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老壩合龍處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閱老壩合龍處原文

甲午秋漲盛,老壩黃河決。

滔天勢莫遏,萬姓遭縣隉。

賑救不遺力,督催速堵缺。

廿里奏巧成,明神佑誠別。

茲來視堤工,出水高凸凸。

辯香致敬宜,安瀾吁以切。

老幼紛隨輿,溫飽多歡悅。

元氣似已復,閭閻亦填列。

而我一回思,往事不忍說。

詩詞問答

問:閱老壩合龍處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閱老壩合龍處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屑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六十八

2. 甲午八月外河南岸老壩口堤工漫溢大溜全注決口板閘淮安一帶俱被水淹當飭趕

參考注釋

秋漲

秋日江河水上漲。 宋 戴復古 《江漲見移居者》詩:“夏潦連秋漲,人家水半門。”

黃河

中國第二長河,發源於青海,流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公里。流經黃土高原、夾帶大量泥沙,每年達16億噸,除12億噸入海外,有4億多噸沉積在下遊河床上,有些地段河底竟高出地面5—10米,成為有名的“地上河”

滔天

(1) 瀰漫無際;形容水勢極大

波浪滔天

(2) 比喻罪惡、災禍等極大

滔天罪行

滔天之勢

萬姓

萬民。《書·立政》:“式 商 受命,奄甸萬姓。”《漢書·元帝紀》:“相守二千石誠能正躬勞力,宣明教化,以親萬姓,則六合之內和親,庶幾虖無憂矣。”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朱雀門外街巷》:“﹝ 迎祥池 ﹞唯每歲清明日,放萬姓燒香游觀一日。” 郭沫若 《長春集·歌頌中朝友誼》:“萬姓歡呼連草木,滿腔熱血涌波濤。”

賑救

亦作“ 賑捄 ”。賑濟救助。《太平廣記》卷十二引 晉 葛洪 《神仙傳·董奉》:“ 奉 每年貨杏得穀,旋以賑救貧乏,供給行旅不逮者。” 宋 洪适 《薛良朋進職制》:“爾奉行不懈,賑捄有勞,顧不賞可乎?” 明 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四五:“顧既荒而賑救之也難,未荒而預備之也易。”《中國歌謠資料·太平軍打仗好軍機》:“太平軍來到扎了營,大隊人馬進入城,立即開包來賑救,白銀髮哩幾十擔。”

遺力

猶餘力。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 左思 奇才,業深覃思,盡鋭於《三都》,拔萃於《詠史》,無遺力矣。”《宋史·兵志九》:“今平居無事,朝夕虐之以教閲,使無遺力以治生事,衣食殫盡,憔悴無聊,緩急安得其死力。”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天部二》:“後世通儒術士,竭其智數心思,考索推步,至無遺力。”

督催

猶督促。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錢穀·催說》:“各里設排年,督催完納。”《花城》1981年第6期:“也是承蒙 余小姐 對爸爸的督催, 余院長 才百忙抽身,親臨考場看過 張興 。”

神佑

神的保佑

堤工

(1).堤防工程。《清會典·工部·河工》:“ 直隸省 千里長隄,自 張青口 以東,隄工接頭之處,改隸 天津道 。”

(2).修築堤壩的工人。

出水

(1)

(2) 出現於水面

海獅頂球出水

(3) 有水流出

三眼泉都出水了

(4) 妓女脫籍從良

凸凸

高出貌。 明 劉侗 於奕正 《帝京景物略·三聖庵》:“臺上亭曰 觀稻 ,觀不直稻也,畦隴之方方,林木之行行,梵宇之廠廠,雉堞之凸凸,皆觀之。”

致敬

(1) 向人敬禮

舉劍致敬

(2) 表示敬意

有各種致敬方式,如信奉佛教的人用合十作為致敬的方式,有的人則用相互擁抱的方式

安瀾

(1).水波平靜。比喻太平。《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天下安瀾,比屋可封。” 李善 註:“瀾,水波也,安瀾,以喻太平。” 明 無名氏 《運甓記·帥閫賓賢》:“用之將帥,必能扶弱鼎於安瀾;委以一方,定可起疲民於袵席。” 清 梁清標 《送張伯珩同年按蜀》詩:“按部諸侯爭負弩,洗兵 三峽 見安瀾。”福州評話《老漁翁殲敵記》:“紅旗飄飄河山壯麗,漁鄉繁盛海國安瀾。”

