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慈義亭(此後戊子)

作者:周孚 朝代:宋代

劉氏慈義亭(此後戊子)原文

天公殊憒憒,此語不須疑。

已失黔婁婦,還亡伯道兒。

孤亭時一慟,行路不勝悲。

會倩韶鈞手,重為楚些詞。

詩詞問答

問:劉氏慈義亭(此後戊子)的作者是誰?答:周孚
問:劉氏慈義亭(此後戊子)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劉氏慈義亭(此後戊子)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支韻

2. 此後戊子

參考注釋

天公

(1) 天。以天擬人,故稱

(2) 神話傳說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

天公不作美

憒憒

(1).煩亂;紛亂。《素問·至真要大論》:“厥陰之勝,耳鳴頭眩,憒憒欲吐,胃鬲如寒。” 張介賓 註:“憒憒,心亂也。”《莊子·大宗師》:“彼又惡能憒憒然為世俗之禮,以觀眾人之耳目哉!” 成玄英 疏:“憒憒,猶煩亂也。”《後漢書·何進傳》:“天下憒憒,亦非獨我曹罪也。” 三國 魏 曹丕 《折楊柳行》:“追念往古事,憒憒千萬端。”

(2).煩悶貌;憂愁貌。 漢 焦贛 《易林·訟之升》:“憒憒不悅,憂從中出。” 漢 王符 《潛夫論·浮侈》:“婦女羸弱,疾病之家,懐憂憒憒,皆易恐懼。”《新唐書·杜中立傳》:“ 中立 數求自試,憒憒不樂。”

(3).昏庸;糊塗。 漢 班固 《詠史》:“百男何憒憒,不如一 緹縈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政事》:“﹝ 王導 ﹞自嘆曰:‘人言我憒憒,後人當思此憒憒。’”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人命至重,神奈何遣憒憒之鬼,致有誤拘。”

不須

不用;不必。《後漢書·逸民傳·周黨》:“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 巢父 ,而建號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齊 ,而王道以成。” 唐 張志和 《漁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哥哥若到 襄陽府 ,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養著四大盆石榴,兩盆夾竹桃,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

黔婁

人名。據 漢 劉向 《列女傳·魯黔婁妻》載, 黔婁 為 春秋 魯 人。《漢書·藝文志》、 晉 皇甫謐 《高士傳·黔婁先生》則說是 齊 人。隱士,不肯出仕,家貧,死時衾不蔽體。 晉 陶潛 《詠貧士》之四;“安貧守賤者,自古有 黔婁 。”後作為貧士的代稱。 唐 元稹 《三遣悲懷》詩:“ 謝公 最小偏憐女,自嫁 黔婁 百事乖。” 清 龔自珍 《哭鄭八丈》詩:“由來炊火絶,窮死一 黔婁 。” 郁達夫 《志亡兒耀春之殤》詩之二:“兩年掌上晨昏舞,慰我 黔婁 一段貧。”

伯道

晉 鄧攸 的字。 唐 元稹 《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 士元 名位屈, 伯道 子孫無。”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結構》:“向憂 伯道 之憂,今且五其男、二其女,孕而未誕,誕而未孕者,尚不一其人。” 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顧亭林》:“得一子,已成童而夭,竟同 伯道 。”參見“ 伯道無兒 ”。

霸道。伯,通“ 霸 ”。指國君憑藉武力、刑法、權勢等進行統治的政策。《漢書·五行志下之上》:“ 齊桓 行伯道,會諸侯,事 周 室。” 顏師古 註:“伯讀曰霸。”《漢書·梅福傳》:“ 高祖 棄 陳平 之過而獲其謀, 晉文 召天王, 齊桓 用其讎,有益於時,不顧逆順,此所謂伯道者也。” 宋 王禹偁 《一品孫鄭昱》詩:“我愛三代時,法度有深根……四民有定分,宦路無馳奔。自從雜伯道,傾奪日喧喧。”

