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苕文之京二首·其二

作者:王士禎 朝代:清代

送苕文之京二首·其二原文

潦倒徒成未拂衣,疏狂真與世相違。

南徐載鶴橫江去,西磧看花壓帽歸。

此去故人京雒少,莫教遠道尺書稀。

嶺南程五如相問,為道維摩減帶圍。

詩詞問答

問:送苕文之京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送苕文之京二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送苕文之京二首·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微韻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五

2. 載鶴探梅皆余與苕文近事

參考注釋

潦倒

(1) 舉止散漫,不自檢束

幾分潦倒模樣

(2) 頹喪,失意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

一技無成,半生潦倒

(3) 衰老

龍鍾潦倒

(4) 反常;顛倒

言語潦倒

拂衣

(1).提起或撩起衣襟。《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叔向 ﹞曰:‘姦以事君者,吾所能御也。’拂衣從之。” 杜預 註:“拂衣,褰裳也。” 晉 葛洪 《抱朴子·疾謬》:“乃有使酒之客,及於難侵之性,不能堪之,拂衣拔棘,而手足相及。”

(2).揮動衣服。形容激動或憤激。 漢 楊惲 《報孫會宗書》:“是日也,拂衣而喜,奮袖低昂,頓足起舞。”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孔 慨然曰:‘……今猶俎上腐肉,任人膾截耳。’於是拂衣而去。” 唐 穀神子 《博導志·崔玄微》:“ 醋醋 怒曰:‘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拂衣而起。”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那班門客才曉得他是 崔 魏 逆黨,不待曲終,拂衣散盡。”

(3).振衣而去。謂歸隱。 晉 殷仲文 《解尚書表》:“進不能見危授命,忘身殉國;退不能辭粟 首陽 ,拂衣高謝。” 南朝 宋 謝靈運 《述祖德》詩:“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裡。” 唐 王維 《送張五歸山》詩:“幾日同攜手,一朝先拂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世態紛紜,半生塵里朱顏老;拂衣不早,看罷傀儡鬧。”

疏狂

亦作“疎狂”。亦作“踈狂”。豪放,不受拘束。 唐 白居易 《代書詩寄微之》:“疏狂屬年少,閒散為官卑。” 宋 朱敦儒 《鷓鴣天·西都作》詞:“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懶慢帶疏狂。”《明史·沉鍊傳》:“ 鍊 為人剛直,嫉惡如讐,然頗疎狂。每飲酒輒箕踞笑傲,旁若無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魯公女》:“ 招遠 張於旦 ,性疎狂不羈。” 清 納蘭性德 《東西溟》詩:“廿載踈狂世未容,重來依舊寺門鐘。”

相違

(1).互相避開。《左傳·成公十六年》:“有淖於前,乃皆左右相違於淖。”

(2).彼此違背。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 宋 蘇軾 《戲題巫山縣用杜子美韻》:“直知難共語,不是故相違。” 孫犁 《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二)》:“然泛覽古人日記,實與此道相違。”

南徐

(1).古代州名。 東晉 僑置 徐州 於 京口城 , 南朝 宋 改稱 南徐 ,即今 江蘇省 鎮江市 。歷 齊 梁 陳 ,至 隋 開皇 年間廢。《宋書·州郡志一》:“ 武帝 永初 二年,加 徐州 曰 南徐 ,而 淮北 但曰 徐 。 文帝 元嘉 八年,更以 江北 為 南兗州 , 江南 為 南徐州 ,治 京口 。” 唐 王昌齡 《客廣陵》詩:“樓頭 廣陵 近,九月在 南徐 。” 清 吳偉業 《贈馮訥生進士教授雲中》詩:“憶昔扁舟醉 石頭 ,別來幾夢 南徐 客。”

(2).亦稱“ 南路徐 ”。指 南朝 梁 徐君蒨 。 君蒨 與當時的 魚弘 皆以豪華奢侈著稱。《南史·徐羨之傳》:“﹝ 徐君蒨 ﹞為 梁 湘東王 鎮西諮議參軍。頗好聲色,侍妾數十,皆佩金翠……有時載伎肆意遊行, 荊楚 山川,靡不畢踐。朋從游好,莫得見之。時 襄陽 魚弘 亦以豪侈稱,於是府中謡曰:‘北路 魚 ,南路 徐 。’” 宋 蘇軾 《刁景純席上和謝生》詩之一:“此夜新聲聞《北里》,他年故事紀 南徐 。”

橫江

(1).橫陳江上;橫越江上。 宋 蘇軾 《赤壁賦》:“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 江 ,水光接天。” 宋 朱敦儒 《水龍吟》詞:“鐵鎖橫 江 ,錦帆衝浪, 孫郎 良苦。”