(2).謂使河流安穩不泛濫。 清 馮桂芬 《致李伯相書》:“將來恐不能不出於河自河,漕自漕,河專主安瀾,漕專主海運而後定。”《清史稿·河渠志一》:“前築土壩,保固隄根,頻歲安瀾,已著成效。”

老幼

(1).老人和小孩。《禮記·樂記》:“老幼孤獨,不得其所。”《國語·晉語七》:“養老幼,恤孤疾。”

(2).泛指家屬。 晉 潘岳 《西征賦》:“牧疲人於西夏,攜老幼而入 關 。”

溫飽

吃得飽,穿得暖

解決了溫飽問題

歡悅

喜悅;歡樂

歡悅的笑聲

他倆心情歡悅,邊走邊唱

元氣

(1) 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氣

(2) 精神;精氣

(3) 指國家或社會團體得以生存發展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

元氣大傷

閭閻

(1).里巷內外的門。後多借指里巷。《史記·平準書》:“守閭閻者食粱肉,為吏者長子孫,居官者以為姓號。” 唐 白居易 《湖亭望水》詩:“岸沒閭閻少,灘平船舫多。” 清 薛福成 《應詔陳言疏》:“以臣所見,閭閻十室九空,而百物昂貴,小民奔走拮据,艱於生計。”

(2).泛指民間。《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論》:“ 甘茂 起 下蔡 閭閻,顯名諸侯,重彊 齊 楚 。”《梁書·處士傳·何胤》:“頃者學業淪廢,儒術將盡,閭閻搢紳,尠聞好事。”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五:“皆言衣食於官久,不願為農,又皆習弓刀,一旦散之閭閻,必皆為盜賊。” 章炳麟 《駁建立孔教議》:“未嘗普施閭閻,貤及謡俗。”

(3).借指平民。《史記·李斯列傳論》:“ 李斯 以閭閻歷諸侯,入事 秦 。” 唐 劉禹錫 《同州謝上表》:“閭閻凋瘵,遠近共知。” 孫中山 《軍政府宣言》:“以衛國保種自任,戰士不愛其命,閭閻不惜其力,則革命可成。”

填列

密集並列。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龍華寺》:“附化之民,萬有餘家。門巷修整,閶闔填列。”

回思

回想,回憶

回思創業時。——清· 黃宗羲《原君》

往事

從前的事情

往事歷歷在目

不忍

(1).不忍心,感情上覺得過不去。《穀梁傳·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終,則子弟不忍即位也。”《史記·項羽本紀》:“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

(2).不忍耐;不忍受。《論語·衛靈公》:“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二:“ 阮士瑀 傷於虺,不忍其痛,數嗅其瘡。” 宋 蘇軾 《休兵久矣而國用日困策》:“不忍藥石之苦、針砭之傷,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則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藥石,而傷之不止於針砭也。”

(3).不收斂。《楚辭·離騷》:“ 澆 身被服強圉兮,縱慾而不忍。” 漢 朱浮 《為幽州牧與彭寵書》:“高論 堯 、 舜 之道,不忍 桀 、 紂 之性,生為世笑,死為愚鬼,不亦哀乎?”

(4).不能忍受;不願意。《孟子·離婁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史記·亷頗藺相如列傳》:“ 相如 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三國志平話》卷上:“﹝妻子﹞到於庵門,見學究疾病,不忍見之,用手掩口鼻,斜身與學究飯吃。”

(5).捨不得。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予初閲時,不忍釋卷。” 清 趙翼 《甌北詩話·白香山詩》:“﹝ 香山 詩﹞古體則令人心賞意愜,得一篇輒愛一篇,幾於不忍釋手。” 郭小川 《木瓜樹的風波》詩:“此刻呀,他還不忍和同志們告別。”

詩詞推薦

閱老壩合龍處原文_閱老壩合龍處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