孤亭

孤立的亭子。 宋 梅堯臣 《會勝院沃洲亭》詩:“孤亭一入野氣深,松上藤蘿籬上葛。” 宋 朱熹 《再用韻題翠壁》:“孤亭一目盡天涯,俯瞰煙村八九家。” 金 元好問 《橫波亭》詩:“孤亭突兀插飛流,氣壓 元龍 百尺樓。”

行路

路人,在路上行走的人

骨肉為行路。——唐·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不勝

受不住,承擔不了。勝:承受,經得起

刑人如恐不勝。——《史記·項羽本紀》

驢不勝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韶鈞

《韶》樂和鈞天廣樂。亦泛指優美的樂曲。 宋 曾鞏 《郊祀慶成》詩:“還宮動前蹕,喜氣入《韶》鈞。” 明 宋濂 《送國子正蘇君還金華山中序》:“璇玉綴而瑤珠懸,《韶》鈞鳴而律呂諧。” 清 惲敬 《<堅白石齋詩集>序》:“使彼數詩人者為游歌之作,燕喜之章,何嘗不鏘然如《韶》鈞,蔚然如虎鳳哉!”

楚些

《楚辭·招魂》是沿用 楚國 民間流行的招魂詞的形式而寫成,句尾皆有“些”字。後因以“楚些”指招魂歌,亦泛指 楚 地的樂調或《楚辭》。 唐 牟融 《邵公母》詩:“搔首驚聞 楚 些歌,拂衣歸去淚懸河……傷心獨有黃堂客,幾度臨風詠《蓼莪》。” 宋 范成大 《 * 渡江》詩:“伴愁多 楚 些,吟病獨 吳 音。” 清 朱錫 《幽夢續影》:“焚香供梅,宜讀 陶 詩;垂簾供蘭,宜讀 楚 些。” 程善之 《和孟碩獄中詩》之三:“莫倚 巫陽 歌 楚 些,杜鵑已喚不如歸。”

詩詞推薦

  • 信州水南

    徐照宋代〕眾寺臨溪水,東西屋數間。詩傳叔倫句,真認貫休顏。柳過深潭碧,人隨白鳥還。斜陽三百里,高甚水晶山。
    劉氏慈義亭(此後戊子)原文_劉氏慈義亭(此後戊子)的賞析_古詩文
  • 雜興

    陸游宋代〕愛物停垂釣,劬身自荷鋤。時從鄰父飲,日授稚孫書。尚棄登山屐,寧須下澤車?平生雙不借,投老伴歸歟。
    劉氏慈義亭(此後戊子)原文_劉氏慈義亭(此後戊子)的賞析_古詩文
  • 書窗夏日

    朱繼芳宋代〕南風伊軋語窗扉,團扇無功白日遲。長恨老來方學易,自從春去不吟詩。蟲絲有力縈琴索,蛀粉無聲點墨池。偶出
    劉氏慈義亭(此後戊子)原文_劉氏慈義亭(此後戊子)的賞析_古詩文
  • 登擬峴台詩

    李壁宋代〕羊公洙泗人,易地即顏子。功名真余棄,邂逅照圖史。況復權利間,何啻鼠肝似。武庫偶並稱,相去不知幾。台傾
  • 張長史秋深帖贊

    岳珂宋代〕煒五帖兮迨今,信第一兮秋深。彼伯高兮書淫,人爭取兮千金。考步武兮可尋,付纖農兮何心。媲關沈兮鳴琴,尚
  • 寧宗朝享三十五首

    真宗宋代〕萬精基治,大哉乾剛。信賞必罰,內修外攘。禮樂法理,號令文章。作新之功,度越百王。
  • 官街鼓

    李賀唐代〕曉聲隆隆催轉日,暮聲隆隆催月出。漢城黃柳映新簾,柏陵飛燕埋香骨。捶碎千年日長白,孝武秦皇聽不得。從君
  • 出山

    杜荀鶴唐代〕病眼看春榜,文場公道開。朋人登第盡,白髮出山來。處世曾無過,惟天合是媒。長安不覺遠,期遂一名回。
    劉氏慈義亭(此後戊子)原文_劉氏慈義亭(此後戊子)的賞析_古詩文
  • 雙調·清江引

