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醫巫閭山再依皇祖元韻原文
迎輿罨秀氣,不異把芙蓉。
得得行行近,蔥蔥鬱郁重。
猶嫌數里路,原識幾層峰。
豈是虛摹境,即當真撫松。
幽州千劫鎮,古廟萬年封。
肅拜申淵悃,明禋遵六宗。
未瞻闕辟鳳,已覺氣為龍。
一望紛吾慕,繼繩敢懈胸。
詩詞問答
問:望醫巫閭山再依皇祖元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望醫巫閭山再依皇祖元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望醫巫閭山再依皇祖元韻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冬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五十二
參考注釋
秀氣
(1) 清秀
這孩子長得越來越秀氣了
(2) 言談文雅,舉止優美
(3) 小巧靈便
這把小刀做得真秀氣
不異
沒有差別;等同。 晉 羊祜 《讓開府表》:“雖歷內外之寵,不異寒賤之家。” 唐 杜甫 《兵車行》:“況復 秦 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宋 朱熹 《劉十九府君墓志銘》:“蓋與先生不異,而溫厚謹良則又過之。”
芙蓉
(1) 芙蓉花。中國的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麗,白色或粉紅色,在夜間變深紅色
(2) 荷花的別名。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得行
謂德行流播。得,通“ 德 ”。《莊子·山木》:“道流而不明居,得行而不名處,純純常常,乃比於狂。” 郭慶藩 集釋引 郭嵩燾 曰:“得,猶德也。《集韻》:‘德,行之得也。’言其道周流乎天下,而不顯然以居之,其德之行,亦不藉之為名而以自處。”
蔥蔥
形容草木蒼翠茂盛,充滿生機
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鬱鬱蔥蔥。——毛 * 《清平樂·會昌》
松柏蔥蔥
鬱郁
(1) 生長茂盛
鬱鬱蔥蔥
(2) 形容憂傷苦悶
鬱鬱不樂
識幾
見“ 識機 ”。
層峰
層層重疊的山峰
當真
確實,果然
隊長,明天當真要上野豬窟開荒造田么
沒過幾天,他當真給我送來了一盆水仙花
幽州
(1).亦作“ 幽洲 ”。古九州之一。《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北曰 幽州 。”《爾雅·釋地》:“ 燕 曰 幽州 。”“ 燕 ”指 戰國 燕 地,即今 河北 北部及 遼寧 一帶。《書·舜典》:“流 共工 於 幽洲 。” 孔 傳:“象恭滔天,足以惑世,故流放之 幽洲 北裔。”
(2).州名。 漢武帝 所置十三部刺史之一。 東漢 治所在 薊縣 (今 北京 城西南)。轄境相當今 河北 北部及 遼寧 等地。
千劫
(1).佛教語。指曠遠的時間與無數的生滅成壞。劫,梵語kalpa的音譯。 唐太宗 《聖教序》:“無滅無生歷千劫。” 宋 蘇軾 《勝相院經藏記》:“如以蜜説甜,眾生未諭故,復以甜説蜜,甜蜜更相説,千劫無窮盡。” 明 袁宗道 《雜說》:“此一點塵垢,便是千劫繫驢之橛,永不能出離矣。”
(2).現多指無數災難。如:他以非凡的毅力戰勝了千劫萬難。
萬年
極其久遠的年代
肅拜
古九拜之一。 惲敬 《釋拜》:“ 鄭司農 曰:‘如今之撎。’ 鄭 説非也。撎不跪,肅亦不跪,肅拜則跪……是故不跪而舉手下手曰撎,曰肅;跪而舉下手曰肅拜。謂肅如撎可也,謂肅拜如撎不可也。”《禮記·少儀》:“婦人吉事,雖有君賜,肅拜。” 鄭玄 註:“肅拜,拜低頭也。”一本作“拜不低頭也”。《朱子語類》卷九一:“問:古者婦人以肅拜為正,何謂肅拜?曰:兩膝齊跪,手至地而頭不下為肅拜。”按,撎,古“揖”字。
明禋
潔敬。指明潔誠敬的獻享。《書·洛誥》:“伻來毖 殷 ,乃命寧予以秬鬯二卣,曰明禋,拜手稽首休享。” 蔡沉 集傳:“明,潔;禋,敬也,以事神之禮事公也。” 明 何景明 《憂旱賦》:“坎擊鼓兮舞成行,薦明禋兮輸款誠。” 張恭 《獄中口占》:“明禋枉作千春計,厚澤能延五世稀。”
六宗
(1).古所尊祀的六神。《書·舜典》:“肆類於上帝,禋於六宗,望于山川,徧於群神。”六宗為何神, 漢 以來諸說不一:(1) 漢 伏勝 、 馬融 謂天、地、春、夏、秋、冬。(2) 漢 歐陽 、 大小夏侯 、 王充 謂位於天地四方之間,助陰陽變化者。(3) 漢 孔光 、 劉歆 謂乾坤六子:水、火、雷、風、山、澤。(4) 漢 賈逵 謂天宗三:日、月、星;地宗三:河、海、岱。(5) 漢 鄭玄 謂星、辰、司中、司命、風師、雨師。(6) 三國 魏 劉劭 謂太極沖和之氣,為六氣之宗。(7) 晉 王肅 等謂四時、寒暑、日、月、星、水旱。(8) 晉 張髦 謂祖考三昭三穆。(9) 晉 司馬彪 謂天宗、地宗及四方之宗。(10) 北魏 孝文帝 謂皇天大帝與五帝。參閱《書·舜典》 唐 孔穎達 疏、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虞書六宗義》。
(2).謂 漢 文帝 、 武帝 、 宣帝 、 元帝 、 明帝 、 章帝 。《後漢書·安帝紀》:“癸巳,告祀二祖、六宗。” 李賢 註:“六宗,謂 孝文 曰 太宗 , 孝武 曰 代(世)宗 , 孝宣 曰 中宗 , 孝元 曰 高宗 , 孝明 曰 顯宗 , 孝章 曰 肅宗 。”
(3).佛教以三論、法相、華嚴、律、成實、俱舍為六宗。其中,成實、俱舍二宗為小乘;其餘四宗另加天台、真言二宗,稱大乘六宗。
一望
(1).眺望一下;看一下。 南朝 梁 王僧孺 《落日登高》詩:“憑高且一望,目極不能捨。” 宋 孫光憲 《浣溪沙》詞:“蓼岸風多橘柚香, 江 邊一望 楚 天長。”《西遊記》第三六回:“佇立草坡,一望並無客旅。”《兒女英雄傳》第五回:“隔牆一望,裡面塔影沖霄,松聲滿耳,香菸冷落,殿宇荒涼。”
(2).指目力所及的距離。亦泛指較近的距離。 元 王實甫 《麗春堂》第一折:“則見貝闕蓬壺一望中。”《三國演義》第四九回:“ 武昌 一望之地,最為緊要。”《西遊記》第九三回:“我這寺一望之前,乃是 舍衛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