(2).指 橫江浦 。地在今 安徽 和縣 東南,與南岸 采石磯 隔 江 相對。 唐 李白 《橫江詞》詩之二:“ 橫江 欲渡風波惡,一水牽愁萬里長。”

看花

唐 時舉進士及第者有在 長安 城中看花的風俗。 唐 劉禹錫 《元和十一年自郎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宋 錢易 《南部新書》甲:“ 施肩吾 與 趙嘏 同年不睦, 嘏 舊失一目,以假珠代其精。故 施 嘲之曰:‘二十九人同及第,五十七隻眼看花。’”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願借酒杯,預賀看花之喜。”

故人

(1) 舊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國演義》

(2) 古稱前妻或前夫

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來。——《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從門入,故人(指前妻)從閣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誼,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對門生故吏既親切又客氣的謙稱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後漢書·楊震傳》

京雒

見“ 京洛 ”。

莫教

猶莫非。《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 吳教授 聽得外面聲音,不是別人,是我渾家和 錦兒 ,怎知道我和 王七三 官人在這裡?莫教也是鬼?”

遠道

遙遠的道路

遠道而來

尺書

(1).指書籍。古代簡牘的長度有一定規定,官書等長二尺四寸,書非經律者,短於官書,稱為短書。 漢 王充 《論衡·書解》:“ 秦 雖無道,不燔諸子,諸子尺書,文篇具在。”《文選·應璩<百一詩>》:“文章不經國,筐篋無尺書。” 李善 注引 劉向 《新序》:“府庫之藏金玉,筐篚之橐簡書。”

(2).指書信。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 越王 悅兮忘罪除, 吳王 歡兮飛尺書。” 唐 劉滄 《留別崔澣秀才昆仲》詩:“對酒不能傷此別,尺書憑雁往來通。” 清 顧炎武 《寄李生雲霑時寓曲周僧舍課子衍生》詩:“歲晚 漳河 朔雪霏,僕夫持得尺書歸。” 郁達夫 《將之日本別海棠》詩之二:“半偈偶題 蘇玉局 ,尺書煩寄 謝公墩 。”

(3).指詔書。《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北魏<僧令法師墓志銘>》:“見重 高帝 ,尺書屢發。” 宋 陳善 《捫虱新話·林子山詩》:“輕薄子猶誦其出山詩云:‘尺書中夜至,清曉即揚鞭。’” 明 宋濂 《淵穎先生傳》:“此小丑耳,何必上勤王師,使某持尺書諭之足矣。”

嶺南

指中國五嶺以南的地區,就是今天廣東、廣西一帶

相問

(1).互相贈送。《禮記·雜記下》:“相問也,既封而退。” 鄭玄 註:“相問,嘗相惠遺也。”《國語·吳語》:“王乃之壇列,鼓而行之,至於軍,斬有罪者以徇,曰:‘莫如此以環瑱通相問也。’” 韋昭 註:“問,遺也。通,行賂以亂軍。”

(2).詢問,質問。《水滸傳》第二四回:“那廝一定強不過我!且慢慢地相問他。”

為道

(1).猶言修道。《老子》:“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2).指矯性而為高遠難行之事。《禮記·中庸》:“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作嚮導。《左傳·隱公五年》:“ 邾 人告於 鄭 曰:‘諸君釋憾於 宋 ,敝邑為道。’” 陸德明 釋文:“道,音導。本亦作‘導’。”

維摩

(1). 維摩詰 的省稱。 唐 李商隱 《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詩:“ 維摩 一室雖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場。” 宋 蘇軾 《殢人嬌》詞:“白髮蒼顏,正是 維摩 境界。” 清 吳偉業 《題王石谷畫》詩之二:“一幅天然圖畫裡, 維摩 僧寺 破山 橋。”

(2).即《維摩詰經》。通行 後秦 鳩摩羅什 譯本。共十四品。 唐 賈島 《訪鑒玄師侄》詩:“《維摩》青石講初休,緣訪親宗到 普州 。” 元 雅琥 《留別凱烈彥卿學士》詩:“汗竹有編歸太史,雨花無跡染《維摩》。” 清 龔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讀書盡三藏,最喜《維摩》卷里多清詞。”

帶圍

腰帶繞身一周的長度。舊時以帶圍的寬緊觀察身體的瘦損與壯健。 漢 劉向 《列女傳·魏芒慈母》:“前妻中子犯 魏王 令,當死,慈母憂戚悲哀,帶圍減尺。” 宋 范成大 《秦樓月》詞:“香羅薄,帶圍寬盡無人覺。”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憔悴 潘郎 鬢有絲, 杜韋娘 不似舊時,帶圍寬清減了瘦腰肢。”