    鍾嗣成元代〕到頭那知誰是誰,倏忽人間世。百年有限身,三寸元陽氣,早尋個穩便處閒坐地。秀才飽學一肚皮,要占登科記。
  • 劉忠定書簡帖贊

    岳珂宋代〕公心如鐵,萬仞壁立。聲名百年,翰墨十襲。絕景獨睨,奔塵莫及。曰誰為之,目不妄入。
    劉氏慈義亭(此後戊子)原文_劉氏慈義亭(此後戊子)的賞析_古詩文
  • 和顏長官百詠邊庭

    朱繼芳宋代〕征夫戰骨灑桑乾,帳下蒼頭自轉官。一騎紅塵天外落,籌功更說幾多般。
    劉氏慈義亭(此後戊子)原文_劉氏慈義亭(此後戊子)的賞析_古詩文
  • 和趙王看伎詩

    庾信南北朝〕綠珠歌扇薄。飛燕舞衫長。琴曲隨流水。簫聲逐鳳凰。細縷纏鍾格。圓花釘鼓床。懸知曲不誤。無事畏周郎。
    劉氏慈義亭(此後戊子)原文_劉氏慈義亭(此後戊子)的賞析_古詩文
  • 太清舞

    史浩宋代〕須臾卻有人相顧。把餚槳來聚。禮數既雍容,更衣冠淳古。漁人方問此何鄉,眾顰眉、皆能深訴。元是避嬴秦,共
    劉氏慈義亭(此後戊子)原文_劉氏慈義亭(此後戊子)的賞析_古詩文
  • 金縷曲

    陶上舍宋代〕夢覺黃粱熟。怪人間、曲吹別調,棋翻新局。一片殘山並剩水,幾度英雄爭鹿。算到了、誰榮誰辱。白髮書生差耐
  • 曲坊

    周文璞宋代〕曲坊才盡上湖船,笑問雲山欠酒錢。兩行柳絲黃不斷,不知身在御園邊。
    劉氏慈義亭(此後戊子)原文_劉氏慈義亭(此後戊子)的賞析_古詩文
  • 挽武宣教徹二首

    廖行之宋代〕三釜何如菽水長,毅然投劾奉歸裝。共欽箠楚辭巴嶺,又聽勾稽復楚鄉。鸂鶒下灘誰御史,鳳鸞棲棘漫仇香。絕憐
  • 送吳縣之官嘉定分題賦得夫椒山

    顧常元代〕夫椒洞庭野,積翠窅防間。水倒青蓮影,雲梳玉女鬟。回峰驅越騎,掛月照吳關。今古皆陳跡,傷離慘別顏。
  • 中秋日侍皇太后宴

    乾隆清代〕月到今宵滿,秋當此日中。佳筵開虎帳,皓魄麗璇空。歡賞陪王母,關山入桂宮。舒華泠坂露,弄影盪林風。午夜
  • 春日即事次羅廣文韻

    石寶明代〕遊絲裊裊亂鶯梭,茅屋新成燕子過。春到北堂苔似錦,雪消南浦水如羅。莊生夢偶沖花破,靖節情非為酒多。日暮
  • 休牧軒

    鄭剛中宋代〕自是牛圖不早傳,向來牛鼻不須穿。軒間縮手風真意,始悟控持非自然。
    劉氏慈義亭(此後戊子)原文_劉氏慈義亭(此後戊子)的賞析_古詩文
劉氏慈義亭(此後戊子)原文_劉氏慈義亭(此後戊子)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