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感十五首·其六

作者:吳當 朝代:元代

述感十五首·其六原文

泉貨資桑幣,經綸稱物宜。

低昂三尺法,斂散百年規。

拙甚黃金注,淒其白鹿皮。

紛更愆祖憲,廢閣失天威。

詩詞問答

問:述感十五首·其六的作者是誰?答:吳當
問:述感十五首·其六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述感十五首·其六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吳當的名句有哪些?答:吳當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詞韻第三部

參考注釋

泉貨

錢幣,貨幣。 唐 權德輿 《<翰苑集>序》:“ 壽春 刺史 張鎰 ,有名於時,一獲晤言,大加賞識。暨別, 鎰 以泉貨數萬為贐。”《金史·食貨志三》:“臣愚謂,宜權禁見錢,且令計司以軍須為名,量民力徵斂,則泉貨流通,而物價平矣。” 清 龔自珍 《乙丙之際塾議第十六》:“畜泉貨,取其稍省負荷百物者之力,便懷袵而已,不挈萬事之柄。”

經綸

(1) 整理過的蠶絲

(2) 比喻籌劃治理國家大事

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藝文類聚·吳均·與朱元思書》

大展經綸

滿腹經綸

(3) 借指抱負與才幹

稱物

衡量物之多少、輕重。亦指按數量稱取物品。《三國志·魏志·鄧哀王沖傳》:“時 孫權 曾致巨象, 太祖 欲知其斤重…… 沖 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參見“ 稱物平施 ”。

與事物相符。 晉 陸機 《文賦》序:“恆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蓋非知之難,能之難也。”

低昂

起伏;時高時低

這條道路低昂不平,極不適於開車

良時無停景,北斗勿低昂。——傅玄《雜詩》

三尺法

指法律。古代以三尺竹簡書法律,故稱。《史記·酷吏列傳》:“君為天子決平,不循三尺法,專以人主意指為獄。獄者固如是乎?” 裴駰 集解引《漢書音義》:“以三尺竹簡書法律也。”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左氏傳》:“《漢·杜周傳》:‘不循三尺法。’注謂‘以三尺竹簡書法律也’。 朱博 亦云:‘奉三尺律令以從事。’《鹽鐵論》乃云:‘二尺四寸之律。’古今一也。蓋律書以二尺四寸簡,舉其大數,謂之三尺。”《明史·翟鑾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 清 吳偉業 《感事》詩:“老知三尺法,官為五銖錢。”

斂散

古代國家對糧食物資的買進和賣出。語本《管子·國蓄》:“夫民有餘則輕之,故人君斂之以輕;民不足則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 宋 王安石 《乞制置三司條例》:“貨賄之有無不可以不制,而輕重、斂散之權不可以無術。”《明史·靳學顏傳》:“ 宋 則準民間正稅之數,取二十分之一以為社。誠倣而推之……著為令,而歲歲修之,時其豐歉而斂散之。”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雜課·積穀》:“斂散出易之際,尤其留心。”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2)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百年之後,即死了以後

黃金

(1)

(2) 銅

黃金折。——《戰國策·齊策四》

太傅齎黃金。

(3) 金

天作黃金色。——《廣東軍務記》

(4) 金黃色

黃金絡馬頭。——《樂府詩集·陌上桑》

(5) 見“金”

淒其

悲涼傷感。 晉 陶潛 《自祭文》:“故人悽其相悲,同祖行於今夕。”《文選·謝靈運<初發石頭城>詩》:“欽聖若旦暮,懷賢亦悽其。” 李善 註:“ 毛萇 《詩》傳曰:‘其,辭也。’” 唐 皎然 《同李洗馬入餘不溪經辛將軍故城》詩:“壁壘今猶在,勛庸近可思,蒼然古溪上,川逝共悽其。” 清 邊大綬 《虎口餘生》:“傳語相見,相對悽其。”

(1).寒涼貌。《詩·邶風·綠衣》:“絺兮綌兮,淒其以風。”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往新安桐廬口》詩:“絺綌雖淒其,授衣尚未至。” 宋 汪元量 《滿江紅·吳江秋夜》詞:“但滿目、銀光萬頃,淒其風露。” 清 納蘭性德 《東風第一枝·桃花》詞:“薄劣東風,淒其夜雨,曉來依舊庭院。”

(2).淒涼貌。 唐 高適 《送前衛縣李寀少府》詩:“此地從來可乘興,留君不住益淒其。” 宋 辛棄疾 《賀新郎·題傅岩叟悠然閣》詞:“晚歲淒其無 諸葛 ,惟有黃花入手。” 明 鄭若庸 《玉玦記·團圓》:“天涯驟見,真同夢寐,無限淒其。” 清 顧炎武 《常熟歸生晟陳生芳績書來以詩答之》:“先朝舊事君休問,鼓角淒其滿御街。”

(1).淒涼悲傷。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發石首城》詩:“欽聖若旦暮,懷賢亦淒其。” 唐 杜甫 《晚登瀼上堂》詩:“淒其望 呂葛 ,不復夢 周 孔 。” 元 鄭光祖 《王粲登樓》第三折:“對無窮景色,總是傷悲,好教我動旅懷,難成醉,枉了也壯志如虹英雄輩,都做助江天景物淒其。”

(2).寒涼貌。 元 張養浩 《長安孝子》詩:“退省百無有,滿屋風淒其。” 柳亞子 《題<張蒼水集>》詩:“盲風晦雨淒其夜,起讀先生正氣歌。”

白鹿

白色的鹿。傳說仙人,隱士多騎白鹿

且放白鹿青崖間。——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紛更

變亂更易。《史記·汲鄭列傳》:“何乃取 高皇帝 約束紛更之為?”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紛,亂也。”《金史·張中孚傳》:“且保甲之法行之已習,今遽紛更,人必逃徙。”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徐中丞》:“願皇上除弊政,毋示紛更。”

廢閣

亦作“ 廢格 ”。擱置而不實施。《史記·平準書》:“於是見知之法生,而廢格沮誹窮治之獄用矣。” 司馬貞 索隱:“格音閣,亦如字。”《後漢書·五行志一》:“由是傳考黃門北寺,始見廢閣。” 宋 蘇軾 《乞不給散青苗錢斛狀》:“自後因提舉官速要見功,務求多散,諷脅州縣,廢格詔書,名為情願,其實抑配。” 明 唐順之 《與顧箬溪書》:“近年稍從事於槁形灰心,究意道家之説,是以文墨之事久成廢閣。” 清 惲敬 《與宋於廷書》:“觀刺史所舉, 九江 尚敢廢閣,殆倚聲望傲然為之,致積愆過而已。”

天威

(1) 天道威嚴;也指帝王的威嚴

(2) 神奇的威力;神威

詩詞推薦

述感十五首·其六原文_述感十五首·其六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