詩詞推薦

  • 殘歷

    陸游宋代〕殘歷不盈紙,苦寒侵弊裘。歲豬鳴屋角,儺鼓轉街頭。未死猶當學,長貧肯復憂。雪晴農事起,且複議租牛。
  • 題錢維城花卉二十種·其四·玉蘭

    乾隆清代〕迎春樹樹綻芳蕤,蘭想清香玉想姿。卻以詩人稱木筆,侵尋奪席笑辛夷。
  • 皇后閣端午帖子

    許應龍宋代〕辟邪不用符為佩,續命何須彩結絲。逮下徽音繼樛木,穰穰福履已來綏。
  • 閒詠

    釋智圓宋代〕造化無餘豈有私,如何庶物自參差。群烏不涅身長黑,雙鷺無愁頂亦絲。岩桂翠濃深雪夜,井桐黃落暮秋時。虛空
    送苕文之京二首·其二原文_送苕文之京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同舊韻

    韋莊唐代〕大火收殘暑,清光漸惹襟。謝莊千里思,張翰五湖心。暮角迎風急,孤鍾向暝沈。露滋三徑草,日動四鄰砧。簟委
  • 偶成

    張耒宋代〕須知庖手有真如,合遣輪人笑讀書。擁褐 * 深閉目,老人於此有工夫。
  • 黃鐘樂

    魏承班唐代〕池塘煙暖草萋萋,惆悵閒宵含恨,愁坐思堪迷。遙想玉人情事遠,音容渾似隔桃溪。偏記同歡秋月低,簾外論心花
    送苕文之京二首·其二原文_送苕文之京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山水圖

    王冕元代〕一望東南竟海涯,仙人何處飯胡麻?樹陰靄靄欲生雨,山色重重似削瓜。玄哺紫苔封藥草,白雲流水隔桃花。天台
    送苕文之京二首·其二原文_送苕文之京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水會(一作回)渡

    杜甫唐代〕山行有常程,中夜尚未安。微月沒已久,崖傾路何難。大江動我前,洶若溟渤寬。篙師暗理楫,歌笑輕波瀾。霜濃
  • 惠山園即景

    乾隆清代〕偶稱寄暢景,因涉惠山園。台榭皆曲肖,主賓且慢論。饒他千里近,消我萬幾煩。正爾參金地,陡然憶玉門。
  • 贈汝戡·其二

    全大震明代〕天家大事萬年籌,龜坎蝸廬足自謀。解道安危諸老在,如今杞國費誰憂。
  • 題辛丑所為錦樹小幀

    乾隆清代〕錦樹寫於幾務閒,流光八載隙駒間。八徵耄念寶增用,我亦知為得此艱。
  • 詠談容娘

    常非月唐代〕舉手整花鈿,翻身舞錦筵。馬圍行處匝,人壓看場圓。歌要齊聲和,情教細語傳。不知心大小,容得許多憐。
  • 詠史上武帝

    陳普宋代〕先帝齋宮內弄兒,阿嬌金屋篡歌姬。披香博士真才子,劉氏家傳卻未知。
    送苕文之京二首·其二原文_送苕文之京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謁先祖並外祖殯所

    洪皓宋代〕長堤荊棘不能前,間道邏荒思慘然。三冢一排黃草合,寸心千裏白雲連。旅墳拜罷知無恙,先祖陰功結有緣。牧豎
  • 玉樓春

    劉辰翁宋代〕相失霜風不動睛明好。探梅有約城東道。橋邊失卻老仙期,城門落日人歸早。野田一望迷芳草。除是騰空君後到。
    送苕文之京二首·其二原文_送苕文之京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御溝新柳

    劉遵古唐代〕韶光先禁柳,幾處覆溝新。映水疑分翠,含煙欲占春。悠悠遲日晚,裊裊好風頻。吐節茸猶嫩,通條澤稍均。遠和
    送苕文之京二首·其二原文_送苕文之京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雨涼二首呈宗偉

    范成大宋代〕誰扶病客起龍鍾,恩在盆傾一雨中。問訊九關何路到?擬牋歡喜謝天公。
  • 丘壑美

    釋文珦宋代〕謝公昔高臥,遠意在蒼生。方據要路津,中孚賤浮名。出處本一致,窮達無異營。秋房斯人徒,凶此丘壑情。
  • 鉛山遇霜

    陳淳宋代〕冒風冒雪冒霜寒,手足胼胝百狀艱。只為胸中春一點,未能忘世臥溪山。
送苕文之京二首·其二原文_送苕文之京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