洲
濱水的地方。古時常用以稱隱士的居處。 三國 魏 阮籍 《為鄭沖勸晉王箋》:“然後臨滄洲而謝 支伯 ,登 箕山 以揖 許由 。” 南朝 齊 謝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詩:“既歡懷祿情,復協滄洲趣。” 唐 杜甫 《曲江對酒》詩:“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悲傷未拂衣。” 清 林則徐 《中秋炮台眺月有作》詩:“涵空一白十萬頃,浄洗素練懸滄洲。”
詩思
做詩的思路、情致。 唐 韋應物 《休暇日訪王侍御不遇》詩:“怪來詩思清人骨,門對寒流雪滿山。” 清 王夫之 《乍開梅》詩:“底事花魂多荏苒,逼人詩思在些些。”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弄堂生意古今談》:“先只聽得一片鼓鈸和鐵索聲,我正想做‘超現實主義’的語錄體詩,這么一來,詩思被鬧跑了。”
悠然
(1) 安閒、閒適的樣子
悠然自得
(2) 深遠的樣子
(3) 形容韻味未盡
餘韻悠然
(4) 久遠的樣子;遼闊的樣子
年代悠然
長江
中國第一大河,長6300公里,流域面積180多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長江發源於青海唐古拉山,流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市,流入東海
萬里
萬里(1916- ) :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山東東平人。1936年加入中國 * 。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南京市軍管會經濟部部長。建國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城市建設部部長、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鐵道部部長、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錫杖
佛家語。僧人所持的手杖。杖頭有錫環,振時作錫錫聲。也稱“禪杖”、“聲杖”、“鳴杖”
芒鞋騰霧出,錫杖撥雲歸。——《檮杌閒評——明珠緣》
一條
(1).謂相連相通。《莊子·德充符》:“胡不直使彼以死生為一條,以可不可為一貫者,解其桎梏,其可乎?”
(2).表數量。用於分列的項目或計量條狀的東西。 漢 王充 《論衡·自記》:“ 韓非 之書,一條無異,篇以十第,文以萬數。” 唐 孟郊 《送李尊師玄》詩:“頭冠兩片月,肩披一條雲。” 唐 李洞 《斃驢》詩:“三尺焦銅背殘月,一條藜杖卓寒煙。”《朱子語類》卷四:“此一條論得甚分明。”
(3).猶一股。《宣和遺事》前集:“一條忿氣,怒髮衝冠,將起一柄刀,把 閻婆惜 吳偉 兩個殺了。”
上船
登上船
各位都上船,開船啦
怪石
(1).似玉的美石。《書·禹貢》:“ 岱 畎,絲、枲、鈆、松、怪石。” 孔 傳:“怪異好石似玉者。” 陸德明 釋文:“怪石,碔砆之屬。”《山海經·中山經》:“ 薄山 之首曰 苟牀之山 ,無草木,多怪石。” 郭璞 註:“怪石,似玉也。” 宋 蘇軾 《後怪石供》:“ 蘇子 既以怪石供 佛印 , 佛印 以其言刻諸石。”
(2).奇形怪狀之石。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遊記》:“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廻谿,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唐 方乾 《題故人廢宅》詩之一:“閒花舊識猶含笑,怪石無情更不言。”
定從
訂立合縱的盟約
遂定從於殿上。——《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上落
(1).責難;數落。《 * 詞話》第八六回:“幾曾見咱家小大姐面兒來,萬物也要個真實,你老人家就上落我起來。”《醒世姻緣傳》第五八回:“ 狄婆子 道:‘可不是真箇怎么?我正待要上落你哩!’” 梁斌 《紅旗譜》三二:“ 老驢頭 坐在炕沿上,把兩隻手掌摳在懷裡,合著眼,閉著嘴,什麼也不說,乾挨 春蘭 上落。”
(2).指價格上漲和下跌所造成的差額。《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五回:“那捐的數目,也沒有什麼大上落,總不過一兩元,或者三四元。”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這兩天的行市,不過這樣,至多一兩角洋錢的上落。”
(3).泛指超出標準的差距。 茅盾 《夏夜一點鐘》:“這牌子的手錶走得極準,半秒鐘也不會上落的。”
(4).上下。 魯迅 《準風月談·為翻譯辯護》:“ 中國 人原是喜歡‘搶先’的人民,上落電車、買火車票、寄掛號信,都願意一到便是第一個。”
喬松
(1).高大的松樹。《詩·鄭風·山有扶蘇》:“山有喬松,隰有游龍。” 漢 馬融 《廣成頌》:“陵喬松,履脩樠;踔攳枝,杪標端;尾蒼蜼,掎玄猨;木產盡,寓屬單。” 明 沉鯨 《雙珠記·人珠還合》:“特俾絲蘿,得附喬松。”
(2).古代傳說中 王子喬 和 赤松子 的並稱。兩人均為傳說中的仙人。《戰國策·秦策三》:“君何不以此時歸相印,讓賢者授之,必有 伯夷 之廉,長為 應侯 ,世世稱孤,而有 喬 松 之壽。”《三國志·魏志·董昭傳》:“居有 泰山 之固,身為 喬 松 之偶。”《三國演義》第一○二回:“但存忠孝節,何必壽 喬 松 。”
相連
互相連線;彼此關聯
前後相連
是處
(1).到處;處處。《南齊書·虞玩之傳》:“填街溢巷,是處皆然。” 宋 柳永 《八聲甘州》詞:“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陳毅 《六國之行》詩:“風雷驅大地,是處有親朋。”
(2).猶言緊要關頭。《水滸傳》第十三回:“將臺上忽的一聲鑼響, 楊志 和 索超 斗到是處,各自要爭功,那裡肯回馬。”
圖畫
(1)
(2) 繪畫
(3) 用線條、色彩描繪出來的形象(如油畫、素描或版畫)
(4) 比喻壯麗的江山
(5) 生動的描寫或形象的描繪
(6) 謀劃
旁人
(1) 稱除自己或某人、某些人之外的其他的人、另外的人
(2) 旁邊的人
米顛
北宋 書畫家 米芾 的別號。 米芾 字 元章 ,以其行止違世脫俗,倜儻不羈,人稱“米顛”。 宋 文天祥 《周蒼崖入吾山作圖詩贈之》:“三生石上結因緣,袍笏橫斜學 米顛 。” 清 陳維崧 《滿庭芳》詞:“空歸去,數聲暝磬,行過 米顛 墳。” 清 趙翼 《游獅子林題壁》詩:“大或 朱勔 綱上餘,小或 米顛 手中出。”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題自作山水·其二原文_題自作山水·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