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孌草堂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婉孌草堂原文

草堂何以名,壁有香光畫。

畫境兩婉孌,千古相對待。

而我適逢之,亦足引興快。

嶢峰矗千尋,飛泉落萬派。

香光未至斯,乃爾傳神怪。

同與不同間,惟是增佳話。

詩詞問答

問:婉孌草堂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婉孌草堂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五部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十四

2. 葉

參考注釋

草堂

草廬。隱者所居的簡陋茅屋

何以

(1) 用什麼

何以教我

(2) 為什麼

何以出爾反爾

畫境

畫面或繪畫中的意境

畫境如詩

婉孌

(1) 年少美貌

婉孌的舞姿

(2) 眷戀

婉孌徘徊

(3) 深摯

恩情婉孌

千古

(1) 指久遠的年代

千古風流人物。——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

縱有千古。——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成為千古罪人

(2) 永遠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 *

千古奇聞

(3) 婉辭,哀悼死者,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多用於輓聯、花圈等的上款

對待

(1) 以特定方式或某種態度看待

不偏不倚地對待一切有爭論的問題

(2) 雙方面相比較而存在,處於相對的情況

高山與平地對待

適逢

恰好遇到。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余﹞讓之食,適逢齋期,已數年矣。” 陳夔龍 《夢蕉亭雜記》卷二:“當 皖 中兵叛之時,不幸適逢二次國恤,全國震驚。”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五章五:“第二天,也就是擴大宣傳周的第六日,上午適逢是部務會議。”

千尋

古以八尺為一尋。“千尋”,形容極高或極長。 晉 左思 《吳都賦》:“擢本千尋,垂蔭萬畝。” 唐 劉禹錫 《西塞山懷古》詩:“千尋鐵索沉江底,一片降旛出 石頭 。” 清 林則徐 《輿縴》詩:“一綫劃開雲徑曉,千尋曳入洞天秋。” 趙朴初 《西江月·參觀密雲水庫工程》詞:“鐵壁千尋鎖浪,碧波萬頃如油。”

飛泉

(1).谷名。《楚辭·遠遊》:“吸 飛泉 之微液兮,懷琬琰之華英。” 洪興祖 補註引 張揖 曰:“ 飛泉 , 飛谷 也。在 崑崙 西南。” 漢 王褒 《九懷·通路》:“北飲兮 飛泉 ,南采兮芝英。” 漢 司馬相如 《大人賦》:“互折窈窕以右轉兮,橫厲 飛泉 以正東。”

(2).噴泉。《後漢書·耿恭傳》:“聞昔貳師將軍拔佩刀刺山,飛泉湧出。”《南史·何胤傳》:“ 胤 以 若邪 勢處迫隘,不容學徒,乃遷 秦望山 ,山有飛泉,迺起學舍。”

(3).瀑布。 唐 白居易 《與元微之書》:“流水周於舍下,飛泉落於簷間。” 明 王猷定 《姑山草堂歌》:“我鄉 * 之山四百里,上有百道神功之飛泉。” 陳毅 《題<長征會師圖>》詩:“上有無盡之高峰,中有百道之飛泉。”

乃爾

(1).猶言如此。 三國 魏 曹操 《楊阜讓爵報》:“ 姜敘 之母,勸 敘 早發,明智乃爾。” 宋 楊萬里 《觀雪》詩:“屑雲作粉如何濕,琱玉為花乃爾輕。”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司文郎》:“我謂南人不復反矣,傖楚何敢乃爾!”

(2).竟然如此。《後漢書·方術傳下·薊子訓》:“道過 滎陽 ,止主人舍,而所駕之驢忽然卒僵,蛆蟲流出,主遽白之。 子訓 曰:‘乃爾乎?’”

傳神

指生動逼真地刻劃出人或物的神情

同與

同類。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二:“若談夫子 孟軻 之文章,以澆光風霽月之胸次, * 吾同胞,物吾同與也。”

不同

(1).不相同;不一樣。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所習不同,所務各異,言勢殊也。” 前蜀 韋莊 《關河道中作》詩:“往來千里路長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 * 《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二:“他們想問題做事情的方法,他們的歷史習慣,跟我們不同。”

(2).不同意。《宋書·張邵傳》:“太尉長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還都。”《南齊書·鄱陽王鏘傳》:“殿下但乘油壁車入宮,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夾輔號令, 粲 等閉城門上仗,誰敢不同?”

(3).不和。《後漢書·孔融傳》:“﹝ 融 ﹞與中丞 趙舍 不同,託病歸家。”

佳話

美談,傳誦一時的美事

在農村傳為佳話

詩詞推薦

婉孌草堂原文_婉孌草堂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