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陶儲體原文
斜光在高樹,歸鳥何喧喧。
池月漸東上,參差林影偏。
清風松下來,白雲岩際還。
心知不可見,此意誰與言?
詩詞問答
問:效陶儲體的作者是誰?答:汪敬
問:效陶儲體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出處:明詩紀事 乙簽·卷二十二
參考注釋
喧喧
(1).形容聲音喧鬧。 南朝 梁 何遜 《學古贈丘永嘉征還》詩:“結客 蔥河 返,喧喧動四隣。” 宋 柳永 《戚氏》詞:“正蟬吟敗葉,蛩響衰草,相應喧喧。” 清 曹寅 《不寐》詩:“鞭箠雜緣撲,中夜聲喧喧。”
(2).形容擾攘紛雜。《晉書·張方傳》:“軍人喧喧,無復留意。”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一:“是以選人冗冗,甚於羊羣;吏部喧喧,多於蟻聚。” 宋 曾鞏 《明妃曲》之一:“喧喧雜虜方滿眼,皎皎丹心欲語誰。” 清 孫枝蔚 《觀新人車》詩:“行路何喧喧,雲避新人車。”
(3).猶赫赫。 宋 王禹偁 《送進士郝太沖序》:“洎予受知春卿,薦以甲科,喧喧我名,雷奮人耳。”
形容聲音大而混雜。 南朝 陳 徐陵 《長安道》詩:“諠諠擁車騎,非但執金吾。” 唐 沉佺期 《李舍人山園送龐邵》詩:“符傳有光輝,諠諠出帝畿。” 元 吳萊 《新開河口同方養心望東嶽》詩:“嘗思一舉小天下,俯視人世爭諠諠。”
東上
(1).從堂東升位。《儀禮·鄉射禮》:“鄉射之禮……乃席賓南面東上。”《禮記·明堂位》:“昔者, 周公 朝諸侯於明堂之位。天子負斧依南鄉而立。三公,中階之前,北面東上。”
(2).從東邊升起。 唐 孟浩然 《夏日南亭懷辛大》詩:“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參差
(1) 不齊
參差荇菜。——《詩·周南·關睢》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唐· 杜牧《阿房宮賦》
(2) 早晚相差
參差了三兩年
(3) 差池;失誤
沒半點兒參差
譯意參差
(4) 馬虎
不敢參差
(5) 關係不融洽
人人不睦,個個參差
清風
清涼的風
清風徐來
清風明月
下來
指穀物、水果、蔬菜等成熟或收穫
玉米一時還難下來
雲岩
(1).高峻的山。 唐 王丘 《詠史》:“雲巖響金奏,空水灧朱顏。” 唐 高適 《同群公題中山寺》詩:“平原十里外,稍稍雲巖深。” 宋 王質 《泛蘭舟·譙天授畫像》詞:“蕭蕭烏帽黃衫。煙水拍雲巖。”
(2).指 雲岩寺 。 宋 范成大 《再到虎丘》詩:“有緣再踏 雲巖 路,無處重尋石井泉。” 宋 盧祖皋 《虞美人·九月游虎丘》詞:“清尊 * 紅萸佩,兩度 雲巖 醉。”參見“ 雲巖寺 ”。
心知
心智。知,同“ 智 ”。《禮記·樂記》:“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而無哀樂喜怒之常。” 陸德明 釋文:“知,音智。”《舊唐書·柳公綽傳》:“寒暑滿天地之間,浹肌膚於外;好愛溢耳目之前,誘心知於內。” 清 戴震 《孟子字義疏證·性》:“人之血氣心知,原於天地之化者也。”
猶知心。指好友或情人。 唐 嚴維 《丹陽送韋參軍》詩:“ 丹陽 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 唐 李鹹用 《送進士劉松》詩:“滔滔皆 魯 客,難得是心知。” 明 馮夢龍 《山歌·素帕》:“不寫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