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江雜詩·其九

作者:方士淦 朝代:清代

伊江雜詩·其九原文

安得趙充國,邊屯盡力籌。

稼通秋塞迥,水引雪山流。

烽燧雖雲息,倉箱尚可憂。

荒垣多曠土,使者亟須謀。

詩詞問答

問:伊江雜詩·其九的作者是誰?答:方士淦
問:伊江雜詩·其九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伊江雜詩·其九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尤韻

參考注釋

邊屯

亦作“邉屯”。1.指戍邊屯田。《後漢書·楊終傳》:“帝從之,聽還徙者,悉罷邊屯。”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八:“ 吳 以草創之國,信不堅固,邊屯守將,皆質其妻子,名曰保質。” 宋 秦觀 《邊防上》:“邊屯吏士攘袂切齒,皆欲犁其庭而掃其閭。” 明 張居正 《答某巡撫》:“辱示大疏,俱於邊屯切要,已下所司,次第題覆。”

(2).指戍邊屯田的軍隊。《後漢書·班超傳》:“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順孫,皆以罪過徙補邊屯。” 宋 朱熹 《送張彥輔赴闕》詩:“朝綱清夷軍律舉,邊屯不驚臥哮虎。” 明 孫傳庭 《辭剿餉借充鹽本疏》:“臣查兵部原派臣應統兵一萬,今臣募練兵數合邊屯計之,約一萬五千餘。”

盡力

竭盡全力

盡力相助

水引

亦稱“ 水引麪 ”。亦稱“ 水引餺飥 ”。麵條的別名。《初學記》卷二六引 晉 范汪 《祠制》:“孟秋下雀瑞,孟冬祭下水引。”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麪條子》:“麪條子,曰切麪、曰拉麪、曰索麪、曰掛麪,亦曰麪湯,亦曰湯餅,亦曰索餅,亦曰水引麪。”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麪條子》:“水引餺飥者,湯餅中水引麪條也……水引餺飥之名,則又今之湯餑餑,亦謂之扁食。”

雪山

常年積雪的高山

烽燧

即“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兩種信號,白天放煙叫“烽”,夜間舉火叫“燧”

修烽燧。——《後漢書·光武帝下》

南朝自 武昌至 京口,列置烽燧。—— 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倉箱

《詩·小雅·甫田》:“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 鄭玄 箋:“ 成王 見禾穀之稅,委積之多,於是求千倉以處之,萬車以載之。是言年豐收入踰前也。” 朱熹 集傳:“箱,車箱也。”後因以“倉箱”喻豐收。 唐 權德輿 《中書門下賀兩表》:“籉笠就緒,倉箱可期。” 明 徐渭 《賀兵侍江公擢戶書啟》:“邊儲告匱,久無望於倉箱。”

尚可

合格的,能通過檢查的

曠土

荒蕪的土地。《禮記·王制》:“無曠土,無遊民,食節事時,民鹹安其居。”《舊五代史·晉書·高祖紀六》:“ 鄧 、 唐 、 隨 、 郢 諸州,多有曠土。” 明 唐順之 《救荒渰記》:“渰在邑西北十餘里,潦溢旱縮,不障不陂,棄為曠土,久不可艾。” 劉師培 《悲佃篇》:“收田之策有六:一曰清官地,二曰辟曠土……六曰買田。”

使者

(1) 受命出使的人,泛指奉命辦事的人

歡迎來自親密鄰邦的友好使者

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於 魏。——《史記·魏公子列傳》

(2) 比喻帶來某種信息的人或事物

南國的人們也真懂得欣賞這些春天的使者。——《花城》

詩詞推薦

伊江雜詩·其九原文_伊江雜詩·其九的賞析_古詩文