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王蒙松壑高賢圖原文
茅檐商榷會清賓,妙義通微復入神。
童子候門真解事,野橋更見盍簪人。
詩詞問答
問:題王蒙松壑高賢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王蒙松壑高賢圖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王蒙松壑高賢圖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八十三
參考注釋
茅檐
茅,指蓋屋的草;檐,本是房檐。茅檐指茅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商榷
商討
提出幾點意見,與諸位商榷
我們所發表的意見,都允許大家討論、商榷。——《要造成一種民主空氣》
妙義
微妙的義理。 南朝 梁簡文帝 《請幸同泰寺開講》:“被微言於王舍,集妙義於寳坊。” 南朝 陳 徐陵 《丹陽上庸路碑》:“後王降德,於眾兆民,高文象緯,妙義幾神。” 清 吳偉業 《贈蒼雪》詩:“稽首香花巖,妙義足今古。”
通微
通曉、洞察細微的事物。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誌·九徵》:“色平而畼者,謂之通微,通微也者,智之原也。” 宋 蘇軾 《杜處士傳》:“吾能通微,預知子高良,故謾矜子,以短而欲亂子言。” 明 張居正 《贈畢石庵宰朝邑敘》:“夫志成於懼,而荒於怠,懼則思,思則通微。”
入神
(1) 專注於眼前有濃厚興趣的事物或陷入沉思
他入神地站在畫前,良久方才離去
(2) 形容達到精妙的境界
這幅人物畫畫得真入神
童子
(1)
(2) 未成年的人
童子六七人。——《論語·先進》
彼童子之師。——唐· 韓愈《師說》
操童子業。——《聊齋志異·促織》
(3) 童生,明清科舉,凡中舉以前,不論年齡大小,皆稱童生
操童子業。——《聊齋志異·促織》
真解
(1).猶徹悟。 南朝 梁 蕭統 《解二諦義令旨》:“世俗心中所得空解,為是真解,為是俗解。”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七篇:“《後西遊記》六卷四十回,不題何人作。中謂 花果山 復生石猴,仍得神通,稱為小聖,輔 大顛和尚 賜號 半偈 者,復往西天,虔求真解。”
(2).獨到而確切的見解。 清 包世臣 《再與楊季子書》:“貴鄉 汪容甫 頗有真解,惜其騖逐時譽,耗心餖飣,然有至者,固足為後來先路矣。”
盍簪
亦作“ 盍戠 ”。1.《易·豫》:“勿疑,朋盍簪。” 王弼 註:“盍,合也;簪,疾也。” 陸德明 釋文:“簪, 虞 作戠。戠,叢合也。” 孔穎達 疏:“羣朋合聚而疾來也。”後以指士人聚會。 唐 杜甫 《杜位宅守歲》詩:“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 清 趙翼 《題北溪謙齋蓉湖三壽圖》詩:“盍簪非一姓,佳話已炙膾。” 章炳麟 《錢唐吊龔魏二生賦》:“歧童角以説經兮,古今不可乎盍戠。”
(2).指朋友。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詩龕》:“家築詩龕三間,凡所投贈詩句,皆懸龕中,以誌盍簪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